呃逆等多种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持续呃逆久不愈)

呃逆等多种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持续呃逆久不愈)(1)

呃逆(hiccup),俗称打嗝,是由于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或中枢神经等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突发或不自主的反复膈肌痉挛,持续时间一般都较短暂(≤ 48 h),持续呃逆> 48 h 的,临床上称为顽固性呃逆,严重者呃声频作,无间歇,昼夜不停。

案例回顾

患者杨某,因脑出血入院,行脑内血肿清除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接连六天反复打嗝,只有睡眠状态不打嗝,而且每次进食后打嗝更频繁、声音更响亮,应用驱风合剂、甘油灌肠剂及胃炎合剂后效果差,后给予双耳下耳根按压1.5分钟后,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左耳耳中、胃、交感、神门、皮质下等穴位,每天在日常三餐前对所选穴位进行一次常规按压,每个穴位按压30 s,患者打嗝明显减轻,第5天给予左耳压豆处按揉后去除王不留行籽,患者未再打嗝。

经验分享

呃逆按病因分为功能性呃逆和器质性呃逆。功能性呃逆是指在没有任何诱因下出现的呃逆,考虑为膈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器质性呃逆包括中枢性呃逆和周围性呃逆。脑卒中后呃逆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既往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后呃逆多属中枢性呃逆,常表现为顽固性呃逆,具有持续时间长、不易缓解和易复发的特点,且症状加重和缓解均无明显的规律。

呃逆等多种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持续呃逆久不愈)(2)

呃逆的耳穴治疗

中医认为呃逆与胃失和存在密切关联性,胃气上冲致使膈间不利,从而出现喉间呃呃连声、声短且不自制等现象,故可通过胃气调和治疗呃逆。与此同时,中医讲究辨证治疗,即根据致病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以保证治疗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人体穴位,尤其是耳部穴位与脏腑经络关系紧密。对此,可通过耳部穴位针刺、按摩等方法进行机体调节。

治疗方法:病人取仰卧位,术者站在患者的后方,双手中指尖放在下耳根穴稍上之乳突前下缘,其余四指自然俯着下颌、头部,中指的力量由轻到重向前向上顶压下耳根穴,当患者停止呃逆后,再持续1-3分钟,然后由重而轻,慢揉该穴即可放松,75% 酒精消毒患者耳部皮肤,再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中、交感、神门、皮质下,以巩固疗效。

每天在日常三餐前对所选穴位进行一次常规按压,每个穴位需按压30 s,若有移位、脱落,及时更换,两耳同时贴压,留置3天。需要注意的是,按压时间的确定,即在了解患者休息、进餐原因的同时依照子午流注胃脾开穴时间,将按压时间明确,如下:07:00,辰时,入胃经;09:00,巳时,入脾经;11:00,午时,入心经;16:30.申时,入膀胱经;19:30,戌时,如心包经。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引导患者阐述内心苦闷,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情绪调节,稳定情绪,以一对一形式告知家属多陪伴患者,提供更多的关心、呵护、尊重,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护理。

2、耳穴埋籽护理

事先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重点介绍耳穴埋籽操作流程、治疗目的、治疗效果等内容,争取患者、家属的同意与配合。并在保持耳廓皮肤清洁的状态下实施耳穴埋籽操作,粘贴以稍觉压迫为宜,增强患者的舒适感,同时密切观察埋籽部位,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如皮肤红肿、破溃等,立即停止治疗,告知医生并配合采取针对性处理。

3、生活护理

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定期通风消毒,结合气候变化指导患者增添衣物,加强保暖,避免感冒。此外,根据病情进行适量床上运动锻炼,促进恢复。

4、饮食护理

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禁止食用产气食物,如豆类、牛奶等,可多进食百合、陈皮等疏肝理气食物,不可食用辛辣刺激食物。

呃逆等多种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持续呃逆久不愈)(3)

参考文献:

1、肖彩萍.耳穴埋籽治疗颅脑手术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护理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6)

2、李学敏.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伴发顽固性呃逆1例诊治分析[J]上海医药2021,42(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