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方言字典(探秘益阳方言gò)

说到方言,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桃江县城人嘲笑桃江乡下人的方言,益阳“街上人”嘲笑桃江县城人的方言,当然,去到长沙或者北京等大城市,益阳“街上人”的方言也自然成了嘲笑的对象——也许,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优越感造成的吧,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湖南益阳方言字典?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湖南益阳方言字典(探秘益阳方言gò)

湖南益阳方言字典

说到方言,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桃江县城人嘲笑桃江乡下人的方言,益阳“街上人”嘲笑桃江县城人的方言,当然,去到长沙或者北京等大城市,益阳“街上人”的方言也自然成了嘲笑的对象。——也许,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优越感造成的吧。

其实,整个大益阳的方言都属于湘方言的一个分支,差异并不大,都具有无卷舌音、很少翘舌音的特点,所以益阳人基本上都是z、zh不分的。

但我们也大可不必感到羞愧,觉得自己说的话很土,方言实际上就是古汉语一路传承下来的,并且益阳方言是对古汉语信息保存得相当好的一个地区,在这点上甚至远远强过普通话。

不过益阳方言有时也确实闹笑话,叶梦在《乡音的尴尬》一文中曾描述过一件这样的事——一知名大学的中文系教授是益阳人,他在给学生讲授《红楼梦》的时候,讲到某章某节:“宝玉看见黛玉,心里一急,几巴都港不出了。”不料此言一出,即引起哄堂大笑。原来学生们完全误解了老师的话,益阳话把嘴巴说成“几巴”,把讲说成“港”。

当然,很多益阳方言也是很有文化内涵很有品味的。比如现在乡里都还有人称理发师傅叫“待诏”师傅,待诏就是古代民间对手艺人的尊称,更早前还和宫廷职位有关;还比如益阳人经常说的“信河”,就是源于成语“信口开河”,老百姓嘲笑当官的——一天到晚走信河,四处开会讲信河,几吧到处呷信河——又押韵又形象。还有益阳人说的“卬里”,就是“我们”的意思,卬音áng,同“昂”,除了表达第一人称,还有昂扬、高的含义,比“我”的含义更加丰富。

益阳方言博大精深,今天不扯远了,就好好聊聊“gò dǎ别个”这个词。一木对这个词特别感兴趣,翻阅过很多资料,可惜一直没有找到权威的说法。——纯粹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gò dǎ别个”有讨好别人、巴结别人的意思,但又去除了贬义的色彩,是个中性词。

父母有时教育小孩:某某成绩这么好,你要“gò dǎ”他不,多跟他一起,好好跟他学习!领导有时指点下面办事的人员:某某在他们单位有话事权,你要“gò dǎ”他,把事情办好。做生意的人有时也被朋友提醒:某某在这个领域有威信,人脉也广,可以多“gò dǎ”他一点……可以看出——“gò dǎ”的含义很丰富,有走近、接近、以别人为榜样、和别人搞好关系的意思。当然,也可以表达贬义的巴结含义,比如说:那个人很势力,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就作死地“gò dǎ”,否则就一毛不拔只想赚便宜。

想过很久,“gò dǎ”的“dǎ”当然是个语气助词,没实际含义的,那么“gò”到底应该怎样写呢?对应哪个汉字呢?

过、国、果、郭、锅、裹?都不像。

后来又找益阳话中读“go”的字,哥、葛、歌、鸽、各、搁,发现“gò”应该就是“葛”字,一定是的。当时心中忍不住一阵窃喜。因为——“葛别个”,这个“葛”字用得太精妙了太贴切了!

有这么一首极为出名的民歌——入山看到藤缠树,出山看到树缠藤。藤生树死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亦缠。它既是一首非常动人的情歌,也表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

而葛就是藤的一种,而且还承载了传奇美好的故事,相传道士葛洪寻找仙山福地修道炼丹时,有两弟子因修行不深,出现了毒火攻心的情况,在无能为力之际,葛洪梦见三清教祖来到眼前,向他指点迷津:有一种青藤,其根如白茹,渣似丝麻,榨出的白液,清秀中略带甘甜,可清热解毒,祛燥消疹。葛洪找到后,果然治好了弟子的病。因为这种青藤是葛洪发现,所以人们把它命名为“葛”。

“葛别个”,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与人之间一定互有依附关系,因此,肯定不存在贬义性质。葛到处生长,与周边各种事物产生密不可分的关系,“葛别个”一词就显得特别形象,而且表达的含义也极为准确和丰富。你走近别人也好,与别人经营好关系也罢,接近别人然后学习对方也行,或者还是巴结讨好别人,“葛别个”一词都能形象地表达到位!

你看,益阳方言是不是既有内涵,又表达精妙,还承载着美好的传奇故事呢?一木一直觉得益阳方言很美,不说别的,就是说个“何解”,都比长沙话要委婉动听些,不像长沙话说成“何解啰?”似乎满脸的问责,一听就激起内心的反抗。

正如益阳人谢国芳老师所说——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益阳话,不仅是益阳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也是湖南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责任珍惜她,研究她,保护她。

来源:益阳在线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