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鸢叫风筝的原因(古代风筝又名纸鸢)

记得古诗词:“忙趁东风放纸鸢”。纸鸢,风筝的别名?在古代历史中,风筝又名“纸鸢”,风筝在霎时间飞得很高很远,谐音“子远”。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红楼梦》,都是薄命司正册上挂了号的,谁都不会有好的结局。

纸鸢叫风筝的原因(古代风筝又名纸鸢)(1)

《红楼梦》中随处可见暗喻伏笔,贾探春判词的结合和风筝谶语,预示着探春远嫁的悲剧。

《红楼梦》书中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之时,就看到了关于红楼众女子的判词、画册。其中对应贾探春命运的图册画面是这样的:

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判词前两句是写贾探春精明才干,志向高远,可惜偏偏运气不好,生于贾府没落倾颓之时,以至于才能抱负难以施展。王熙凤曾经评价探春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虽然正出庶出是一样,但只女孩儿却比不得儿子。

曲子《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海边时对父母的强颜劝慰,写她与骨肉亲人分离时的悲苦心境。

纸鸢叫风筝的原因(古代风筝又名纸鸢)(2)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元宵节贾府中人制作灯谜,探春的灯谜是风筝: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风筝身系一线,最终难免落得线断漂泊无所依的命运。

《红楼梦》第七十回,探春正要剪自己的凤凰,见天上也有一个凤凰,因道:“这也不知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象要来绞的样儿。”说着,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收,让他三个绞在一处倒有趣呢。”说着,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众人拍手哄然一笑,说:“倒有趣,可不知那喜字是谁家的,忒促狭了些。”

纸鸢叫风筝的原因(古代风筝又名纸鸢)(3)

贾宝玉过生日,大家占花名儿,探春占到“瑶池仙品——杏花”,签上写着“必得贵婿”。这一桩桩一件件都预示着探春远嫁的宿命。

探春远嫁,嫁到海南镇海统制周家。背井离乡再难见亲人,当时的“生离”堪比“死别”,一样是薄命司里人,没有人幸免于难。

史湘云道:“三姐姐去了曾有书字回家么?"贾母道:“自从嫁了去,二老爷回来说,你三姐姐在海疆甚好。 探春在嫁人后,与家中尚有书信往来,想来生活平安,况且二老爷也说她甚好。

纸鸢叫风筝的原因(古代风筝又名纸鸢)(4)

王夫人听说探春回京,虽不能解宝玉之愁,那个心略放了些。到了明日,果然探春回来。众人远远接着,见探春出挑得比先前更好了,服采鲜明。见了王夫人形容枯槁,众人眼肿腮红,便也大哭起来,哭了一会,然后行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