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与高考的区别(古代高考也有印象分)

古代“高考”到了唐朝,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候,此时公平选拔的功能发挥比较充分,考试内容也没有板结和固化,为大唐王朝选拔出一大批千古风流的人物。不过之后,便逐步演化蜕变,弊端丛生,莘莘学子的命运也因之起伏不定。

古代科举与高考的区别(古代高考也有印象分)(1)

科举之初:多元取才 专业平等

科举制在唐朝得以确立,从此社会的上升渠道被打开,平民子弟也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可能,更多的人才精英进入朝廷官僚体系,中国的封建社会也迎来了顶峰时期。有数据统计,科举制度下考中的人数,平民出身者占到50.5%。

科举科举,科举在唐代确立时是分多个科目的,包括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先后有过50多种,各专业是平等的。明经一科,专门考察对儒家经典的精通程度,考中后的出路多是学官,相当于师范专业。明法一科,就相当于法律专业,明算一科就相当于数学专业,进士一科,其实相当于公共行政管理,考核的内容也是经义、时务策和诗赋,时务策就相当于如今公务员考试的策论。

后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重视,其他科目慢慢荒废,专业公平严重破坏。再到宋代,王安石改革科举,废除明经一科,并在进士一科中则删去诗赋的考核内容。再到明清,进士一科的答题模式固定为八股文。科举制的优势就这样从录取多元化人才,变为单一录取行政管理人才,答题模式也从自由发挥变成固定八股。

所以到了晚清所废除的科举制,已经是历经多朝“自废武功”的科举制。

古代科举与高考的区别(古代高考也有印象分)(2)

唐代天文学学生所习教材《紫微垣星图》

朝廷重视:愿天生几个好人

科举聚人才,朝廷重科举。历代的统治者都高度重视科举,唐太宗李世民在皇宫端门窥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临门兴叹: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宋人笔记中记载,南宋时的高宗、孝宗在位时,科举考试前先一日,露天焚香祈祷上苍:“朝廷用人,别无他路,愿天生几个好人,来辅助国家。”

朝廷如此重视,进士考中后也就荣耀无比。宋人的笔记中记载了状元唱名的情景:每殿庭胪传第一,则公卿以下无不耸观,虽至尊亦注视焉。自崇政殿出东华门,传呼甚宠,观者拥塞通衢,人摩肩不可过,锦鞯绣毂角逐争先,至有登屋而下瞰者,士庶倾羡,讙动都邑。有人形容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彊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宋代著名武将狄青与儒帅韩琦有过一段经典对话,狄青的部将焦用因为饮酒即将被处斩,狄青为其讲情:“焦用有军功,好儿。”韩琦说:“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

唐代的行卷:宝贵的印象分

考试说到底是临场发挥,为了避免优良人才因为偶然因素发挥不良而被遗漏,唐代盛行”行卷“。应试举子在考试举行前,将平时创作的诗文,选出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篇章投呈给大臣贵族,以求向主考官推荐,获取印象分。

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杜牧、李贺等,都有过行卷的经历。其中以王维和杜牧最为成功。

《唐才子传》记载,王维在唐玄宗的弟弟岐王的帮助下,化妆为乐伎造访公主,唱奏自己的作品而引起公主注意,最终被推荐为京兆地区的乡试第一名——解元,并在随后的殿试中状元及第。

杜牧凭借作品《阿房官赋》得到太学博士吴武陵的赏识,向主考官——主司侍郎崔郾推荐,并要求内定为状元——“请公与状头!”,不知是杜牧来晚了还是推脱,崔郾表示已经预定了,又依次问至第五名,仍然已经有人,吴武陵辞容激厉:“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于是杜牧以第五名中第。根据杜牧中举后的诗句判断,当年新科进士共33人——“东都放榜花未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即将春色入关来。”

居大不易,这一成语形容在某地居住生活压力大,即是来自白居易行卷的经历。白居易带着诗句拜访大臣顾况,顾况看到他的姓名后揶揄他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等到看到首篇作品:“咸阳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绕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马上赞叹说,“得道个语,居亦易矣。”白居易以第四名中举。按照他中举后的诗句“慈恩塔下陈名处,十七人中年最少”,当年新科进士录取17人。

行卷风俗的弊端是那些地区偏远的士人无法接近朝中官员,不得自荐,这对他们来说又形成了一种起点不公平。也正是由于这一点,行卷的风俗在宋代时被开国皇帝赵匡胤严令禁止。

宋代的复试:破解“一考定终身”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是宋代第三代皇帝宋真宗所作的劝学诗,以中第后的丰厚物欲来劝诱士子读书。

宋代对读书人的待遇是最优厚的,劝学诗中的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只有在宋代一旦中第可以立即享有。在唐代,中举后接受礼部的分配,多数到地方州县实习,一段时间后再经过吏部的考核才正式授予官职。明清是中第后多是分配到翰林院,接近政府,参与公文,见习执政,之后才正式授官。只有宋代是直接授官。

当然,也有士人并不认可这种以物欲激发读书兴趣的做法,宋代笔记《东轩笔录》记载,宋代状元王曾,是为历史上数不多的“连中三元”者,即连续考中解试、省试、殿试第一名。他在即将参加殿试时,一位翰林学士鼓励他:“状元试三场,一生吃着不尽。”王曾正色回应:“曾平生之志,不在温饱。”

优厚的待遇引发激烈的竞争,宋代的考生在落榜后往往击登闻鼓上诉,申请复试。

宋人笔记《石林燕语》记载,宋太宗在位的端拱年间,主考官宋白主持科举,录取了28人,士子们议论纷纷,朝廷下诏落第者复试,增录99人。但仍有一个名为叶齐的考生上诉,于是朝廷又下诏落第者进行第三次考试。考官对叶齐心生厌恶,故意出题目“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在三次考试的中第者中选拔出进士31人(其他中第者为进士出身),叶齐果然中了第一名。

当然,申请复试者也不都能遂心如意。《渑水燕谈录》记载,宋咸平元年(998年),开封地区的乡试结果以高辅尧为首,钱易次之。钱易当时有名气,上书复试。朝廷以为“士人争进,风不可长”,于是另选文行兼著者为首,辅尧次之,易第三,其余人名次不变。

不论复试结果如何,能够满足落榜者甚至是对名次不满意者的诉求,重新举行考试,已经表明了朝廷对士子们的尊重,显示了透过科举选拔人才的诚意。这也是宋代得到历代读书人推崇的原因之一。

明代的南北榜:各自排名 平衡南北

明代一朝,科举取士分为南北榜,以保证南北的录取率平衡,录取比例一般为“南六成,北四成”,偶然也会有调整。

南北榜制度的确立始于洪武三十年(1397),在当年二月的会试中,取录宋琮等五十一名,经三月廷试后发榜,称为春榜。巧合的是,所录五十一名全部为南方人,所以此榜又叫南榜。

发榜6天后,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到礼部告状,还有考生在首都南京沿路游行,阻拦官轿。虽说南方文风昌盛,但北方“白榜挂零”的结果也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如果说宋代的士子是为了自身名誉而申请复试,那么这次明朝的北方士子则是为了地区荣誉而战。最起码来说,至圣先师孔子也是北方人啊。

朱元璋下诏调查,命令12名官员于落第试卷中再提取一百二十卷审阅,从中增录北方人。但是,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质量不高,都在原来录取的51人之下,个别试卷中甚至有犯禁忌之语。

结论出来,落榜的北方学子们无法接受,朝中一些北方籍贯的大臣也加入到维护名誉的队伍中来,抨击调查人员故意检索质量下等的试卷上呈。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已经不是一场考试本身的问题了,而有了政治意义。一旦处理不当,一是会破坏朝廷大员们的团结,二是伤害北方士子乃至北方百姓的感情和自尊,从而怨恨朝廷。这两种后果都是朱元璋不能接受的。

或许在朱元璋看来,尤其是参与调查的12名官员,政治敏感性太差,明明是救火去的,结果浇了一大桶油回来,着实愚蠢到家。朱元璋五月下诏,本次科举的主考3人以及参与调查的大部分官员,全部定罪,凌迟的凌迟,发配的发配。调查官员中只有戴彝、尹昌隆二人免罪,因为人家复核试卷后开列出的中榜名单上有北方士子,这就雄辩地证明了人家有救火意识,知道皇帝让咱是干啥来的。

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取录六十一名,全是北方人,此榜称夏榜,又称北榜。

终明一朝,南北榜成为定制。这一制度也曾被清朝借鉴,短暂设立过满汉两榜制。

古代科举与高考的区别(古代高考也有印象分)(3)

总结:从历朝历代的人才选拔实践可以看出,无论何种考试制度,都遇到了起点公平、专业公平、地区公平问题,各个朝代实行了不同的解决办法。法无万全,时间一长,最初的解决办法总会流弊新出,后人只好重新求解。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人才选拔,将其放到关系天下长治久安的战略层次,都有着选拔人才与维护公平的诚意,有着对知识分子的基本尊重。国家那么大,人口那么多,各种公平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但只要向民众传达出这份诚意,表示出这份尊重,就一定能获得谅解和支持,为寻求公平方案争取到更大的民意空间。

古代科举与高考的区别(古代高考也有印象分)(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