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犯人被流放的时候容易跑吗(古代的通缉令中)

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看到那些犯了罪被官府通缉的人,都会在大街两边的墙上被贴上画像,以便大家时刻注意,以便揭发检举。这种方式虽然很像我们经常在路边看到张贴在墙上和电线杆上小广告的前身,但是以前的人们因为没有照相设备,所以只能通过张贴通缉令的方式公布。而那些张贴出来的画像往往都是手绘的,和本人的样貌有一定的出入,甚至可以说完全不像。那么,古代的人们是怎么分辨出罪犯的?

古代犯人被流放的时候容易跑吗(古代的通缉令中)(1)

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南宋末年的时候,福州秀才林附祖正在去往无锡的路上闲逛。突然,从道路两边冒出来几个蒙古兵,上来就把他捉住了,硬说他是文天祥。林附祖一脸问号,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被认成文天祥了。接着,蒙古兵拿出文天祥的画像说:你俩长得一样,还说自己不是?你们都是40多岁,打扮也一样,图画为证!于是林附祖就被捉到京口了。

古代犯人被流放的时候容易跑吗(古代的通缉令中)(2)

林附祖到了京口之后,始终不承认自己是"文天祥"。蒙古兵见状,寻了几个与文天祥有过一面之缘的人,他们经过详细辨认之下,发现他还真不是文天祥。于是这几个蒙古兵就把林附祖给放了。侥幸脱身的林附祖,后来在都督府面见了真正的文天祥,文天祥听完他说的事情后,即兴为林附祖赋诗一首:画影图形正捕风,书生薄命入置中。胡儿一似冬烘眼,错认颜标作鲁公。

古代犯人被流放的时候容易跑吗(古代的通缉令中)(3)

上面的事件说明了,官兵认错人、抓错人的事件偶有发生,但是这种事发生的概率很低。虽然古代没有照片,也没有监控,更没有人脸识别,但是古代的时候,抓人比较容易。古代人口很少,人口流动性也不强。左邻右舍住了什么人都是一清二楚,谁也瞒不过谁。而且古时交通不便,很多百姓一辈子就在县城之内活动,如果突然多了不认识的人,是很容易发现的。

古代犯人被流放的时候容易跑吗(古代的通缉令中)(4)

再者,古代的时候,朝廷对各地百姓的流动管的很严,能穿州过县的,一般都是办事的官员、赶考的文人、发配的犯人、商贾等等,而他们的行踪在馆驿和客栈都很容易查到。另外,犯罪的人都有一个普遍心理,就是怕被别人发现,他们往往会买一顶大草帽戴在头上,或者是把自己的脸抹地黑黑的,眼神也比较闪躲,生怕别人认出来。所以,被通缉的罪犯们心里很慌乱。

古代犯人被流放的时候容易跑吗(古代的通缉令中)(5)

​最后,古代国民的教育水平没有现在这么高,很多人在被通缉之后,也不会藏头露尾,更不会有反侦察能力,所以能瞒过几天就瞒几天,被抓了就是自己命不好,反正18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古代通缉令之所以会选择画像,主要是为了在民众识字率不高的情况下尽可能说明罪犯特征,而不是追求形象上的惟妙惟肖。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