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荷花的故事(望牛墩七夕限定)

“这盘荷花是用蒜衣做的,小心地将蒜衣剥下来,再裁剪成大小一样的形状……”陈杰芳是望牛墩镇望联村五坊人,1963年开始从事乞巧节贡案制作活动,从艺近60年,一直为七夕文化传承作贡献。

陈杰芳擅长制作手工花果制作,用稻米砌菊、蒜衣做莲、棉线织果等,她以农作物为制作材料,一针一线、一沾一涂,精心制成各式各样的贡品。

大明湖荷花的故事(望牛墩七夕限定)(1)

“蒜衣荷花”是每一台贡案都不可缺少的作品之一。制作一组“蒜衣荷花”需要晒干的蒜衣、卡纸、铁丝、颜料等。

大明湖荷花的故事(望牛墩七夕限定)(2)

制作“蒜衣荷花”的第一步先将硬卡纸剪成小圆形花托,用铁丝做成荷花茎;第二步将干蒜衣剪成荷花瓣的形状,再用浆糊把干蒜衣沾到花托上,每朵花有内外两层花瓣,每层六瓣;第三步是用绿色卡纸缠绕铁丝做成花茎,用白色颜料在绿卡纸上绘画荷叶纹路。

大明湖荷花的故事(望牛墩七夕限定)(3)

“一开始我也不会做荷花,因为荷花瓣是有弧度的,我一直没找到合适制作的材料。”后来,芳姨在一次做饭的时候留意到蒜衣就有着天然的弧度,非常适合制作荷花贡案,但是蒜衣只能做成白色荷花,材质也不适合染色,怎么才能制作更多样的荷花贡案呢?“在市场买菜的时候,我就看到了洋葱衣也是相同的材质,回家尝试后,就做成了紫色的荷花贡案。”

大明湖荷花的故事(望牛墩七夕限定)(4)

陈杰芳介绍,七夕贡案取材均源自生活中常见农作物、旧物品,冬瓜仁、南瓜仁、芝麻、大米、洋葱皮、蒜皮、玉米片、蝴蝶粉、蚬壳粉……巧匠们发挥创意与手艺,贡案作品日渐丰富多样。

大明湖荷花的故事(望牛墩七夕限定)(5)

“我们留意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一个细心的人,就会发现身边其实有很多材料都是可以利用的。”在望牛墩镇,像陈杰芳一样善于发现、善于创新的巧匠们通过各种现代新方式来制作最精致最吸引眼球的精品,不断创造新的“贡案传奇”。

【撰文】夏颖燕 张仕婷

【作者】 夏颖燕 张仕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