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大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小葫芦变身脱贫)

高海拔地区大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小葫芦变身脱贫)(1)

看着长势良好的脱贫致富“宝葫芦”,翟志伟喜上眉梢。 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农民种一亩地小麦能卖多少钱?1000元的收益就知足了。而宁陵县赵村乡翟楼村的农民纷纷种起了工艺葫芦,由三商葫芦种植合作社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收购,收益能达到每亩地2000元—6000元。

“我种了两亩葫芦,当时是合作社免费赠送的葫芦苗,现在长势不错,葫芦结得一串一串的。我们种葫芦是订单式的,采摘后交到合作社,按照品相的不同,以级论价,估计不低于5000元的收益。”7月15日,翟楼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翟梅英告诉记者,她现在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门路,成了三商葫芦种植合作社的一员。

说起宁陵县三商葫芦种植合作社,就不得不提翟志伟。38岁的翟志伟是宁陵县赵村乡翟楼村人,他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没想到,这一爱好竟然成就了他的艺术梦和创业梦。

2017年5月,翟志伟在画家李鸣清家中看到一个葫芦,葫芦表面绘有惟妙惟肖的八仙赐福图,他爱不释手。他想,如果在工艺葫芦上做文章,或许可以闯出一片天地来。

于是,他带着8个人的团队驱车到山东聊城考察,参观外地的葫芦加工基地,学习葫芦种植技术及葫芦工艺品加工手艺。一个月后,他们满载而归,便着手成立了新吾葫芦工艺坊。

就这样,翟志伟的葫芦烙画事业迈开了可喜的第一步。他以葫芦文化、非遗文化、福禄寿文化、特色文化为底蕴,在小葫芦上通过烙画、雕刻工艺,精心制作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福禄寿、十二生肖、五牛图等系列葫芦文化工艺品。

“葫芦与福禄一词谐音,赠人葫芦,就是送人吉祥。”翟志伟介绍,找准了门路等于对接了市场,新吾葫芦工艺坊的产品很快就远销省内外。

长年做葫芦烙画,需要大量的工艺葫芦原料,必须拥有自己的葫芦种植园。翟志伟就发动邻近村庄的贫困户种植葫芦,并把他们组织起来抱团发展,于今年2月成立了三商葫芦种植合作社,免费赠送贫困户5万多棵葫芦苗,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引导贫困户发展葫芦种植增收。

7月15日上午,置身翟楼村60多亩葫芦种植示范园里,记者眼前一片蓊蓊郁郁,一个个翠绿鲜嫩的葫芦挂满葫芦藤,犹如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葫芦娃,分外喜人。

“这一亩地种了750棵葫芦,一棵葫芦藤可以结10个葫芦,一个葫芦可卖10元钱,可见种植户的收益还是非常可观的!”翟志伟为贫困户算了一笔致富账,一个卖10元钱的葫芦,在翟志伟的雕刻工艺坊里“华丽变身”,烙上五牛图、八骏图、寿星等精美图画,便成了抢手的工艺品,一下子就身价百倍,一个最低卖200元—300元,高的可卖到上千元。

新兴的赵村乡葫芦工艺品产业,一时间成了宁陵县脱贫致富的文化产业新军,“葫芦娃”变身脱贫“宝葫芦”。

来到翟庄村8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今年入驻的新吾葫芦工艺坊,显露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20多名雕刻工艺技师都在抱着葫芦烙画,贫困户李一凡就是其中一位。

“贫困户和留守在家的妇女,经过一周时间的免费培训,掌握一定的烙画技术,就可以来这上岗当工人,也可以拿回家加工,一天轻轻松松地挣五六十元。”李一凡高兴地说,像她这样熟练的技师,工资一个月能拿5000多元,比出外打工强多了。

脱贫路上,“宝葫芦”身价一路飙升,由10元升值到200元,甚至上千元。翟志伟正在开发的葫芦烙画灯,传统工艺加上现代高科技,灯泡里安上芯片,可以散发出负离子,有助于空气净化,将来投入市场后,价格有可能突破上万元。

“搞好农产品深加工,专心做好特色生态农业开发,这就是我们让脚下的田地生金的诀窍。”赵村乡党委书记李诗伟介绍,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他们计划用最短的时间陆续建设葫芦文化产业园、葫芦种植示范园和葫芦工艺品加工基地,并在葫芦产业的基础上开发乡村旅游,争取打造“中原葫芦第一村”,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过上富裕的生活,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梦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