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历史典故(古籍中常说的河东)

上次说了“关”——古籍中常说的“关内、关外、关中、关东”指的都是哪些地方?,这次我们来说说“河”。其实在先前小编的这篇文章两山,两河,两湖,两广中的“山河湖广”分别指的是什么当中已经讲到了一点儿,这次把它拿出来单说。

河,在古代一般特指黄河,而其他的江河一般都称之为水,例如渭水、漳水等。

河套历史典故(古籍中常说的河东)(1)

黄河

河东、河西

对比河南、河北,简单的理解也就是泛指黄河以东、西。但它们的意思在古代有过变化。

河东,恐怕各位第一想到的就是“河东狮吼”吧,因为这个故事的女主人公姓柳,而河东正是柳氏的郡望,所以以此代称。这就和韩愈被称作“韩昌黎”是一个道理。

河套历史典故(古籍中常说的河东)(2)

河东郡

河西,在春秋战国时,指的是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约在今天的陕西省的韩城、合阳、大荔一带。

汉、唐时多指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的地区。唐玄宗时期在凉州设置的河西节度使管辖就是这一片区域。

河套历史典故(古籍中常说的河东)(3)

河西郡

另外在历史或地理书上我们经常能看到的一个词——河西走廊。

河套历史典故(古籍中常说的河东)(4)

河西走廊

它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甘肃省西北部狭长堆积平原,位于祁连山以东,合黎山以西,乌鞘岭以北,甘肃新疆边界以南,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二百公里,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重地。

河内

这个河内当然不是越南那个城市,越南的河指的是中越两国的跨境水系红河。

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所以河东、河南、河南并称“三河”,为天下之中,亦是“中原”的代名词。

河套历史典故(古籍中常说的河东)(5)

“三河”地区

当然,“三河”都有广义狭义之分。河内在广义上泛指黄河中游北面的地区,约相当于今豫北地区。狭义则专指河内郡(今沁阳)。

另外补充一点:在我国古代,阴阳可以用来指代方位,山南水北谓之阳,反之为阴。比如沁阳,即沁水之北。

原因是在黄河中游一带在北回归线以北,终年都不会有太阳直射,阳光只会从南面照射过来,所以山的南面有阳光为阳;而北面则为阴。

河套历史典故(古籍中常说的河东)(6)

山阳与山阴

水是因为由于地球引力和地势的关系,河水水流的侵彻力使得南岸容易被侵蚀,变得相对“潮湿”,所以水的南边被称为阴。这一说法后来逐渐传开扩大到个整个中国。这也反映了古人对温度和湿度的认知。

河套

始于明代,指的是被黄河呈“几”字形套入其中的整个鄂尔多斯高原和部分黄土高原。因其地历代均以水草丰美著称,故有民谚“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明史》对其的描述是“地可二千里。大河三面环之。”

河套历史典故(古籍中常说的河东)(7)

河套地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