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莱坞机器人2.0电影讲解(宝莱坞机器人2.0)

作者:子知

近期,印度科幻大片《宝莱坞机器人2.0:重生归来》在国内院线上映,虽然排片场次不多,但还是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截至9月底,本片在豆瓣上获得5.7分,算是一个马马虎虎的成绩,相比第一部7.2的评分,确实有不小的差距。

大概是从《三傻大闹宝莱坞》的走红起,国人开始注意到印度电影。宝莱坞每年的电影产量巨大,然而,就国际影响力而言,宝莱坞却没有好莱坞的实力。但印度电影可谓雄心勃勃,近年来砸重金制作和推广本国大片,《宝莱坞机器人》系列就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宝莱坞机器人2.0电影讲解(宝莱坞机器人2.0)(1)

电影《宝莱坞机器人2.0:重生归来》海报

作为后发国家的代表,印度式科幻带有很大程度上的模仿痕迹,但也有其鲜明的个性与风格。其一,歌舞表演是宝莱坞大片的必备元素。这一印度特色的电影文化,在其他国家的观众眼中,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争议。有人认为歌舞能为电影增色,有人则认为一些歌舞过于冗长,不符合传统叙事习惯,也让电影时间太过漫长,动辄两三个小时的片子,对观众的忍耐力构成考验。

其二,电影会将印度现实社会的某些问题投射到电影的虚构叙事里。比如,前段时间在网上受到热议的《厕所英雄》,印度女性没有独立卫生间,反映了两性不平等的严峻现实。此外,也有一些话题能引起国内观众的共鸣,比如《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有对教育问题的思考,这也是我国的观众所重视和关注的题材,容易引发观影共鸣。

《宝莱坞机器人2.0:重生归来》延续了印度电影一贯的风格,也作出了一些调整。比如备受争议的歌舞部分,国内上映版在正片里并无歌舞,只是在片尾彩蛋里有一些唱跳镜头,这也让电影时长得以维持在两个小时以内。印度社会的现实状况,依然投射到了影片里。比如大量的“人海战术”——如今印度的人口已经逼近中国,年轻劳动力数量极其庞大。影片也调动了大量群众演员参演,不论是街头被抽去手机的平民,还是影片后半部分机器人在足球场大战时破坏的“人墙”,似乎都在暗示:我们这里有的是人。就连机器人七弟变形后,也是由无数个自己构成了一道“人墙”,就犹如孙悟空一般,吹吹毫毛即变出无数只小猴子。

科幻电影要想做出亮点,需要在脑洞与视觉效应上出彩。应当说,《宝莱坞机器人2.0:重生归来》的脑洞还是相当大的,但总给人用力过猛的感觉。从叙事上看,影片的节奏其实很快,开篇是一个个蒙太奇式片段:很多人的手机不翼而飞,有人在梦中被手机“杀死”……但影片并没有给出科学上的解释,更像是某种玄幻意味上的脑洞。这就产生了一个吊诡的结果:一方面,故事的脑洞很大,刺激着观众的想象力;另一方面,科幻电影的底部逻辑,无法解释影片中诸多近乎玄幻的内容。

影片中,热爱鸟类的学者死后,魂魄变成“怪鸟”,而这个“怪鸟”又像是机器人,变成无数个手机,最后杀死了仇敌。这荒诞的故事,让人摸不着头脑,也让人感觉脑洞大开。但客观而言,影片似乎想在短暂的时间里,集中展现太多幻想素材、呈现太多大片特效,但用力过猛之下,影片节奏过于紧张,而非张弛有度,这对观影效果恐怕会有一些影响。

从视觉效果上看,《宝莱坞机器人2.0:重生归来》在追求大场面上下足了功夫。比如机器人七弟持枪向四周扫射、“怪鸟”和七弟的肉搏,以及各种建筑物坍塌、爆炸等场面,这些刺激眼球的镜头几乎每隔几分钟就会出现,可谓高潮迭起,也暴露了它的问题,即缺乏相对平静的叙事。

《宝莱坞机器人2.0:重生归来》豆瓣评分不如第一部,的确并非偶然。第一部作品虽然时间很长,也穿插着歌舞片段,但叙事非常完整,剧情冲突合理,逻辑线索清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机器人七弟的形象。但在第二部中,影片似乎想增加七弟的制造者瓦西博士的镜头,这就在所难免地削减了七弟的戏份。两个主要形象似乎都在争取观众的好感,却造成了更多麻烦,七弟的形象不够饱满,更缺乏形象上的发展,至于瓦西博士,似乎也没能圈走更多粉丝。

说到底,《宝莱坞机器人2.0:重生归来》依然带有后发国家电影大片的一个普遍特点,即太想表现一些“内涵”,却没能讲好故事本身,过度炫技带来的是夸张与虚热,这些问题,在一些中国电影里也有体现。因此,不必对印度电影抱有偏见,多学习它们的长处,也要看到它们存在的问题,进而反观自身,找到讲好自己本民族故事的合理方法。(子知)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