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五虎上将谁能打败吕布(三国演义最强武将)

众所周知,武评向来是《三国》武将热议的一个话题,但这种话题于真正历史之中,毫无意义,除了关羽、庞德等猛将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其他单挑,斩将记录几乎没有。所以武评就只能从小说或者民间戏曲中讨论了。前有元曲戏剧杂本《三国志平话》,中有明末清初罗贯中名著《三国演义》,后有著名评书张国良的《评话三国》。而武将的排名,则有盛传的“一吕二马三典韦”或“一吕二赵三典韦”,但笔者家乡只听过“一布二超三子龙”这一种排名。不论如何在这个众说纷纭的三国史里,武评总是关注的热点之一。笔者就用嘉靖版的《三国演义》(以下简称罗本),毛纶父子批改《三国演义》(以下简称毛本)来全方位对比剖析,吕布和马超。

近年来,网络上流传的“金吕布,银马超”和“前表吕布,后表马超”都充分肯定了两人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地位。下面我们就从各个方面来对比两人的类比之处。

三国演义五虎上将谁能打败吕布(三国演义最强武将)(1)

二、出场描写与容貌描写

先说吕布,吕布登场于罗本第6回,毛本第三回。

罗本“时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身长一丈,腰大十围,弓马熟闲,眉目清秀,五原郡九原人也,姓吕,名布,字奉先,官拜执金吾。”

毛本“时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毛本之于罗本,减少了身高和容貌描写,更多着重于美词渲染,让吕布变得漂亮些,而不是吓人。吕布第二次出场外观表述得更加完整,而且两版差距不大,

“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骑一匹冲阵劣马,持方天画戟,往来驰骤,貌若神。”---罗本第6回,毛本(第三回)少了一个“貌若天神”的描述。第三次出场,

“见吕布出阵,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可体,手持画杆方天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人马之中,汉末两绝。"”毛本则少了“汉末双绝”这一形容。

第四次出场,“吕布当先出马,左有陈宫,右有高顺。两边摆开八员健将......操见吕布貌若天神,马如狮子,左右战将威风凛凛。”毛本则除去了这段记载。

接着说马超,马超登场于罗本第19回,毛本第十回。

罗本“言未绝,一将军阵中飞出。这个少年将军,面如琢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扶风茂陵人也,马腾之子,名超,字孟起,时年一十七岁。手执长枪,坐下骏马,跑出阵前。”

毛本“言未绝,只见一位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手执长枪,坐骑骏马,从阵中飞出。原来那将即马腾之子马超,字孟起,年方十七岁,英勇无敌。”两版差距不大,都写出了马超很漂亮外貌。

第二次出场,和吕布第四出场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要体现在八健将,“一人手执长枪,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乃扶风茂陵人也,姓马,名超,字孟起。上首者庞德,下首者马岱,背后八员健将一字儿摆开。”出自罗本,与之前的吕布如出一辙。都写到“左右手”,“八健将”罗本马超还在第三次描写外貌时候加了,一个白袍银铠,而毛本则把白袍银铠提前到第二次描写。从这也可以看出毛本精简缩略了罗本很多内容。马超第四次出场描写,在罗本第129回,毛本六十五回,这也是马超最后一次的精彩描写,“马超纵骑持枪而出,狮盔兽带,银甲白袍:一来结束非凡,二者人才出众。玄德叹曰:"人言锦马超,名不虚传!"”两版一样。突出了马超银字,和一身恪守的白袍。同类描述,还有刘琦为刘表着白袍,杨阜为韦康穿白袍。

三国演义五虎上将谁能打败吕布(三国演义最强武将)(2)

三、评价

吕布

儒曰:“此丁原义儿吕布,勇极不可当也。(罗6)

卓曰:“吾观吕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罗6)(毛三)

某与吕布同乡,足知其人勇而无谋,见利忘义。(罗6)(毛三)

以金甲、锦袍赐布(罗6)(毛三)

一处商议。言吕布英雄,无人可敌。(罗10)(毛五)

曹操曰:“吕布英雄,天下无敌,(罗10)

曹操曰:“吕布英勇无敌,(毛五)

操曰:“吾料吕布有勇无谋之辈,不足虑也。”(罗22)(毛十一)

刘晔曰:“吕布乃猛虎也,今日困乏,不可少容。”(罗24)(毛十二)

糜竺曰:“吕布乃虎豹之徒【虎狼之徒】,不可收留,收则伤人矣。”(罗25)(毛十三)

三国演义五虎上将谁能打败吕布(三国演义最强武将)(3)

马超

操曰:“超极英勇,不可轻敌。”(罗117)(毛五十九)

当日曹操在门旗下,回顾众将曰:“马超不减吕布之勇!”(罗117)(毛五十九)

操观良久,掷兜鍪于地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罗117)(毛五十九)

杨阜曰:“马超有韩信、英布之勇,深得羌胡之心。(罗118)

【杨阜曰:“马超有吕布之勇,深得羌人之心。】(毛五十九)

张松曰:“某话间,说起马超有韩信、黥布之勇(罗119)(毛无)

叙曰:“马超英勇,急难图之。”阜曰:“有勇无谋,容易图之。(罗128)(毛六十四)

孔明曰:“须是张、赵二将,方可与敌。”(罗129)(毛六十五)

孔明曰:“张将军据水断桥,此是曹操不知虚实也。若知虚实,将军岂得无事乎?况马超有信、布之勇,天下皆知,渭桥六战,杀得曹操剑割髭须,几乎丧命,非等闲之比。汝兄云长,未必可胜。”(罗129)

【孔明曰:“翼德拒水断桥,此因曹操不知虚实耳;若知虚实,将军岂得无事?今马超之勇,天下皆知,渭桥六战,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几乎丧命,非等闲之比。云长且未必可胜。”】(毛六十五)

孔明曰:“亮闻孟起世之虎将,若与益德死战,必有一伤。(罗129)(毛六十五)

以亮度之,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士,黥布、彭越之徒;(罗130)(毛六十五)

两人共通点,都体现了一个有勇无谋,但这明显不靠谱。

三国演义五虎上将谁能打败吕布(三国演义最强武将)(4)

智略上:

吕布

布曰:“袁术若并了刘备,则北连泰山诸将,吾亦在术图中也,不得不救刘备。”(罗31)若袁术并了玄德,则北连泰山诸将以图我,我不能安枕矣。不若救玄德。”(毛十六)

马超

超曰:“今操不攻潼关,而使人准备船筏,欲渡河北,必遏吾之后也。吾知其意,当引一枝军扣河拒住岸北。操兵不得渡,二十日间,河东粮尽,操兵必乱;却循河南而击之,操可擒矣。”(罗116)(毛五十八)

说有勇无谋,多半是为了壮军心。一方诸侯,怎么可能有勇无谋?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罗本里马超的评价大多引用《三国志》,兼资文武,野心博大的马超。而不管是毛本还是罗本,都一再强调吕布如豺狼虎豹,作为一个有抱负的猛将,怎么可能久居人下,而《三国演义》里把马超写成甘愿居于人下。这里有一点注意的是,毛本里把所有的信布之勇全部删除,换上了吕布之勇,是黑还是洗白,只能留给后人去讨论。

三国演义五虎上将谁能打败吕布(三国演义最强武将)(5)

2、吕布马超对上夏侯两兄弟

吕布对夏侯惇

夏侯惇挺枪跃马直出【直取吕布。】。敦与吕布战不数合......夏侯惇抵敌吕布不住,飞回阵来,布引铁骑掩杀,曹操军大败(罗11)(毛六)

马超对夏侯渊

夏侯渊到,马超接往厮杀。超于乱军中遥见曹操,就撇了夏侯渊,直取曹操。操大惊,拨马迸星而走。曹兵大乱。(罗117)(毛五十九)

夏侯两兄弟也不分伯仲之间,夏侯惇平过关羽,夏侯渊平过黄忠,而关羽和黄忠也是不分伯仲,以此观之,吕布和马超的相似之处实在太多。

3、酣战猛张飞

虎牢关一役吕布明显高于张飞,不管是罗本还是毛本,但在之后就很难说了。

吕布

(1)布挺戟出马,来战张飞,两个酣战一百余合,未见胜负。玄德见吕布军四围渐渐裹将来,恐有疏失,急鸣金收军入城内,吕布分军四面围定。(罗32)

布挺戟出马,来战张飞,飞亦挺枪来迎。两个酣战一百余合,未见胜负。玄德恐有疏失,急鸣金收军入城。(毛十六)

(2)飞冲入阵来,吕布愤怒,来战张飞。正战之间,阵外喊声起处,曹军突入。吕布倒拖画戟,引军东走。操两军杀来。(罗37)(毛无战)

此时的吕布已经不如当年之勇了,也可以说是此时的张飞不是当年的张飞了。因为张飞已经具备单挑吕布上百合的能力。

三国演义五虎上将谁能打败吕布(三国演义最强武将)(6)

马超

(1)张飞大怒。两马齐出,二枪并举,约战百余合,不分胜败。玄德观之,叹曰:“真丈夫也!”【真虎将也!】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

(2)张飞回到阵中,略歇马片时,不用头盔,只裹包巾上马,又出阵前搦马超厮杀。超又出,两个再战。玄德恐张飞有失,自披挂下关,直至阵前,看张飞与马超又斗百余合,两个精神倍加。玄德教鸣金收军。二将分开,各回本阵。

下面是点火夜战

(3)两将又向阵前鏖战。到二十余合,马超拨回马便走。张飞大叫曰:“走哪里去!”原来马超见赢不得张飞,心生一计:诈败佯输,赚张飞赶来,暗掣铜挝【铜锤】在手,扭回身觑着张飞便打来。张飞见马超走,心中也提防,见打过来,一闪,从耳边躲过去。张飞便勒回马走时,马超却又赶来。张飞带住马,拈弓搭箭,回射马超,超却闪过。二将各自回阵。

马超整整斗了二百二十余回合,算上之前和许褚斗了二百三十合,马超才是名副其实的单挑王,而吕布则是第一被围殴王,除了前面刘关张围殴,后面还要类比到曹军六将。吕布的待遇要高于马超,但某布黑的言论,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就是许褚,张飞对上吕布 也可以像对上马超一样斗上三百回合,但是情况不同,所以不容许许褚张飞这边的人拖那么长的时间。就这样说吧,吕布活跃在前期,当时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势力都不成熟,他们迫切需要地盘领土,和军队粮草。而马超活跃于后期,这时候的曹操刘备方早已经兵强马壮,资源肥沃,耗下去只会对马超不利,所以任凭家将慢慢地打。时间越久,对曹操越有利。

总结,吕布和马超在《三国演义》里相似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但马超活跃于中后期,给马超的机会实在没有吕布多。等马超要雄起的时候,曹操刘备孙权已经确立三分的势力。而吕布时期变数还比较大,谁也不知道以后的曹操会一统北方。所以在时势上吕布条件优越于马超,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但最终吕布和马超都没能掀起更大的风浪,前者成就于徐州衮州,后者雄起于雍州凉州,可谓东成西就。难怪会有人用“前表吕布,后表马超”来形容。这也算是《三国演义》一大特点吧。

三国演义五虎上将谁能打败吕布(三国演义最强武将)(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