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这样的书是怎么传下来的(巨著本草纲目成书后难以出版)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终于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完成《本草纲目》初稿。

《本草纲目》成书后两年了,也没找到愿意刻书出版的书商。这让李时珍感到很郁闷。

本草纲目这样的书是怎么传下来的(巨著本草纲目成书后难以出版)(1)

后来有人给李时珍出了个主意,去请当时文坛领袖王世贞写序言。万历八年(1580)秋天,六十二岁的李时珍背着重重的一袋书稿,从蕲州乘船沿江东下,一路劳顿,于九月九日到达江苏太仓王世贞的家。

李时珍将自己写的《本草纲目》给王世贞看,他说了写书的经历和成书后难找刻印处的苦衷,真诚恳请王世贞为此书写一篇序文。王世贞被李时珍的精神感动,留下了李时珍的手稿,答应为他作序。临别之时,还作诗一首以赠之,令李时珍深受感动,称赞王世贞深居高位,却没有架子。现摘录该诗如下:李叟维肖直塘树,便睹仙真跨龙去。却出青囊肘后书,似求玄晏先生序。华阳真隐临欲仙,误注本草迟十年。何如但附贤郎舄,羊角横抟上九天。

本草纲目这样的书是怎么传下来的(巨著本草纲目成书后难以出版)(2)

有了王世贞的序文,南京书商胡承龙才承印《本草纲目》。由于这部书内容繁杂字数达190多万,尚需作者再修改,故出书的周期要长达十几年。

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李时珍去世。万历二十五年(1596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刘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