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兴起的宠物经济(西双版纳飞禽走兽)

悄然兴起的宠物经济(西双版纳飞禽走兽)(1)

图为,用菠萝皮、甘蔗渣、酒糟等废料作为肥料,种植有机蔬菜。 缪超 摄

中新网西双版纳12月13日电(缪超 刀志楠)通过林下生态养殖,西双版纳人工饲养的鸡和猪,摇身一变成为“飞禽走兽”,受市场热捧,价值也随之翻番。“飞禽走兽”经济让西双版纳生态成为“聚宝盆”。

记者近日走进西双版纳康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景讷乡的养殖基地,见到2米高的网将一片红毛树树林,围成一个巨大的“鸡圈”。8000只土鸡在林下自由觅食,有的鸡飞到了离地1米多高的树枝上“栖息”。

当记者闯入“鸡圈”,一只在树枝上的鸡受惊,展翅飞下,迅速逃窜。供母鸡下蛋的木巢,也被安置在离地面一米的树干上。数千只鸡,每天平均只能收到60枚蛋,最多不过100枚。

悄然兴起的宠物经济(西双版纳飞禽走兽)(2)

图为,放养林地间的冬瓜猪。 缪超 摄

离“鸡圈”数百米外,西双版纳特有的冬瓜猪在占地数十亩的林间“猪圈”中,奔来跑去。“猪圈”中,甚至还有杂交出来的二代野猪,但这些生性较野的野猪被缩小了活动范围。

二代野猪身体修长,毛发如刺,它们能轻易跳过2米高的护栏。基地的管理者李天荣告诉记者,有食吃,它们会稍微安静地呆在圈里,要是饿了也会“越狱”。“上个月,一头猪跳了出去,我们一大帮人追出十多公里,才追回来。”

李天荣说,冬瓜猪和二代野猪,生长速度较慢,主要喂食玉米、米糠、优质牧草及野生芭蕉杆等生态饲料,所以肉质肥而不腻,鲜嫩细腻,口感非常好。肉汤味道鲜甜,香味纯正浓郁,营养价值高。

悄然兴起的宠物经济(西双版纳飞禽走兽)(3)

图为,放养林地间的土鸡。 缪超 摄

原本是人工饲养的鸡和猪,放在林地间,恢复成“飞禽走兽”,其价值也翻了数番。目前,林下养殖的土鸡,一公斤卖到40元,冬瓜猪每公斤价格在70元,二代野猪肉的价格则达到每公斤80元,是普通饲养猪的4倍。

据了解,康农公司除在景讷乡建立一个养殖基地,用于生态养殖鸡、鸭、鹅、鱼、冬瓜猪等,该公司还在勐遮镇建设一个精品大米基地,在勐混镇建立一个蔬菜种植基地,用菠萝皮、甘蔗渣、酒糟等废料作为肥料,种植有机蔬菜。

为什么要做生态有机?西双版纳康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锐告诉记者:“现如今,物质生活充裕的中国人,对食物提出了越来越多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人们对生态有机的食品趋之若鹜。”

该公司的生态有机产品,虽然价格较高,但早已被云南各地的客商订购一空。目前,他们最重要的工作是“稳定产量”。

西双版纳作为中国西南边陲的“绿洲”之一,生态环境优越。当生态价值逐渐被发现,不少农产品企业正借助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生态有机农业。

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旁,田爱飞开办了一个米线厂,她选择了价格偏高的老挝生态大米作为原料,制作傣族传统米线。“老挝大米不打农药不用化肥,是真正的生态大米,用这样的大米做出的米线也是生态健康的米线。”田爱飞说。目前,她的米线正受到了中高端消费市场的青睐。

从事旅游工作30年,西双版纳人曾静在退休的年纪开设了一家茶庄。她认为,西双版纳生态有机的茶、肉食、蔬菜等农产品,未来能“搭上”中老铁路的快车。

如今,正在修建的中老铁路穿过西双版纳,这块傣族世代居住的土地将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中老铁路将会把老挝万象与中国昆明连接起来,再通过沪昆高铁与上海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连接。徐锐、田爱飞、曾静都期盼着这条铁路能快速建成。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可以预见的是,当中老铁路建成通车,西双版纳的生态“飞禽走兽”、有机茶叶蔬菜等,也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