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中华民俗春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生动地描写的过年的盛况,诗句里充分体现了新年的喜庆和祥和,这里的“新桃”和“旧符”也只不过是春联的另一种叫法。

春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中华民俗春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1)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就是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tu)郁垒二神的名字或画上这二神的画像,悬挂在门两旁压邪祈福。桃符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可以说是春联的雏形。到了五代时期,蜀后主孟昶(chang)在桃符上亲手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不过在宋朝还称之为"桃符“,一直到明朝朱元璋时期,才出现”春联“一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