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的口诀见几加几(十六两秤与上二下五的算盘)

现在网络上有许多人认为:因为过去用十六两秤,所以,才出现了上二下五的算盘,因为老算盘的上的两个珠子代表十,下面五个珠子,共代表五,所以符合够十六进位的规律,不知您是怎样看待这个观点的?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与世界其它国家的贸易往来,从 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规定“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中药除外”。此后,全国逐渐统一以十两制计量。

我国是使用十进位制最早的国家,在公元前4000年的半坡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十进位制进行数字记录了,我们祖先的数值观念先于数字的产生,在陕西姜寨出土的陶器上,就有数字的记录,到商代的甲骨文上,已经有完善的十进位制计数法了。所以,十进位制是我们祖先发明的,并最先使用的。而古埃及的十进位制,由于历史的演变与发展,至今早已失传,其它国家民族的进位制,比如古玛雅人的二十进位制,古巴比伦人的六十进位制等等,都不如十进位制计算便捷,春秋时代的墨子是第一位明确了十进位制的数位理论的科学家。

既然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十进位制,那么为什么还有十六两秤的存在呢?

人类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都是在逐渐认知世界,扩展思维的状态下变化的,古代人们的思想,可以通过易经看到,世间万物都离不开阴阳两个方面,人们的行为举止,文化思想都以阴阳平衡,中庸为正道。

算盘的口诀见几加几(十六两秤与上二下五的算盘)(1)

十六两秤

春秋时期,各国的度量衡参差不齐,比如:楚国的秤一斤是十六两,折合250克,秦国的秤一斤也是十六两,折合249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按照秦国的标准,统一了货币,长度,重量。但十六两为一斤的思维,没有改变,直到新中国成立的初期,依然在沿用。只是在不同朝代,人们对斤的概念有所不同,比如:民国的十六两就是596.8克。据《前汉律历志》说:“斤者明也。三百八十四铢。易二篇之爻,阴阳变动之象。十六两为斤者,四时乘四方之象也。”这也体现出前人们对易经文化思想的认知状态。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产生新生事物,并且,这个新生事物是适应当时社会需求的,大家都知道,在珠算产生前就是筹算,筹算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算是先进的计算技术了,到了东汉时期,筹算的计算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了,于是,珠算便产生了,东汉末年,刘洪的学生徐岳在所著的数术记遗当中,记述了包括珠算在内的十多种计算技术。初期的算盘不同于我们现代的算盘,那时叫游珠算板,按照数术记遗当中对算盘的记载: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数学家甄鸾对这段文字作了注释,称:“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

算盘的口诀见几加几(十六两秤与上二下五的算盘)(2)

游珠算板

通过这个描述,说明古代的算盘是上一下四的状态,但它依然保持了五升十进制的方式。算盘是珠算的表现形式,现在人们知道的商除法,破头乘法都是继承了筹算的方法,在算盘产生之后,人们又创新出许多不同的计算方法,比如:归除法,留头乘法,补数方法,以加减代乘除的方法等等。单说归除法,它以估商快捷,并有一套完整的计算体系,而得到从事计算的人们的喜爱,它可以解决退商的问题,也可以在被除数和除数近似的时候,方便快捷的进行计算。但归除法在计算中,有时会产生某一档上的数值大于十,而不能进位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在算具上进行改良,比如:天三算盘就是为了归除法而发明的。

算盘的口诀见几加几(十六两秤与上二下五的算盘)(3)

天三算盘

还有人们熟悉的上二下五的老算盘,也是为了归除法和留头乘法而产生的。

现在许多人都把上二下五的算盘的产生,归就于十六两秤的存在而产生的。从上述有史可查的证据来看,十六两秤的产生是延续了春秋时期已经公认的度量衡的存在,而珠算当中的十进位制从甲骨文时代就已经普遍采用,所以,上二下五的算盘虽然是每一档可以表示15,但与十六两秤的进制方式无关。这是两条不同的计算思维方式。

几千年过去了,现代的人们有许多方面不能理解古人的文化思想,这就需要我们去学习,去了解历史,才会发现不同事物的内涵与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