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太空第一人加加林活着回来了么(第一位太空使者加加林背后的故事)

古往今来,茫茫宇宙一直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人类的注意力。由于科技水平的局限,古代的人们只能将飞天的梦想变成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直到1961年,加加林,一个伟大的航天员,代表人类第一次走了向太空,人类的梦想得以成真。

上太空第一人加加林活着回来了么(第一位太空使者加加林背后的故事)(1)

飞向蓝天,筑梦起航

加加林1934年3月9日出生在一个叫克鲁申诺里的小村庄里。在战争年代,他非常羡慕为保卫祖国蓝天的空军飞行员。成人当了工人后,他参加了萨拉托夫航空俱乐部。当加加林第一次驾机飞向蓝天时,感到一切都气象万千。从此他坚定了献身于蓝天的生活目标。他辞掉了工作,来到澳伦堡空军学校学习。

历史机遇,千载难逢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空军学校的学员们奔走相告。当学员们问加加林“以后会怎样?”时,加加林答道:“是人飞上去的时候了。”

在猎狗“莱依卡”完成宇航之后,苏联开始在全国挑选第1名上天的航天员。有的人认为应从熟悉高空和缺氧情况的登山队员中找;有的人主张从潜艇兵中找,还有人建议让勘探队员参加......但最后的共识是航天员应在飞行员中挑。

载人飞船总设计师科罗廖夫说:“完成冒险而复杂的任务对飞行员来说是习惯了的职责。

上太空第一人加加林活着回来了么(第一位太空使者加加林背后的故事)(2)

负责挑选航天员的卡尔波夫回忆道,当时科罗廖夫提出的航天员标准是年龄不过30岁,身高不超过1.75米,体重72千克以下,勤劳、求知欲强,有志愿献身航天的意向。为此,卡尔波夫从全国3000名志愿者中筛选出20名作为培训对象,最后又从这20人中选出“6名突击小组”,他们都符合科罗廖夫的最高要求,加加林也是其中一员。卡尔波夫对他们说:“你们中间任何一个均能成为世界第1个航天员。”那么加加林又是怎么被最终选中的呢?

自我志愿,不畏危险

加加林在1959年10月向空军指挥部递交志愿上天报告的。“为发展苏联航天事业,我迫切希望进行航天试飞......”。

在莫斯科中心东北约40千米的契卡洛夫区,有一座名噪一时的新兴城市,人们称为星城。加加林他们就是在这里参加航天培训的。当时这里仅是一个飞机场,所有训练设施还正在建造,很不完善。所挑选的6人人人都进行了4~5次的失重训练,40多次跳伞训练,95次离心机实验……加加林无论在掌握科学新知识、长时间关在绝音室里,还是在离心机上进行令人头晕地旋转,都奋勇承担最难的任务且样样第一。他还待人友善,富有幽默感,进行社会工作,顾及家庭,成了全队的“精神中心”,被大家认为是航天员们的加加林,以致没有他,很多事都搞不起来。

上太空第一人加加林活着回来了么(第一位太空使者加加林背后的故事)(3)

科罗廖夫很快就注意上了这个机灵、眼尖的加加林,并让他第1个坐东方号飞船的驾驶舱熟悉情况。在发射时间临近时,需从“6人突击小组”中挑选出第1个登天的航天员。苏联英雄卡马宁向国家委员会介绍了这6人后说:“他们都作好了飞行准备,很难说谁好谁差。但航天员们必须挑出一个。

据悉,加加林原来是第3后选人,但由于心理素质和政治背景等原因,最终成为登天第1人。当时赫鲁晓夫指示,第一名航天员必须是纯俄罗斯人,因此使条件很好的乌克兰族的航天员季托夫只能为后备航天员

在发射那天,人人手心都撞着一把汗,而加加林表现却十分镇定,直到起飞前他的脉搏一直维持在每分钟64次左右,这令医生们都吃惊不已。

就这样,加加林成为世界航天第1人。加加林总结自己在太空中的工作时写道:“我授命进行历史上第一次航天飞行,可以作出人类航天飞行能成为现实可能性的结论。东方号飞船的飞行好象是本世纪的奇迹,但奇迹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实际情况。航天飞行不是某一人或某一伙人的事。这是人类在其发展中合乎规律的历史过程……”。

意外发生,不幸牺牲

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与飞行教练员谢廖金一起驾驶一架米格15歼击机进行训练,上午10时10分升空,10时30分飞完区内练习后向飞行指挥中心报告准备返航,地面无线电通信突然中断,一分钟后飞机在空中或坠落失事,加加林和谢谬金一同遇难。

这个消息传出后,人们不禁惋惜惊讶。第一个太空英雄在两千多千米的太空飞行中历经千难万险都安然无恙返回了地球,反而驾驶自己最熟悉的米格飞机在600米的高空飞行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关于加加林之死还有别的说法,但目前很难证实其真实性。

虽然加加林早已从航天员队伍中消失,但他的名字和开拓精神永存,并为一代又一代人所敬仰,成为鼓舞人们进行太空探险的一面旗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