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何时开始电子客票(6月20日起铁路普速客运站实施电子客票)

来源:曲靖日报-曲靖新闻网工作人员调试电子客票系统设备,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铁路何时开始电子客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铁路何时开始电子客票(6月20日起铁路普速客运站实施电子客票)

铁路何时开始电子客票

来源:曲靖日报-曲靖新闻网

工作人员调试电子客票系统设备。

乘客乘坐普速列车。

6月18日,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6月20日起,电子客票将在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沪昆、南昆、盘西、昆玉河铁路的普速旅客列车,以及曲靖、宣威、杨林、小新街、富源、红果、宜良北、石林、陆良、师宗、罗平、威舍12个车站同步推出电子客票业务,更多旅客将享受电子客票“一证通行”带来的便利,出行体验进一步提升。

云南39%的旅客选择普速旅客列车出行

此次推广实施后,昆明局集团将有40个客运车站实行电子客票,C、D、G字头高铁动车和Z、T、K字头普速客车全部实现电子客票。

普速铁路旅客运输是铁路客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客出行的重要选择,目前普速铁路年旅客发送量约占全国铁路旅客发送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云南39%的旅客选择普速旅客列车出行。实施电子客票是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持续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深入实施客运提质计划的重要举措。

电子客票于2018年11月在海南环岛高铁开始试点,云南于2019年7月在昆明至大理至丽江城际铁路首次推广电子客票试点,2019年底又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实现云南省内高铁和动车电子客票全覆盖。自高铁动车实行电子客票以来,至今年5月底,昆明局集团已累计发售电子客票2350多万张。

据了解,电子客票的推广经历了春运暑运、小长假、黄金周客流高峰等各时期、各线路、各地域、各场景的应用考验,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旅客体验良好,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和实践经验,为在普速铁路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电子客票

给旅客出行带来的便利

电子客票的实行给旅客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

购票方面,旅客可通过互联网、车站窗口、自动售票机和代售点等各个渠道购买车票,购票流程和购票证件均没有变化,购买电子客票后,旅客可通过互联网退票和改签,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操作。

出行方面,进出站检票凭证,由过去的“身份证件 车票”,简化为持有效身份证件实现“一证通行”,减少了取票环节。实名制核验、检票、验票更加便捷,闸机检票速度提高3倍左右,检票平均速度由3.8秒/人缩短至1.3秒/人,极大提升了进出站效率,节约旅客出行时间成本,而且能够有效防范丢失车票、购买假票等风险。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电子客票自助退改签、无接触进出站、网上办理返岗务工团体票等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电子客票

给旅客乘车带来的变化

实行电子客票后,旅客出行在购票、进站乘车、退改签等环节将发生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

在购票环节,旅客通过铁路12306网站(含手机客户端,下同)购票时,可自行打印或下载“行程信息提示”;旅客通过车站窗口、自动售票机购票时,将收到铁路部门提供的“行程信息提示”。“行程信息提示”仅作为乘车提示信息,不作为乘车凭证。

在进出站环节,旅客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居住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可自动识读证件时,可凭购票时使用的乘车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通过自助闸机完成实名制验证、进出站检票手续;旅客持户口本等不可自动识读证件时,可凭购票时使用的乘车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通过人工通道完成实名制验证、进出站检票手续。

在乘车环节,旅客须按购票信息显示的车厢号和座位号就坐。遇列车工作人员查验车票时,旅客应出示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

旅客如需退票、改签,使用电子支付方式购票且未领取报销凭证的,可直接在铁路12306网站办理;如已领取报销凭证或使用现金购买电子客票,也可先行在网上办理退票,于180天内到任一车站完成退款等相关手续,一并交回报销凭证。

旅客如需报销凭证,可于开车前或乘车日期之日起30日内,凭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到车站售票窗口(含自动售取票机、代售点窗口)打印;超过30日的,旅客可联系铁路12306客服中心办理。为了更加方便办理行程变更手续,铁路部门建议购买电子客票的旅客尽量使用电子支付,如需报销,尽量在行程结束后领取报销凭证。

目前,涉及曲靖的几个站,各车站设备已安装调试好。针对新设备投入使用,大部分旅客存在不熟悉的情况,实施过程中各车站将安排专人值守并进行引导,帮助旅客快速通过闸机。

铁路部门提示,有关电子客票实施的详细信息,旅客朋友可通过铁路12306网站和相关车站公告查询。

(作者:本报记者黄冬芹通讯员周涛文/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