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与人的差异天之道)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第七十七章,主要阐述了老子从自然中得出的平衡法则,并将其引申到人类社会中。老子善于运用比喻的方式来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他在此篇的第一句话就以张弓时的高低来比喻天之道的自然平衡: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

人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与人的差异天之道)(1)

天之道指的就是自然界的规律,它就像张弓射箭,为了射中目标,过高就要往下压一压,低了就要向上抬一抬,恰到好处之时才能一矢中的,并以此得出了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的自然平衡规律。

接下来,老子进一步阐述了天之道的规律,并借此延伸到人之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为何人之道会“损不足以奉有余”?因为人之道的关键在“人心”,而这人心出于本性的私心和贪欲,对待外在的名利荣辱会心生执念。在当时老子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动荡,百姓困苦不堪,但王宫贵胄却依然整日花天酒地、奢靡无度。人因为自己的贪欲,富人并不会将多出来的钱分与穷人,而是仍然想尽办法让自己更富有,有权势的人,也很少有为百姓着想的,更多的仍然是趋炎附势之徒。因此,老子将天之道与人之道作对比,以此反衬出人心的贪欲之重。

人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与人的差异天之道)(2)

那人之道是不是都是这样呢?其实不然,老子认为圣人就是人之道中的楷模。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何为圣人?依道而行的人就是圣人,圣人施恩而不自恃有功,成就功业而不私自占有,大概是他不愿意彰显自己的贤能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世人与圣人的差异,世人施恩与他人,总怕这样的“善举”不被他人所知道,也非常希望因此而能得到他人的称赞;取得功业也会为之沾沾自喜,考量着这份功业是否会带来名利,甚至不乏居功自傲之人。圣人为人不为己,世人为己不为人,即使是为人,也很难做到完全的无私。

人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与人的差异天之道)(3)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他推崇与动相对的静,与强相对的弱,所以,他很喜欢物象——水,他认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实水也依然可以形象地阐述自然的平衡之道,水为何会动?就是因为水有“趋下”的特性,高处的水会流向低处,水满了也会溢出。不过,当水达到平衡的时候,水又会处于静止状态,这就像一个湖泊,有河流向其注入,也会有多出来的水向外溢出,但对于这个湖本身而言却是处在平衡状态的,所以,湖面看起来平静如镜,泥沙也随之沉淀,清澈的湖水甚至可以一眼见底。

人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与人的差异天之道)(4)

而与之相对的人道则是另一番状况。前几年香港富商田北辰参加了一个当地的《穷富翁大作战》真人秀节目,节目组为他安排的是每小时25港币薪水的环卫工生活,每天的生活费是50港币,睡在15平米大小月租金1350港币的“笼屋”。第二天他开始了自己的“环卫工”生活,按照一般环卫工的效率,两个小时要清洁完十个垃圾桶,结果他半个小时才清洁完两个,后来他的同事就催促他让他提高效率。两个小时后,他已是腰酸背痛。平常他都是怕别人认出他来,而现在,路人都会捂着鼻子从他身边快速经过,更没有人愿意靠近他。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他的预算只有15元,而大部分的便当都是20元,平常习惯了喝红酒的他如今也只能在马路边喝白开水。熬了九个小时后终于到了下班的时间,回去后就已累得倒头就睡。可能是因为太辛苦吧,本来一周的体验生活破例改为了两天。不过这两天的生活也让他有了很多感悟:

人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与人的差异天之道)(5)

“没有学历、技术的人,为了活下去,不是住笼屋就是要工作到半夜,但对于他们,最重要的事情是下一顿吃什么,怎么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未来怎么发展?”

“来来去去都在死胡同!”

“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只有弱者越弱,越来越惨”

“我感觉,这个社会是在极严厉的惩罚读不成书的人,我们一直在追求金融型经济、知识性经济,这些人怎么办?他们不是在做一些无所谓的工作!”

这就是社会现实的一面,富人因为掌握了更多的资源、更广的人脉关系、更开阔的思维方式,这让他们越来越富有。而穷人呢?每天疲于奔命解决一家人的温饱,哪有什么资源、人脉,又谈何思维方式?对于他们而言,读书或者学一门技术才可能是他们或者他们的下一代改变自身命运的捷径。

人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与人的差异天之道)(6)

综上来看,在老子的思想中,他希望人之道能按照天之道的方式来运行,这样社会才不会唯名利仕途、尔虞我诈,才会向着一个平静而和谐的社会发展,或许这也就是他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吧。其实老子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的社会也依然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不要过分追逐外在的名利,否则自己也会失去从容不迫的心态,也会因此少了更多的淡然和快乐。对于已经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成功人士,也希望他们能够更多地关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为他们多创造一些致富途径。而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也要尽可能的多学一些知识或者多学一门技术,这样才更有希望抓住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感谢大家观看我的原创文章,喜欢的朋友不妨点点关注点点赞,不足之处也望诸位多多指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