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非遗千层底布鞋焕发新活力(细说唐昌布鞋的前世今生)

传统非遗千层底布鞋焕发新活力(细说唐昌布鞋的前世今生)(1)

遇见非遗 · 唐昌布鞋制作技艺

鞋,又称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践行与规范的巧妙融合,有着脚踏实地、稳步开拓的美好寓意。

在郫都区唐昌镇乡村十八坊

有这样一家布鞋店

始终坚守传统手工布鞋制作技艺

做出了一双双深受大众喜爱的布鞋

用一针一线缝出“国家级非遗”

传统非遗千层底布鞋焕发新活力(细说唐昌布鞋的前世今生)(2)

唐昌布鞋历史悠久

唐昌布鞋是我国千层底布鞋的一个分支流派,起源于川西毛边布鞋,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明代禁止庶民穿靴,于是,千层底布鞋成了万千百姓的必需品,开始在民间盛行。

不同于一般的包边布鞋,川西地区流行毛边槽眼布鞋,其鞋底、鞋帮的制作工艺比较独特。这种毛边布鞋的鞋底经过砂边处理,更加经久耐穿。

传统非遗千层底布鞋焕发新活力(细说唐昌布鞋的前世今生)(3)

据《成都通览》记载,清末宣统年间,成都地区销售和生产布鞋的店铺多达数百家,形成具有川西文化特色的“靴鞋帮”,而唐昌镇生产的布鞋,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冠绝川西”。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机械化迅速取代人工,唐昌布鞋的鼎盛时期早已消逝。目前,在唐昌镇还继续坚持做手工布鞋的,只有唐昌布鞋的第三代传承人赖淑芳一家。

唐昌布鞋制作工艺

唐昌布鞋历经多年的发展传承,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艺流程体系,这个体系中,需要32道大工序,100多道小工序。

传统非遗千层底布鞋焕发新活力(细说唐昌布鞋的前世今生)(4)

其工艺流程大致为:备料→布料缩水→调制浆糊→打布壳→晒布壳→排版→下样→切样→包盖板→托里托面→剪帮→下口条→接口条→压口条→叠帮→包口条→标配编码→纳底→修边→翻底边→打堂底→浸口(安装松紧)→捶底→绱鞋→楦鞋→烘鞋→砂边→剪边→粘边→粘后跟→拆楦→总检。

经过复杂技艺制作的唐昌布鞋,有着轻便、起步、不湿足、不变形的特点。

传统非遗千层底布鞋焕发新活力(细说唐昌布鞋的前世今生)(5)

“做布鞋要静得下心来,手工做布鞋更是不能含糊,打布壳、排版、纳底、修边、绱鞋、烘鞋、剪边……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都必须保证,做得不好的就要返工,不能含糊了事。”赖淑芳说,手工制鞋是从父辈手里继承来的手艺,唐昌布鞋更是得到了的肯定,将手工制鞋的工艺传承下去,做出高质量的千层底布鞋是她将一直坚持做下去的事情。

唐昌布鞋产业化发展

如今,纳一双鞋,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成为了战旗村发展乡村振兴的一项产业。

传统非遗千层底布鞋焕发新活力(细说唐昌布鞋的前世今生)(6)

“一双布鞋,蕴含的是自然和谐的传统文化,它是一面旗帜,我不能让这面旗帜倒在我们这辈人手里。”80后的艾鹏是赖淑芳的儿子,2015年,他放弃了稳定的国企工作,回到唐昌镇,开起了唐昌布鞋淘宝店。除了网络销售,客户还可以根据尺码、款式和图案,实现私人订制。

传统非遗千层底布鞋焕发新活力(细说唐昌布鞋的前世今生)(7)

同时,艾鹏在设计上引入新的布鞋样式,并尝试和棕编、蜀绣等非遗项目结合,在鞋的图案样式上更多样。当传统工艺遇上互联网和新设计,也让唐昌布鞋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欢。

发展历程

1938

赖淑芳的父亲赖学成上门拜师学艺

1952

成立“布鞋手工业互助组”

1954

“三山鞋店”被并入当时的“灌县布鞋合作社”

1956

“解放布鞋”成为拳头产品

1958

“崇宁县布鞋合作社”升级为“郫县制鞋厂”

1962

赖学成回归布鞋制作的老本行

1964

“郫县制鞋厂”的生产开始逐步回到正轨

1980

22岁的赖淑芳进入“郫县制鞋厂”工作

1984

“郫县制鞋厂”彻底脱离了计划经济来到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1989-1990

荣获省优、部优、“山城杯”、“芙蓉杯”等各类奖项

1998

7月28日,“郫县制鞋厂”正式解体

2004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永久收藏、展示“唐昌布鞋”

2015

唐昌布鞋制作工艺获得“郫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2016

唐昌布鞋制作工艺获得“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2018

2月12日,视察战旗村时,花钱买了一双唐昌布鞋

8月8日,唐昌布鞋入驻战旗村“乡村十八坊”,以前店后坊的形式展示布鞋制作的完整过程,将制作工艺“观光化”

12月,唐昌布鞋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1

5月24日,郫都手工制鞋技艺(唐昌布鞋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700年的历史

几十年的坚守

相信唐昌布鞋

一定会越走越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