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正确如厕(如何教孩子如厕)

帮助孩子正确如厕(如何教孩子如厕)(1)

点击上方“蓝色微信名”可订阅哦!

1.决定使用什么样的词汇。

您应该仔细决定使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形容身体的部位、小便和大便。请记住,朋友、邻居、教师和其他看护者也将会听到这些话语,所以最好使用正确的措辞,这样才不会让孩子或其他人反感、迷惑甚至尴尬。避免使用“脏”“恶心”或“臭”等字眼来形容排泄物。这些消极的措辞会让孩子感到不好意思和不自然。请用一种简单的、自然而然的方式来对待大小便。

2.选择一个便盆椅。

便盆椅小孩子使用起来更方便,因为很容易就可以坐上去,而且他的脚也能够到地面。

3.树立榜样。

孩子往往对家人的卫生间活动很感兴趣。有时是有必要让孩子看父母是怎样如厕的。看到大人大小便以及便后洗手,会让孩子也想做同样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妈妈应该向女儿展示正确的如厕技能,而爸爸应该向儿子展示正确的如厕技能。孩子还可以向哥哥姐姐学习这些技能。

4.帮孩子认识到需要使用便盆的征兆。

大便之前,您的孩子可能会发出嘟哝声或发出其他紧张的声音,下蹲或停止玩耍一会儿。用力排便时,他的脸会变红。请告诉孩子,这些迹象意味着即将要大便了,是尝试使用厕所的时候了。孩子经常会事后告诉您尿布湿了或者大便了。这种迹象表明他开始认识到这些身体功能了。在孩子把情况告诉您时,一定要表扬他,并建议他“下一次”最好预先告诉您。认识到需要小便经常要比认识到需要大便花更长的时间。

5.让如厕成为日常活动的一部分。

帮助孩子明白一个人需要小便或大便时,就要如厕。让如厕成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早晨醒来后的第一件事是如厕,饭后或小睡之前也去如厕。每次让孩子坐在便盆上只待几分钟的时间。男孩也最好开始先学习坐着小便,然后再变回到站着小便。

刚开始时,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坐在马桶上半天没大小便,在离开马桶以后却马上排便了。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孩子需要时间来学习如何放松控制大小便的肌肉。但如果这些“意外”发生了很多次,可能意味着孩子还没有真正准备好,进行如厕训练这件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记住

家庭的重大变化会使如厕训练变得更加困难。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延迟进行如厕训练。

●您刚刚搬家或不久就要搬家。

●您刚怀上了一个新孩子或您最近有了一个新孩子。

●家人患大病、最近死亡,或其他家庭危机。

但是,如果孩子学习使用厕所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就没有必要因为这些情况而停止进行如厕训练。

6.教会孩子正确的卫生习惯。

教孩子如何小心地擦屁股(女孩应该彻底由前向后擦,以防止将细菌从直肠带到阴道或膀胱),确保男孩和女孩都养成大小便后把手洗干净的好习惯。

7.及时表扬。

当孩子做得不错时,多用拥抱和称赞来鼓励他。当错误发生的时候,则要泰然处之,尽量不要生气。惩罚和责骂经常会使孩子产生不好的感觉,从而使如厕训练花费更长的时间。

8.鼓励使用训练裤。

一旦您的孩子养成了好习惯,就鼓励他们使用训练裤。这将是特殊的时刻。孩子会因为得到了信任和成长而感到自豪。不过,对“意外”的发生要有所准备。彻底完成如厕训练可能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让孩子在白天规定的时间继续坐便盆对完成如厕训练很有帮助。如果您的孩子能够成功地使用便盆,一定要及时表扬他。如果不成功,也是很好的训练。一些没有准备好穿训练裤的孩子,如果让他们穿一次性训练裤,他们会觉得自己长大成人了,如厕训练也会前进一步。

有些孩子会要一片尿布,尤其是当他要大便时。不要把这种行为看做是失败,而是要表扬孩子知道要大便了。我们给您的建议是,当孩子穿着尿布时,也要在卫生间进行大便。当孩子有进步时,鼓励孩子不穿尿布坐在便盆上大便。

9.避免权力斗争。

到了进行如厕训练年龄的孩子开始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个性了。他们会寻求方法来试探自己的极限。有些孩子可以通过控制大便来做到这一点。如厕训练最好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请记住,除了孩子自己,没有人能够控制他们大小便的时间和地点。

10.理解他们的恐惧。

有些孩子认为他们的排泄物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看到自己的粪便被冲走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件可怕的事。坐在抽水马桶上面时,有些孩子还会担心自己会被吸入马桶。为了让孩子体验一下控制的感觉,让他先试着冲一下马桶。这将减轻孩子对冲水的声音和看见东西消失的恐惧感。

11.观察他们的每一次进步。

大多数时候,当您的孩子准备好从便盆搬到“大马桶”时,他会告诉您的。孩子身高足够,不妨和他一起实际操作每一步。如果身高不够,可以用一个小板凳来支撑他的脚。(来源:选自《儿童健康科普指南》)

编辑:宣传中心

首都儿科研究所服务号

帮助孩子正确如厕(如何教孩子如厕)(2)

sdekyjsfwh

帮助孩子正确如厕(如何教孩子如厕)(3)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首都儿科研究所科普号

sdekyjskph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