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哪里多牌子店(走向世界的三水品牌)

三水哪里多牌子店(走向世界的三水品牌)(1)

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 三水区档案馆供图

三水哪里多牌子店(走向世界的三水品牌)(2)

“仁寿坊”牌坊始建于1614年。 三水区档案馆供图

三水哪里多牌子店(走向世界的三水品牌)(3)

2020年11月,以“粤曲星腔”创始人小明星命名的纪念馆在其故乡——三水云东海伏户墩头村落成。 张秀蓝 摄

三水哪里多牌子店(走向世界的三水品牌)(4)

芦苞镇独树岗村千叟宴。 三水区档案馆供图

三江汇流浩荡不息,浇灌出沃野千里,孕育出三水瑰丽的人文历史。从水稻、水泥、魔水(健力宝)代言三水到“中国饮料之都”“中国长寿之乡”“粤曲星腔”盛名在外,三水独特的水土环境不仅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三水物产,更蕴藏了三水的长寿基因,催生了璀璨多彩的文化。在未来,三水将持续擦亮这些文化名片,厚植城市文化底蕴,筑牢“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根基,推动三水品牌走向世界。

撰文:张秀蓝 通讯员 三宣

因水而兴▶▶ “中国魔水”驰名中外

三江汇流之地,生命因水而生,经济因水而兴。从水稻、水泥、魔水(健力宝)代言三水经济到“中国饮料之都”盛名在外,三水独特的水土环境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三水物产,也带旺了三水的水经济,催生了一个个三水品牌,让三水元素走向世界。

健力宝则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三水品牌。1995年版的《三水县志》记载,1983年8月至1984年4月,三水县酒厂与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省体育医院合作研制了含碱电解质运动饮料——健力宝,成功填补了国内该项目的空白。

这背后有一段三水人敢于“吃螃蟹”、勇走创新路的故事。彼时,广东省体育科研所正因电解质运动饮料开发找不到企业试验转产而发愁,该项目在1980年获得原广东科委科技成果四等奖。那时,中国还没有一款专供运动员饮用的饮品,而国外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研制生产。

而三水县酒厂因经营效益不好正在谋求新的发展。一次机遇与挑战的完美结合,1983年双方正式开展合作。当年10月,经过20多批次、128次不同香型和风味的试验后,一种橙黄色泽、气味清香、甜度适口的电解质运动饮料诞生了,这便是后来家喻户晓的“健力宝”。

为加速健力宝市场化路径,三水县酒厂一方面费尽工夫在1984年初获准从德国引进一条每分钟能生产160瓶健力宝的生产线;另一方面则抢抓中国奥运代表团遴选专用饮料随团出征的机遇。

鉴于新引进的生产线至少需要半年才能投入使用,三水县酒厂决定借用其他公司易拉罐生产线代为灌注一批健力宝。1984年3月的一天夜里,100箱健力宝问世了。1984年5月,经广东省体委推荐,健力宝赴京参加国内首次运动饮料评比。经专家鉴定,健力宝以其清香适口的独特风味,能解除运动后疲劳、补充体能、调节酸碱平衡的特殊功效,被指定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首选专用饮料。

1984年8月,在万众期待中,健力宝随中国奥运代表团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不仅实现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更是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绩,一共拿下了15枚金牌、8枚银牌、9枚铜牌,位列奖牌榜第4,奖牌数量还超过日本、加拿大等国。

辉煌战绩引起外国媒体的关注,一名日本记者发现中国队运动员经常喝一款从未见过的饮料。随后,日本媒体发表《中国靠“魔水”加快出击?》的报道让健力宝作为“中国魔水”“东方魔水”美名远扬。一战成名,作为民族饮料品牌,健力宝开启了三水饮料行业高光时刻。三水县酒厂增挂“广东运动饮料厂”牌子,生产健力宝、强力啤酒、金牌米酒三种饮品。

《三水县志》记载,1992年,全县已形成年产健力宝系列饮料、强力啤酒及强力系列饮料、金嗓可乐等饮料40多万吨的饮料工业规模。其中,健力宝系列饮料产量22万吨,产值12.01亿元,销售值10.12亿元,利润1.7亿元,销售市场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及美国、新加坡、香港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三水县工业的重要支柱,其上缴利税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0%以上,为三水县成为财政收入超亿元县作出了很大贡献。

此后,三水饮料行业开启集聚化发展。2007年,随着百威啤酒在三水落户,一批国际知名饮料品牌纷至沓来。2008年,三水举行第一届中国三水饮品文化节,规划建设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三水饮料行业再次腾飞。2010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三水“中国饮料之都”牌匾,三水成为国内唯一的“中国饮料之都”。

近年来,随着百威、红牛、益力多、健力宝、屈臣氏等海内外产业巨子云集,三水饮料行业已经形成了“航母级”的产业集群,水都基地更是以超过60万元/亩的税收成为三水“亩产创税冠军”,彰显出“水经济”强劲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华南地区食品饮料产业集聚度高、配套完善的产业园区,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于2021年获评广东省首个食品饮料特色产业园,2022年入选佛山“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如今更是佛山打造三千亿级食品饮料产业集群的主攻手,未来将进一步擦亮“中国饮料之都”金字招牌,为“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孝善传承▶▶ “长寿之乡”闻名遐迩

优良的水质环境孕育出驰名的三水十大名河鲜,肥沃的土壤滋养出黑皮冬瓜等“国字号”农产品,三水独特的水土环境不仅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三水物产,富含硒元素的827平方公里土地更蕴藏了三水的长寿基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三水长寿文化源远流长。在三水城区现存最古老的街巷——察院街中,始建于1614年的“仁寿坊”牌坊就是三水长寿文化留下的历史烙印。

明万历年间三水知县闵之闻撰写的《李开仁寿坊记》记载,明朝皇帝下旨,凡民七十岁以上者,赐爵一级;百岁或以上者,建百岁坊表彰。三水县金本洲边村李开,孝顺父母,生活俭朴,乐善好施,老而弥康,视听不衰,享年一百岁,皇帝下旨建坊表彰。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在乡绅父老捐资支持下,牌坊在旧县城河口察院街北端建了起来。牌坊顶部有石刻“圣旨”二字,中间石匾刻“仁寿坊”三字,取“仁者寿”之意。

400多年来,仁寿坊就矗立在三水河口,见证三水越来越多的长寿老人。三水建县至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期间,全县人口两万余人,县志载有姓名的80岁以上长寿老人约300人;其中90岁以上有210人,百岁以上有10人。相传清道光年间,三水103岁老人陆云从赴京赶考,皇帝为其高龄赴考的精神所感动,钦赐他“国子监司业”衔,成就一段百岁新科进士佳话。

《三水县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各方面条件改善,人口寿命大大延长,1981年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达72.83岁。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查出百岁以上人口21人,占普查登记总人口的10万分之6.06,为佛山市各县区中及全省占比最高的县份之一。

此后,这一比例不断增长。2007年,三水80岁以上老人10430人,其中百岁老人87人,彼时三水总人口不到39万,百岁老人占比达十万分之二十二。2008年三水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三水成为全国第四个、珠三角唯一一个“长寿之乡”,同时被定义为全国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

何为富裕型?中国老年学会解释,中国长寿地区有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三种类型,很多申报的城市是生态保护完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而三水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珠三角核心区域内,经济富裕、难能可贵。

2010年,三水百岁老人邝永绍当选为广州亚运会火炬手,创下亚运历史上年龄最大的火炬手纪录,让“三水走一走,活过九十九”的长寿之乡美名远扬。事实上,三水百岁老人的占比远高于联合国“长寿之乡”标准——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寿星7.5人。联合国国际老龄研究所曾千里迢迢派研究人员到三水考察,探秘三水的长寿密码。

在众多揭秘三水人长寿密码的报道及研究中,被提及最多的是三水独特的饮食文化和蔚然成风的敬老孝亲传统。最广为人知的便是长寿醋、长寿宴。作为西江、北江、绥江三江汇流之地,一直以来,丰富的水系不仅孕育出丰富的特色食材和美食,还形成了独特的水乡饮食文化,三水长寿醋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传当地女性劳作疲劳时,将酿造的米醋作为解暑饮料直接饮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农家米醋经过几个月的发酵而成,味道浓郁又奇特。用其做锅底,加入排骨、鸡肉、猪脚、梅菜、番薯等配菜打边炉,是不少三水人喜爱的美食。

而作为专为长者准备的敬老盛宴,长寿宴是三水人由来已久的习俗,也是三水传承已久的长寿文化。每年重阳时节,三水各地都会不约而同地举办敬老宴,邀请长者齐聚一堂,共享美食。其中芦苞镇独树岗村的千叟宴最具代表性。

据记载,清光绪四年(1878年)开始,独树岗村便有了举办敬老宴的传统。至今,敬老宴的规模已从最初的十几桌发展到200多桌,被人们称为“千叟宴”,成为三水芦苞的一项重大节庆活动。2018年,独树岗千叟宴入选三水区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孝善文化代代相传,镌刻出三水长寿基因。1922年2月2日出生的唐好老人与1922年2月3日出生的唐兴老人是2022年三水29名新晋老人中的一对同村百岁“姐妹花”。两位老人均家庭和睦、四代同堂、晚辈孝顺,平时不仅有儿女悉心照顾,也有邻里热心照料,生活乐融融。据统计,今年三水区百岁老人共有89人,其中,男性12人,女性77人。三水2021年人均预期寿命高达80.75岁。

岭南瑰宝▶▶ “粤曲星腔”风靡粤港澳

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胥江祖庙庙会,独具特色的水上婚礼,传承依旧的“水上马拉松”,各有所长的侠家拳、龙形拳、洪家拳,委婉动听的“粵曲星腔”……三江大地孕育了灿烂多彩的文化,文武双全的三水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让三水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舞台大放异彩。

作为岭南文化的瑰宝,粤曲文化在三水根脉颇深。清代笔记小说丛刊《新齐谐·子不语》中就有关于三水民间唱戏的记载,记述了清朝乾隆年间,三水县有人搭台唱大戏,演出《包孝肃断乌盆》一幕。

20世纪初,西南武庙口江畔常年有人搭棚唱大戏(粤剧),芦苞也有三水本地人组织过粤剧团在北江边搭棚演出。到了20世纪60年代,三水县开始有专业的粤剧团上山下乡,到农村巡回演出,茶余饭后“看大戏听粤曲”越发成为一种风尚。20世纪70年代,三水新创作的剧目在广东省内备受好评,分赴省内各地连续演出多场,经久不衰。

在浓厚的粤剧粤曲氛围熏陶下,三水还走出过不少家喻户晓的粤剧粤曲明星。小明星便是其中之一。小明星原名邓小莲,1911年出生在佛山三水墩头村一户普通的船工家庭,6岁丧父,因家境贫困,幼年便被送到广州河南的六婶做养女。邓小莲自幼喜好唱曲,颇有天分。

当时,广州歌坛兴盛,养母看邓小莲很有天分,想把她培养成歌伶,于是请了一位周姓师傅正式教她唱曲,后再拜叶贻荪为师。11岁时,邓小莲就以童星身份灌录唱片,最初两首是《发疯仔自叹》《水晶帘下看梳头》,其腔韵为人惊叹,被誉为“小小的明星”,于是周师傅帮她取了“小明星”的艺名。

学成后,小明星首次登台演唱便得到作曲家王心帆、音乐家梁以忠的青睐。此后,王心帆为小明星量身订造了数十首星韵心曲,并为她取名“邓曼薇”。梁以忠为她设计独特的唱腔。富具革新、创造才华的小明星广采众长,善于从民间艺人及前辈名伶的唱腔中吸取精髓,注重学习民间的说唱艺术,对南音、木鱼、粤讴、龙舟等地方曲艺形式无一不黯熟,更从外国歌曲中领悟了新的音乐元素。

多番钻研后,她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一种感情细腻、低回婉转、缠绵悱恻、沁人肺腑的声腔,在行腔运气、吐字转板、声韵格调方面自成一家,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星腔”,并与张月儿、徐柳仙、张惠芳并称“平喉四大家”。

后来,邓曼薇又得到唱片作曲家胡文森、吴一啸为其撰写新粤曲的机会,并在“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唱片。当时,百代唱片是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邓曼薇的唱片十分畅销,“小明星”这个名字也越发家喻户晓。

邓曼薇不仅歌艺精湛,还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热忱。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后,她演唱了《抗战胜利》。1937年“七·七”事变后,小明星愤慨日军侵华劣行,特请撰曲家胡文森写了一首《人类公敌》,并灌成唱片,唱片一经发行,立即在粤港澳卖到断市。

1942年,身患重病的邓曼薇登台演唱,一曲《秋坟》还未过半便咯血倒地,最终不治身亡。《中国曲艺志》评价她所创造的“星腔”,对广东曲艺和粤剧唱功艺术的发展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是整个广东曲艺和粤剧界众多唱腔流派中,造诣最深、成就最高的唱功艺术。

时至今日,平喉四大名家的唱腔,仅小明星独创的星腔得以广泛流传,成为一代代歌者薪火相传的永恒星光。2007年粤曲星腔入选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水粤曲名人李月友作为粤曲星腔第三代传人成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粤曲星腔入选“三水十大文化名片”。

让三水粤剧粤曲文化声名远播的除了“粤曲星腔”的邓曼薇、李月友,还有知名的何大傻、邓碧云等以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如今,三水本土不仅有大批的粤剧粤曲“发烧友”及各种“私伙局”,粤剧粤曲文化也走进了课堂。曾百花齐放的三水粤剧粤曲,仍在人们的唱念做打中传承不息,成为“城市三水”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相关

三水文化名片

◉中国饮料之都

三江汇流,这里是“岭南水韵胜地”。在这片沃土上,诞生了“中国魔水”健力宝,令三水从“健力宝故里”,到“中国饮料名镇”,再到“中国饮料之都”,一个世界级的“饮料产业园区”正在拔地而起。优质甜美之水域,云集了百威、红牛、亨氏、可口可乐、益力多、青啤等众多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奏响饮料产业的磅礴交响乐章。

◉中国长寿之乡

所谓“福如云东海,寿比大南山”,三水南有云东海,北有大南山。富含硒元素的827平方公里土地,构筑起三水人的长寿基因。百岁老人数量达到总人口的十万分之二十二,是联合国“长寿之乡”标准的3倍。“人勤德自厚,心善寿长贻”,传达着长寿的人生智慧,带给现代人无穷的启迪。欢迎到中国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三水走一走,活过九十九”。

◉健力宝

健力宝诞生于1984年,与体育结缘,洛杉矶奥运会后一炮走红,被誉为“中国魔水”。在三江汇流的澎湃交响中,孜孜不倦的追求,锲而不舍地前行,健力宝用经典的品质,铸就民族品牌。作为三水最经典的饮料名片,2018年健力宝入选“三水五大特色文化名片”。

◉粤曲星腔

婉转悱恻声悦耳,抒情绘意数星腔。粤曲星腔,省级“非遗”,唱腔独树一帜:感情细腻、低回婉转、缠绵悱恻、荡气回肠。星腔创始人邓曼薇,乃20世纪30年代“粤曲平喉四大家”之首,被誉为“小明星”,三水伏户墩头村是她故乡。如今,星腔流派,五代传承,风靡粤港澳,曲韵悠扬。粤曲星腔,在一代代人心里回荡;粤曲星腔,永在艺术殿堂上绕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