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的关键是 临帖是进入创作的基础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最初步的方法,是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

“临”和“摹”,本来是两个意思:“临”是“对着写”,“摹”是“蒙着描”。这两种方法,对初学都是行之有效的。对后者,大家往往不重视,其实,你如果真的试试,就会发现效果也许比前者更加明显。

临的对象(字帖),可以由老师指定,但最好还是自己选择。你喜欢它,并且着手研究它,那可说是一种享受;强迫自己学习那种毫无兴趣的东西,不管它本身是多么重要正确,那也无异于一种劳役。如果你是因为不满意自己的字而希望有所改进,但多方面努力又实在找不到一种能引起热情和兴趣的字帖,那么,你最好,还是干脆去干那些使你兴趣盎然的事情。

临摹不是整篇誊抄,不能全线出击;它是描样绣花,须各个击破。一个字就是一个战役。无论对整体还是局部,都需要仔细推敲慎重对待。

临摹是通过手的描画,加深脑的印象;通过手、眼、脑的运动,把优美的形象刻在自己的心里。

关键不在数量,而在于每临一遍都要确有所得。哪一遍心无所动,那一遍就是浪费时间。

临帖的关键是 临帖是进入创作的基础(1)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并与其共创“吴门画派”。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在书法方面,文征明小楷最佳,主要学钟、王,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草书学二王、智永、怀素、黄庭坚,隶书学钟繇、梁鹄等。行书则分两大类,一是早年以王羲之《圣教序》笔意为主所写的行书小品;二是晚年以黄庭坚“长枪大戟”笔意书写的大行楷。

临帖的关键是 临帖是进入创作的基础(2)

临帖的关键是 临帖是进入创作的基础(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