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关于鲁智深的性格特点(水浒里只有一个好汉)

浪迹江湖,快意恩仇:啸聚山林,替天行道。《水浒传》之所以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正是因为崇敬英雄好汉们的那种豪气干云和义薄云天,中国式的“复仇者联盟”,就是水泊梁山上聚义的这群人。但是若说梁山一百单八将,真的都是英雄吗?其实不然,水浒中有两类人,一类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好汉,另一类则属于被吼的那一群人。

水浒传中关于鲁智深的性格特点(水浒里只有一个好汉)(1)

初看水浒,热血沸腾中往往忽略了一些细节。李逵能够当几天假县令,帮百姓声张正义,也能为了逼朱仝上山,害了无辜的小衙内。武松景阳冈上打虎,为民除害,但是血溅鸳鸯楼时又“无差别”攻击,波及了无辜的家丁丫鬟。更不说像朱武、穆弘、孙二娘分别对应了旧社会的土匪、恶霸、奸商。108个好汉,哪个没有点黑历史,义字当头,却模糊了善恶

水浒传中关于鲁智深的性格特点(水浒里只有一个好汉)(2)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那种英雄标准,水浒里其实只要一个好汉,那就是鲁智深。很多人会说,鲁智深就没有黑历史吗?鲁智深有,并且很多。他被迫上了五台山为僧,却没遵守过一天戒律清规。酒醉大闹五台山,扰得佛门净地不得安生,是个标准的刺头。但这一段捣蛋的破坏行为,反而让这个人物更加真实,人无完人,小错不伤大雅。鲁智深的过是所有人都有的过,但他的义,却是独一无二的

江湖道义,行侠仗义,几人愿意不计自我得失

大多数人心里的英雄,就是路见不平事,就出手相助,事了拂袖而去,深藏功与名。但这却太过于理想化了,哪怕在当今这个法治社会,很多人连老人都不敢扶,为什么?因为怕一心善意却引火烧身。在书中也是如此,林冲只图安稳,夫人受到高衙内欺凌都不敢做声。杨志被牛二这恶霸欺辱,也是忍到了最后才被迫出手。自身的不平尚不敢仗义,无非是心中有惧,让正义打了折扣

水浒传中关于鲁智深的性格特点(水浒里只有一个好汉)(3)

鲁智深则不同,他是渭州提辖,安稳的政府工作。却在潘家楼听说金翠莲的不平事后,三拳打死强娶弃妻的镇关西,做了逃犯,当了和尚。最后在东京大相国寺好不容易谋了个落脚的地方,结识了林冲。知道林冲夫人受辱,林冲不敢得罪权贵,鲁智深又要自己找高衙内讨说法,只是被拦了下来。这两件事其实也看出,鲁智深在打抱不平时,一心只有道义,全无个人忧患顾虑。最难得,你可以说他出手是脑子一热,但他又偏偏没有后悔过,更没有主动提出索要任何报酬,这是真英雄,真豪杰。

朋友道义,舍身相护,得此知己夫复何求

别看梁山上全是一口哥哥的称呼,但是只能称得上是江湖义气,并不是真正的朋友。水浒中真实人缘最好的,怕也就是鲁智深。鲁智深朋友多,得益于他爱打架,跟史进打,跟林冲打,跟杨志打,打完之后呵呵一笑,朋友高姓啊?不打不相识的道理被鲁智深诠释到了极致。

水浒传中关于鲁智深的性格特点(水浒里只有一个好汉)(4)

但鲁智深也确实是朋友的完美模板。林冲刺配沧州,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这才是生死之交。林冲要杀被俘的高俅,一众兄弟全拦着,只有鲁智深是提着禅杖跟来的。朋友分两种,一种是在你冲动时劝你,跟你讲道理的。一种是在你冲动时陪着你的。前者常有,而后者难求

国家道义,恩怨分明,不图功名宁折不弯

什么叫是非,什么是正邪?你说鲁智深莽撞吧,他却能区分这很多人都辨不明的道理。鲁智深爱交朋友,却也看不起强抢民女,“不是慷慨之人,作事悭吝”的李忠、周通。他看不惯朝廷魑魅魍魉横行,反对招安,却在宋江执意招安后,南征北战,报效国家,毫无怨言。

水浒传中关于鲁智深的性格特点(水浒里只有一个好汉)(5)

梁山招安分两种心态,一种是宋江、卢俊义,为了自身和兄弟们的前程。另一种则是鲁智深这种,单纯地为国讨贼,甚至可以说只是成全宋江等人的心愿。在征讨方腊大胜而还时,鲁智深选择留在六和寺出家,不愿接受封官。宋江一心报国,想要澄清玉宇?又为何屡次对高俅、童贯等点头哈腰、委曲求全。是非善恶,哪有什么厚积薄发的隐忍,只有宁折不弯的气节罢了

水浒传中关于鲁智深的性格特点(水浒里只有一个好汉)(6)

所以说鲁智深的一生,其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那种真英雄最好的诠释,或者说是标准的模板,除了鲁智深外,几乎没有第二个人。为正义,不顾自身得失;为朋友,倾其所有,患难与共;为国家,征讨四方,却耻于与奸佞为伍。从仗义为民的提辖官,到流落四海的花和尚,鲁智深除了一把禅杖,一声大笑,别无其他。六和寺听潮圆寂,也为自己僧人的生涯画上了一个妥善的句号,“俗愿了时终证果,眼前争奈没知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