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起源查字网(越原始越深刻)

汉字起源查字网(越原始越深刻)(1)

清代或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老式土木瓦房,房门都是用两三寸厚的实木做成的大木门,由多块长木板拼成门扇体,门扇体的背后有多根横木条,用开叉铁钉将门扇体和横木条牢牢地固定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门扇。

在两门扇的背后中间位置,竖着各装一根门闩限木。在相同的位置各开有洞,可以在关门时将门闩插在两个门扇的限木洞中,从而将门牢牢地闩住。

除了关门上闩,为了使门更不易被打开,还可以用顶门棍将门顶死。

汉字起源查字网(越原始越深刻)(2)

(文章和图片均摘自网页“江渚小阁评论《失传的古老技艺——防盗木门闩》”)


(194)关

汉字起源查字网(越原始越深刻)(3)


字形演变:

汉字起源查字网(越原始越深刻)(4)


本义溯源:

上一辑解读“開(开)”字,这一辑就乘热打铁,来解读同样是以“门”为构字要素的“關(关)”字。

简体字“关”已经丢失太多信息,看不出最早的造字用意,必须先看其本字“”,以下是发现较早的金文“關”字形:

汉字起源查字网(越原始越深刻)(5)

上图左的字形出自战国早期齐国的青铜器,构字含义不明;

上图中的字形出自战国中期齐国的青铜器,从門从卝,读音guān,音同“贯”,在两条竖直的经线中间各打两个点状指事符,表示有纬线穿过经线。

汉字起源查字网(越原始越深刻)(6)

上图右字形出自战国中期楚国的青铜器,从門从贯(串),贯(串),为绳子穿过货贝的孔洞,将货贝串接起来的象形。

汉字起源查字网(越原始越深刻)(7)

可见,金文“關”由“门”和“穿过”这两个含义组合而成,古人想表达什么呢?到底是什么东西穿过呢?是门闩! 门闩穿过门扇限木上的孔洞,将两页门扇连接起来,就将门关闭了。

汉字起源查字网(越原始越深刻)(8)

来看小篆“關”,从门从“上丝下卝”,“上丝下卝”(字库里无,故只能如此表述。可见下面图片)其字形是在“丝”的拉长的下端两边各增添一短横,来表示织布过程中纬线的贯穿,其读音guān,与“贯”同一音系,此是汉字二级字根,以此为构件的还有“聯(联)”字。

因此,从门从“上丝下卝”的“關”是个会意字,表示插上门闩,紧闭门户。

汉字起源查字网(越原始越深刻)(9)

隶书“關”皆承续篆书字形:

汉字起源查字网(越原始越深刻)(10)

隶书“關”

楷书“關”,下部“卝”变成了“廾”:

汉字起源查字网(越原始越深刻)(11)

楷书“關”

南北朝后的俗体字,将门内繁难的笔画简化成“关”,由此有了从门从关的“”字:

汉字起源查字网(越原始越深刻)(12)

行书“関”- 黄庭坚

后来,草书索性省去了外围的門,只剩下了“”,推行简化字后,将此作为标准字:

汉字起源查字网(越原始越深刻)(13)

章草“关”

汉字起源查字网(越原始越深刻)(14)

楷书“关”

综上所述,“”的本义:以插上门闩,紧闭门户,来表示“闭”、“合拢”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成为“关隘”、“关卡”、“关塞”、“海关”;

关隘是必经之路,但有各种盘查,因此,又将重要的转折点或不易度过的时机称为“关节”、“难关”、“年关”;

又因为关隘连接内外两边,因此有产生牵连,联属的含义:“关联”、“关连”、“关心”。

汉字起源查字网(越原始越深刻)(15)


衍生含义:

汉字起源查字网(越原始越深刻)(16)


延伸了解:

闭关锁国的危害

提出并实施闭关锁国政策在历史上有两人,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清高宗乾隆。两者的本意都是为了防止海外各国的入侵,但却严重阻碍了经济科技的发展,阻碍了历史进程,是一种错误的治国策略。

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阻碍本国的经济发展,彻底丧失对外贸易主动权,同时也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中外的文化和科技交流,中国社会与世界逐渐脱轨,落后于西方经历过工业革命的国家,这也是导致近代史上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字起源查字网(越原始越深刻)(17)


其他汉字解释:

采 、 稻 、 豆 、 方 、 封 、 甘 、 光 、 婚 、 进 、 开 ......

更多:“越原始,越深刻——重新理解汉字本义”系列之便捷检索


本号其他文章分享:

麦肯锡“7S模型”竟暗合《孙子兵法》

重读《商业模式新生代》,思考如何“价值创新”(一)

重读《商业模式新生代》,思考如何“价值创新”(二)

MECE原则 —— MECE讲什么?

谈谈过程法(4) —— 消除不增值活动带来的浪费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