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唇盘族(女性以戴唇盘为美)

摩尔西族,属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原始部落,当地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习俗,就是部落中的女孩,一到10岁就必须把自己的下嘴唇给割开,然后放入一个小盘子把切开的口子撑开,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更换大的盘子,这叫唇盘。

世界最大唇盘族(女性以戴唇盘为美)(1)

唇盘是用泥做的,有点像我们今天用的陶瓷,上面刻有各种各样的花纹,有的画着斑点,有的中间透空……色彩斑斓又形状奇特的唇盘让人大开眼界。

唇盘越大越好,唇盘越大越美丽地位越高,当地最大的记录是直径25厘米。在当地人的眼中,盘子越大的女人越漂亮,在族中的地位也越高,据说盘子最大的女性还能够获得50头牛的奖励。

这个仪式一般由家里的长者来执行。也就是女孩到了年纪之后,家里的长者会使用专用的小刀,划开女性的下嘴唇。整个过程不会有麻药或者其他的辅助药品,女性在这一过程当中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生理疼痛。

01

戴唇盘这种习俗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在网上看到的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早期非洲大陆战争频发,阿拉伯人不断入侵当地,摩尔西女人为了避免被凌辱,或抢去作奴隶,就把自己弄的很丑。

问题在于,战争早已结束,摩尔西族人戴唇盘的习俗却一直保留了下来,甚至以此为美,并一直延续至今。这背后一定有更深层的社会原因,从丑到美的审美转变是怎么发生的?

心理学家则解释说,人类有一种自残的本能,自残的潜意识是要显示自己的存在和与众不同,让自己不被历史淹没。

也就是说,摩尔西女人最初戴唇盘是一种不得已的自保行为,到后来社会终于稳定下来,按理说此时戴唇盘的习俗可以取消了,但是人类有自残的本能,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感,所以保留了这个传统习俗。这个解释好像有些牵强。

世界最大唇盘族(女性以戴唇盘为美)(2)

02

“戴唇盘”习俗背后的功能意义

相比心理学家的解释,我更相信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说话,他在代表作《文化论》中指出:“文化原是自成一格的一种现象。文化历程以及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遵守着功能关系的定律的。”

这个话的意思就是一切我们看起来不可理解的现象背后,都有其功能,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

我认为,最初摩尔西女人为了避免被凌辱,选择戴唇盘的方式自我保护,到此,这个逻辑是通的。到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慢慢习惯了这种习俗,为什么习惯了呢?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他们这个唇盘上的各种各样的图案,有花纹,斑点,还有各种镂空的造型,我认为,这可能是戴唇盘这一习俗得以保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原因。

世界最大唇盘族(女性以戴唇盘为美)(3)

这有点像我国宋朝的“缠足”,了解宋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宋朝是文人政治,所以到王朝中后期,整个国家都处在亡国灭种的威胁中,文弱的宋朝男人在这种强大外部压力下,内心变得扭曲,没有安全感。

这种对亡国的安全感后来转移到了对妻子的安全感上,怕自己的妻子看不起他,更怕她们红杏出墙,于是发展出一种缠足恶习,说是喜欢看女人们摇曳生姿,其实真实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限制女性的行为。

但同样的问题,缠足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相比摩尔西族戴唇盘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缠足同样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1949年建国后才彻底杜绝?我认为除了生活习惯,还有就是审美的接受。

世界最大唇盘族(女性以戴唇盘为美)(4)

当时宋朝男人把小脚称作“三寸金莲”,认为女人的脚越小越好看,更值得注意的是她们对鞋子的装饰,有些会在上面绣上自己喜欢的图案,花、鸟、鱼、虫,还有的会绣一些代表吉祥的图案,比如龙和凤。这种寓意美好的图案已经和“三寸金莲”连在一起,成长宋朝人精神价值的一部分了。

我相信摩尔西女人唇盘上的各种图案,各自代表着他们内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哪怕单纯是审美上的爱好,在时间的河流中,她们也会把这种在唇盘上的写写画画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03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背后,都有其功能性意义,有些是实用的目的,有些是审美的目的,有些可能是心理满足的目的。就像中国宋朝的缠足,他就满足了当时男人的特殊审美需求。

总之,我们在看待任何一种文化现象时,都不能简单从一个角度去看,它起初可能只是一个偶然,但能长期持续下去一定有些必然因素,比如战争、环境、制度、文化、经济等,是这些必然因素在时间的长河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你是如何看待摩尔西族戴唇盘的风俗,欢迎写下你的想法,每条评论我都会认真回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