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必有十条铁规 培训机构这7种老带新的方法更管用

一个成熟的班课机构,最大的流量新增来源就是口碑其中,老带新是最直接的 机构口碑体现——用户不光说你好,还直接把其他用户推荐过来了设计优惠 激励用户老带新,是很多机构热衷的事情今天我从用户心理的角度,讨论下老 带新的正确姿势,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培训机构必有十条铁规 培训机构这7种老带新的方法更管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培训机构必有十条铁规 培训机构这7种老带新的方法更管用

培训机构必有十条铁规 培训机构这7种老带新的方法更管用

一个成熟的班课机构,最大的流量新增来源就是口碑。其中,老带新是最直接的 机构口碑体现——用户不光说你好,还直接把其他用户推荐过来了。设计优惠 激励用户老带新,是很多机构热衷的事情。今天我从用户心理的角度,讨论下老 带新的正确姿势。

“老学员每推荐一名新学员奖励 XXX”,这是很多机构的传单和展架上都印着 的话,但是,效果往往不如人意。

经过调研,单纯用优惠刺激老带新效果不好,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相比那点优惠,用户更在乎的是自己的面子。

用户能推荐的,一定是自己的亲戚朋友,如果让亲戚朋友知道自己推荐他们来上 课是为了“挣钱”,那面子往哪放?

说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之前我们有一个用户对我们非常认可,接连推荐好几个 学生,教务有一次和他提出减免学费,结果被连连拒绝,而且以后再也没推荐过 其他学生。

二是,教育产品的效果具有不确定性。

一个孩子体验好,提分了,不代表其他所有孩子体验也好,也能提分。

用户因为优惠主动推荐其他用户过来,如果被推荐的用户对课程不满意,孩子没 有提分,推荐的用户很有可能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让先报名的介绍些用户,用户死活不给介绍,但是听完一期课,不用我们说,不 少就都主动介绍了。

那么,如果不用优惠刺激,用户老带新的动力是什么呢?其实这个问题完全是想 多了。妈妈一般都是家庭妇女,家庭妇女见面围绕孩子的话题没有理由的能滔滔 不绝说上一天。

再大额的优惠都不会是老带新的源动力,对机构提供的优质教学和服务满意才是 老带新的根本原因。

当然,并不是说,在这件事上,除了做好教学和服务的本职工作我们没什么可做。 一些“方法”还是可以借鉴的。

一、把老带新做成一项工作

在老带新这件事上,二八法则也是大致适用的,即 20%的用户带来了 80%的 新增流量。

所以,老带新刺激与其作为一项政策发布,倒不如变成 20%用户的工作。在这 方面,做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公司是宝宝玩英语和融聚邻里社区教育。

宝宝玩英语是通过招募妈妈推广人作为销售来进行用户吸引;融聚则更直接,通 过招募妈妈作为其社区机构合伙人来进行用户吸引。

二、通过团报实现老带新

这是打消老用户“卖友求荣”的“负罪感”的有效方法。推荐和被推荐用户的地 位不对等,造成推荐用户为了优惠推荐存在心理负担。

但是采用团报的方式,让推荐和被推荐用户取得同样的优惠,把推荐和被推荐用 户的阶级拉平,就能很好的抵消推荐用户的心理负担。

有校长可能会觉得,这样虽好,但是优惠给两个人成本过高。有这样的思维还是 因为觉得大额优惠才是老带新的源动力,这是错误的。

我们给用户的团报优惠不用太大,因为这个优惠只是给我们一个和用户沟通老带 新这个事的借口而已。

另外,如果用户觉得机构是在求他们进行老带新,效果肯定也不会太好。

老带新中的老生权利感要做出来:没有人对机构的商业化诉求感兴趣,但是大家 都不愿意浪费自己的权利。因为你是老学员,所以你才拥有给同学减学费的特权, 而且只有一个名额哦。这个感觉很重要。

三、给核心用户和孩子特殊照顾而不是优惠

其实我们发现,真正在用户群体中有影响力的核心用户,往往是素质比较高的, 他们愿意当意见领袖,也很享受这样的感觉。相比那点优惠,这些家长更在乎的, 是机构能不能给他们这种感觉。

所以,给核心用户物质以外的特殊照顾,如老师单独辅导,校长单独家长会,一 些活动单独照顾(如公开课单独通知,并帮占位置等),都是非常有效的让核心 用户迅速对机构产生认同感,并持续帮助机构宣传的有效方式。

四、多刺激短期课老带新

上文已经说到,用户不愿意老带新的第二个原因是不愿意承担孩子学习没有效果 的责任。

那么,老用户推荐新用户来上一期长线班是风险很大的,难度也比较大;但是推 荐新用户来上一节机构的短线班,比如 3 节课暑假收心班,1 节课公开课等, 没什么风险,难度也低。

所以,机构应该多在短期课刺激老带新,这样的成本是很低的,短期课的流量,

机构再自己去转化为长期流量。

五、设计组队竞技课,用制度刺激学生主动老带新

一般一个城市饭店的口碑传播速度比教育机构快很多,是为什么?因为孩子自己 去机构上课,感觉学得好,不一定向外传播;

而很少有人一个人去饭店吃饭,你要是觉得一个饭店不错,你可能下次拉了一堆 朋友去。所以饭店的业务是“天然性团报”的。

仿照饭店,我们可以设计“人工性团报”的课程,即不接受单独报名,必须组团 才能参加,而且是对抗性的,大大提高了孩子把全班第一拉来组队赢比赛的动力。

六、提高核心用户参与感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会衍生出履行义务的意愿,在履行义 务的时候也想争取自己的权利。

比如你对象给你买了一个礼物,你很高兴,不自觉的就想把家里的家务做了(你 要是没这种感觉,活该你没对象)。

所以,要想让用户履行为机构老带新的“义务”,就得先给用户对机构管理的权 利。

委员会就是这样的逻辑。让用户提问题、多批评,校长亲自带领把机构管的越来 越好;

机构有啥问题的时候,校长也问用户如何解决,时间长了用户都忘了自己的顾客 还是员工了...

七、创造传播话题—超预期服务

再复习一遍,用户老带新的源动力是什么?是机构良好的教学内容和服务。

但是,达到预期的教学内容和服务能留住用户,超预期的教学内容和服务才能让 用户震撼,让用户不由自主的和周围的人不断谈论这个事。

一个新机构,如何做到超预期呢?一上来靠大牛师震惊家长?靠牛逼内容征服家 长?

这显然很扯淡,因为教培行业两个特点是付费者不一定直接消费产品,而且消费 效果不能被立即感知。所以,想靠老师和内容让用户迅速感觉超预期是不太现实 的。那么如何做呢?

其实学而思和新东方等大机构已经给了我们非常明确的答案,就是靠超预期服 务。

上课讲完还不行,下课不会还不许走;给学生讲完还不行,给家长还要说清楚;

缺课没关系,过来给你重讲一遍。

超预期服务包含两个要素,免费和主动。

我们原来做过一个福利习题课,每节课只收 10 块,让老师带着孩子练习,报 的人很多,但是没人念得好,因为你收钱了,而且家长认为你收的少是因为这个 课就值 10 块。

后来看到有家长反馈某老师特别负责,期末前给学生主动免费加课,那么我们出 了个制度,考试前所有老师必须义务给学生加课。结果再也没有人夸你了,因为 家长觉得老师们不是主动的,是被机构逼的。

这才是家长发自肺腑的认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