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朝鲜很落后(越看朝鲜越感到我们的落后)

[心][左上]点击左上角,关注“文史情报官”

​[微笑][微风]香茗一杯案前坐,品古品今品生活

​​[握手][太阳]一起读书、行路、做事,享受中国式的幸福和智慧!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三个月,邓小平同志访问了朝鲜,他在会见金日成同志时谈到:“越看朝鲜越感到我们的落后。”

访朝结束后,邓小平随即展开东北视察,在此过程中发表了著名的“北方谈话”,为解放思想发展经济建设进行预热。

三个月之后,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征程,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为什么感觉朝鲜很落后(越看朝鲜越感到我们的落后)(1)

邓小平主持全国大会照片,从容自信,笑容可掬

邓小平为什么会说出,“越看朝鲜越觉得我们落后”这一句话?

这个过程中,又发生了哪些故事,直接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决策的加快产生。

朝鲜国庆日出访,感受两国的差异

1978年9月9日,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成立30周年的国庆日,应金日成主席邀请,当时的邓小平副总理率代表团前往平壤参加相关庆典活动。

邓小平在朝鲜受到了热情招待,朝鲜副主席朴成哲前往车站迎接,金日成在锦绣山议事堂门口等候,宾主亲切握手,相见甚欢。9日庆典活动结束后,朝鲜举行了盛大国宴和焰火表演招待外宾,尽管现场有其他几个国家总统同时出席,邓小平还是被安排坐在金日成身边。朝鲜给与我方最高规格的礼遇,展现了中朝两国的传统友谊。

国事活动结束后,邓小平专门对朝鲜的工厂、农村进行了考察,一路走一路看,邓小平心里是五味杂陈。

现代的年轻人想到朝鲜就是一个落后、封闭欠发达的国家。但其实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朝鲜是东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与日本并称“亚洲双雄”。当时的朝鲜实力超群,社会经济各项成就远远地走在了中国的前面。

邓小平边走边看,一项一项地调查了解。

黄金时代的朝鲜

朝鲜战争结束后,苏联派遣了专家和技术人员,同时还提供了十亿卢布的援助资金,在苏联的援助下,朝鲜相继建立起来了化学、制铁、能源等基础工业。

水丰发电站、成金炼钢厂、平壤纺织厂、兴男肥料厂及南浦港等一大批大型国有企业投产,朝鲜经济开始突飞猛进,最高年增长率达到了25%。

1973年,朝鲜平壤就开通了地铁,深度达200米,为当时世界之最;1976年朝鲜的钢产量突破350万吨;朝鲜全境居民区实现通电;农业实现机械化,总产量达到800万吨。

朝鲜的旅游业也相对开放,沙滩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前来度假的外国人。

朝鲜的工人收入相较上一个五年计划,增长60%;农民增收80%,堪称远东发展奇迹。金日成公开宣称朝鲜已成功转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当时国际社会也认可朝鲜是准现代化国家,综合国力远超相邻的南朝鲜,人均GDP是南朝鲜的3倍多。

为什么感觉朝鲜很落后(越看朝鲜越感到我们的落后)(2)

1982年的朝鲜元山海边游玩的当地孩子

邓小平参观后的思考

经过实际的走访调查,邓小平对朝鲜的变化感触颇深。他一路看,一路同身边人讲,“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繁荣富强,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与安全感是很重要的鉴定标准,两个之间是息息相关的;朝鲜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我们是望尘莫及“。

9月12日,邓小平在平壤与金日成举行了正式会谈,双方交换了对国际形势的看法。邓小平对金日成坦率的讲“越看朝鲜越觉得我们落后”,他继续谈到,“目前世界形势发生了改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我看战争是不会轻易发生的。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依据本国的国情,把经济建设搞上来”。

对于这一点,邓小平非常有信心,他继续表达到,“估计二三十年不会打仗,我们也不希望打仗,这样到2000年,我们就能充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工作目标”。

金日成听后深以为然,忍不住赞叹到:“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中国同志这样做很好!”

这次出访,邓小平更加认定了中国必须要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并且经济建设将是全党全民的工作重心。

邓小平的“北方谈话”

1978年9月3日,邓小平在返回国内,但他没有直接飞回北京,而是视察了东三省及河北、天津等地。邓小平每到一地,都要召开干部座谈会,发表了很多新颖别致的观点,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四处点火”。

在长春视察,他提出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沈阳工厂里,他再次讲到,“建设四个现代化,前提务必恢复毛主席倡导的实事求是工作作风,才能解决好问题”。在辽宁,他又多次提到“解放思想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由此从“出访朝鲜”、“北方谈话”开始,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从此经济走向了快车道,成为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重大转折点。

3个月后,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召开,邓小平在会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 重要讲话,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正式驶入经济建设的大洋。


翻卷阅读这些往事,笔者不禁感叹:

不怕任何人超越我们,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从实事求是出发,做出哪些改变!

如今改革开放已经44年,中华大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我们回顾这段往事,邓公这些鲜为人知的工作事宜,带给人民的是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

同时更加佩服当年邓公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由衷地怀念这位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心][左上]点击左上角,关注“文史情报官”

​​[微笑][微风]香茗一杯案前坐,品古品今品生活

​​[握手][太阳]一起读书、行路、做事,享受中国式的幸福和智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