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是最难写的吗(怎样让文献综述支撑自己的研究问题并避免审稿人质疑)

本文根据王峰老师的讲座视频整理而成,文稿未经专家本人审阅。

作者简介:

王峰,同济大学文学博士、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应用语言学博士,山东大学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韩礼德语言学研究会秘书长。研究方向:功能语篇分析、叙事文体学、语料库翻译研究。在Critical Arts, Perspectives, SAGE Open, Austr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Studia Neophilologica, Style, Target, Functions of Language, Chinese Semiotic Studies,《中国外语》《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电化教学》《上海翻译》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

一、范畴化策略

最常见的引用目的就是范畴化。范畴化能把引言中的语言迅速建立成一组组的研究。

文献综述是最难写的吗(怎样让文献综述支撑自己的研究问题并避免审稿人质疑)(1)

请看这个例子的高亮部分:“Register and genre have both been used to refer to varieties associated with particular situations of use and particular communicative purposes. Many studies simply adopt one of these terms and disregard the other.(语域和语体都被用来指与特定使用情况和特定交际目的相关的变体。许多研究仅仅采用了其中一个术语而忽略了另一个。)”

上面这句话,在强调很多研究选择了一些术语而忽略了另一些。紧接着,“for example”引用的系列文献就支持了这一论断。但很多青年学者的学术论文或硕博论文、本科论文,都缺少这些文献。他们的做法是堆砌大量的武断式观点,却没有用文献来支撑自己。其实在这部分,我们不需要具体讲每一个学者是如何论证的,只需要用这些文献把自己的assumption(假想)撑起来,做到“有论有证”即可。如果没有这些文献,那就是“有论无证”,这个观点就成了“空想炸弹”。

再看下一句“In some of these studies(e.g., Swales, 1990), the analysis focused primarily on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whole texts, while in others(e.g, Biber, 1988)it focused on pervasive linguistic patterns. Other studies -e.g, Ure(1982), Ferguson (1983), Hymes(1984), Heathand Langman (1994), Bruthiaux (1994, 1996), Biber (1995),Conrad(2001), and Biber et al. (1999) - exclusively use the term register.”则具体论述:在一些研究里,Swales主要分析整个文本的组织结构,Biber关注的则是普遍存在的语言模式。其中,作者通过使用“exclusively use the term register”就把“other studies”支撑了起来。所以,大家可通过这种引用方式实现范畴化。

二、合法化策略

范畴化是最基本的语用目的。范畴化的下一步就是合法化。很多人都在孤立地研究语言现象,很少形成系统化研究。所以Biber提出了“多维度分析”的语料库方法,这是一种因子分析,即通过引用,把使用多维度分析这一方法加以合法化。

我们来看这个例子。该段落选自Mahlberg , M的“Corpus Stylistics and Dickens's Fiction(《语料库文体学与狄更斯小说》)”。该书并没有使用量化方法,纯粹计算百分比或计算到底有多少个频次。通过第一句“Biber ( 2011 : 20 ) rightly points out that the adoption of the term corpus stylistics seems to put a particular spin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it refers to with the effect of neglecting earlier work in computational and statistical research or literary and authorial style.(Biber正确地指出,语料库文体学这一术语的采用似乎对该领域的历史发展产生了特殊的影响,忽视了计算和统计研究或文学和作者风格方面的早期工作。)”中的“rightly points out”,我们可知作者Mahlberg显然是支持Biber的。由于Biber使用多维度分析,即量化研究,所以他批评语料库文体学忽视了计算和统计研究或文学和作者风格方面的早期工作。

再继续往后看:“He therefore argues in favour of taking up the potential " for new lines of research that integrate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of earlier research with the more rhetorical concerns of recent studies " (Biber 2011: 20)(因此,Biber主张一种新研究路线,即‘将早期研究的量化方法与近期研究中更多修辞性的关注相结合’)”。Biber认为我们既要重视早期研究的量化方法,也要考虑到文学作品里的修辞性,即质性方法。要知道,本文作者Mahlberg仅通过百分比计算频数,所以他引用Biber就是相当于将自己的论述“合法化”。此处的“合法化”过程为:Mahlberg使用了最基本的计算频数,而没有用复杂的推断性统计。他之所以认可推断性统计的方法但却不用,是因为他需要在自己的研究中将其加以合法化,即通过引用Biber,让自己的观点支撑起来。

文献综述是最难写的吗(怎样让文献综述支撑自己的研究问题并避免审稿人质疑)(2)

上图加粗字体“The fact that the present volume takes a relatively basic approach to quantitative data is not to deny this potential.(本卷对定量数据采用相对基本的方法,这一事实并不是否认这种潜力。)”表明,Mahlberg并不否定Biber推断性统计的强大作用。黄色高亮部分“At the same time , what Biber ( 2011 ) refers to as ‘the more rhetorical concerns’(与此同时,Biber所提到更多的是对修辞性的担忧)”说明Biber认为我们需要更加关注修辞,而Mahlberg也在关注。因此引出“For this reason , the present volume is deliberately set at the more qualitative end of the potential corpus stylistic spectrum.(由于这个原因,目前的语料库特意设置在了更偏质性文体范围的一端)。”其中“for this reason”就是我们合法化的标记。其实Mahlberg的研究在使用了合法化的同时,距离联盟策略和驳斥策略也越来越近了。他与Biber联盟,同时也驳斥了一些观点,即不要认为Mahlberg使用的是无价值的加减法运算,他遵循的是Biber的倡导。

所以学生或青年学者在投稿时,很多人尤其是审稿人会质疑:你为什么没有做问卷?你为什么没有用推断性统计?为什么不建模?为什么不用回归方程?你的研究为什么只计算一个百分比,而不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我们投稿后,很难预测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专家。比如,你做的是质性研究,但是你的审稿人是一个量化高手,所以他会通过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对你的研究加以质疑。这并不是说你的研究不好,而是你的研究没有使用合法化策略,从而引起了审稿人的质疑。因此我们在回复审稿人或者修改论文时,需要像Mahlberg一样写出合法化策略,通过这种方法来达到学术论辩的目的。

请尊重原创,未经许可,拒绝转载

#论文##文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