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嬷嬷和焦大比谁厉害(赖嬷嬷的人生了解一下)

赖嬷嬷和焦大比谁厉害(赖嬷嬷的人生了解一下)(1)

作者

杨树

重庆公交车司机与乘客对殴,最终公交车坠江,并导致15人死亡。事件的起因是一位女乘客坐过站后要求立即下车,被拒绝后与司机发生争执。

这肯定是一场悲剧,但是追问是谁制造了它还是有意义的。对那位女乘客而言,她坐过站可能是因为刷手机,10年前智能手机普及之前不太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坐过站她也可以用别的方式解决,一定是有很多参考信息让她觉得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处理,比如她已经知道有人曾经通过这样的方式满足了诉求。司机也可以用别的处置方式,他选择目前这种方式也是基于他的“经验”,比如通过人为制造交通事故的方式让殴打公交司机的人得到有效惩罚。

还有那些乘客呢?你们为什么选择了沉默?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这是最适当的方式。他们站出来未必可以让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但现在这个世界显然比之前又变坏了一点。

他们就是为雪崩增加最后一片雪花的人。之前那些雪花跟他们并没有关系,是“暗示”他们可以这样处理问题的人共同制造了那个雪山。从这个意义上,他们只是代这个社会受过——如果我们此时还要来指责他们,世界上没有比这更让人难过的事情了。

整个事件中被指责最多的还是那位坐过站的女乘客。有网友说,选择公交出行的人生原本就不算成功,今天还要冲上去跟掌握他们命运的人互殴——她是在跟自己的命运对抗吗?我们宁愿相信她仅仅是在发泄一时的情绪。

赖嬷嬷和焦大比谁厉害(赖嬷嬷的人生了解一下)(2)

焦大的大部分人生也是在情绪发泄中度过的。

他一出场就在骂人。那天又喝了点酒,他骂大管家赖二是一个欺软怕硬的家伙。焦大跟赖二之间的冲突肯定不止一次,在焦大眼里,你一个大管家算什么东西?……事实上,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晚上派车送人这样的小事都到不了宁府大总管那儿。焦大索性把贾蓉、贾珍、贾敬乃至祖宗骂了一遍,最后还没忘将他峥嵘的“当年”又强调了一遍。

我们也只是通过尤氏的口间接知道焦大的人生曾经真的非常辉煌。焦大是宁国公的救命恩人——没有宁国公就没有后来宁国府的一切。焦大把太爷从死人堆里背了回来,自己饿着肚子去偷东西给主子吃,得了半碗水留给主子,自己却喝马尿……

宁府上下不是应该像祖宗一样敬着这个忠勇的老功臣吗?但这个老光棍在贾府存在的意义似乎就是为了被侮辱与损害——他的人生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们知道他一直在对抗,我们还相信他是想通过自己的行动让这个世界变好一点点。

但他努力的价值是零——这同样让人难过。

他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抱怨别人派活不公,他其实只是在发泄情绪——你一个祖宗辈的老功臣为什么还在做这最下等的活计呢?虽说革命工作没有贵贱,但你人生这条线一辈子贴地而行难道不值得反思吗?早年靠喝马尿起家,今天却在吃马粪……他竭力维护的那个东西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他自认为是一个宁国府的批判家与揭秘者,即便在更加开放的美国社会,负责揭秘的“深喉”是英雄还是叛徒也是见仁见智。

鲁迅说焦大是可以做一篇《离骚》的——如果你的“揭秘”既不为正义,也不为利益,这更加没有意义。焦大注定做不成英雄——贾府被查抄时,焦大最后一次对这个世界破口大骂:我活了八九十岁,从来只有跟着太爷捆人的,今天给人家捆了——他决定与整个世界怼到底!

每个人面前都有一栋100层的大楼,你能到第几层取决于你拿到房卡的授权级别。你努力与折腾的空间大概只有3米左右,再往上就是天花板了——你被授权楼层的天花板。无论弹跳力多好,你都不可能穿越天花板!

醉酒与叱骂构成了焦大的大部分人生版图,他当然也没能离开过他所属的那个楼层——他甚至一辈子都匍匐在那块酒气十足的地板上。

赖嬷嬷和焦大比谁厉害(赖嬷嬷的人生了解一下)(3)

同为奴才的赖嬷嬷却成功跨上了顶楼!

赖二的母亲赖嬷嬷曾经只是一个侍候过主子(可能是荣国公或夫人)的老女仆,今天她已荣升为贾母的亲密牌友。

贾府的规矩是侍候过上一辈的下人比年轻的主子还有体面。在讨论如何给凤姐凑份子过生日时,底下满满地站了一地的人,以赖嬷嬷为代表的几个嬷嬷却是可以有一个小凳子坐的。但这些基本都是一些很表面的东西!那与其说是给这些老嬷嬷们的一种荣誉,不如说是荣国府颁发给自己的一块道德奖牌。

事实上,赖嬷嬷得到的远不止这些虚名。她的两个儿子赖升(即赖二)、赖大如今掌管着宁国府和荣国府;孙子赖尚荣还在贾府的一力周旋之下做了州县级的一方父母官。

但是奴才跟主子之间有多遥远?就是山跟天的距离。即便是为相为宰,贵为首辅在皇帝面前也是奴才。除非主子格外开恩,除非有特别的绿色通道……社会流动的管道对奴才来说并不存在。但赖嬷嬷凭借她的一双三寸金莲,成功跨越了从奴隶到将军之间的巨大鸿沟。

她甚至可以像长辈一样当着众人的面有板有眼地“教训”贾宝玉:老爷小时候也没你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又爱扎窝子,老爷管管怎么了?老太太还护在头里!当日老爷不也是这么被打过来的吗?还有那个到三不着两的珍大爷,他就该先管好自己!

周瑞原是王夫人的陪房,照道理也是有几分体面的。他儿子被凤姐撵,还得靠赖嬷嬷来主持公道——撵了去,断乎使不得。按凤姐的一贯性格,她下的命令谁敢说个不字?赖嬷嬷敢,而且凤姐这一次很爽利地同意了。

跟赖嬷嬷一样资历的老仆很多,但是只有赖嬷嬷的两个儿子成了大管家,整个赖家也成了贾府的一个特别存在。赖嬷嬷的成功人生故事中有什么特别的桥段吗?

赖嬷嬷和焦大比谁厉害(赖嬷嬷的人生了解一下)(4)

有一年冬天赖大媳妇特意送了宝琴两盆腊梅、两盆水仙,春天到来的时候还送了宝玉大鱼风筝。这些都未必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送给谁肯定是有讲究的。宝玉不用说了,他是老祖宗的命根子;宝琴却是老祖宗“一见钟情”的人——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老祖宗心里是把她作为孙媳妇第一人选的。

更重要的是赖大媳妇这一行为本身所释放的信号,就像当年赖嬷嬷将晴雯赠予老祖宗一样。《红楼梦》中大小丫鬟数量众多,其中最伶俐标致的要数晴雯了。晴雯原是赖大买给母亲的小丫头,后来贾母看着喜欢,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

贾母是什么人?如果这点“东西”都能贿赂到她的话,贾府早就树倒猢狲散了。

大观园中对主子着意奉承的奴才大有人在,事实上,并非所有的老嬷嬷都能得到老祖宗的好脸色。那一次贾母亲自出面处理过管事的二十几个奶子们。罚的罚,打的打,撵的撵,谁讨情都没用。贾母的话也难听——这些人仗着有些体面,调唆主子,护短偏向,比别人更可恶!俗语有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大部分时候,这句话是适合贾府中那些嬷嬷们的。

而鹤立鸡群的赖家一定另有什么过人之处吧。

赖嬷嬷和焦大比谁厉害(赖嬷嬷的人生了解一下)(5)

贾府有大观园,赖家也有个破园子。“破园子”的说辞足以证明赖嬷嬷是个懂得撒狗粮但不拉仇恨的人。赖家花园,虽不及大观园,却也十分齐整宽阔,甚至还有好几处惊人骇目的。

比花园更值钱的却是赖大的儿子。按规矩奴才的孩子生出来就是奴才,但是赖大的儿子赖尚荣一出生就成了自由人。因为他获得了荣府的特别授权,这让赖嬷嬷铭记于心。赖尚荣在获得自由身之后,还享受了主子的几乎所有待遇,乃至捐了前程,最后成为州县一方父母官。对于他们家族而言,这自然是值得大肆庆贺的。而在这样的时刻最不应该忘记的就是:在主子面前自己永远都是奴才——而大部分奴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在趁了几个糟钱后很快就忘了自己是谁!

凡是主子能给你的,他随时都可以收回去——如果需要的话。深明此理的赖嬷嬷时时刻刻都在强调自己奴才的身份,以及主子的恩情。

所有人都会为此感恩戴德,但赖家可能是最会表达这种情感的人。

邀请主子们赴宴是由赖嬷嬷亲自出面的,表面上是邀请,实际上是再一次感恩。孙子活了三十岁,做了官,横行霸道的,但她反复警告孙子别忘了在恩人面前自己永远都是奴才。给你自由身,读书认字,长大成人,里面多少主子的恩典呀!多少贾家子孙还忍饥挨饿呢,给你一个奴才捐了前程。如果不懂得安分守己,孝敬主子,天也不容你!你闹出乱子是小事,被不知道的人听去,说你仗势欺人,坏了主子的名声却是大事!

赖家连摆了三日酒,头一日,便请了贾母等人。贾母高兴,带了王夫人、薛姨妈及宝玉姐妹等,在赖大家花园中坐了半日。这几乎是跟孙子做官一样的荣耀。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说到底,赖嬷嬷是真正懂得感恩的人,她随时随处都把主人的恩德放在心里,而且坚持说出来。

同样拿到了一个小凳子的“李奶奶”,却一直在强调自己曾经的功劳——我的血变成奶,把你养的这么大,如今看的我还不如袭人重了?这位宝玉的奶妈在周围人嘴里也就是个“老货”,但是永远不会有人这样叫赖嬷嬷。就像那些被称作老货的嬷嬷们永远没有可能成为老祖宗的牌友一样——你想象一下,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跟你一起坐在牌桌跟前?

赖嬷嬷和焦大比谁厉害(赖嬷嬷的人生了解一下)(6)

赖嬷嬷的成功人生,除了养了两个能干的儿子、一个争气的孙子外,她家不菲的财富似乎也可以间接证明她的人生是多么完美。

但更多人关心的是赖家的“财富之谜”,就如有人会关心林黛玉家的巨额财富去向之谜一样。林黛玉葬父时,是贾琏一路护送的,有人自然认定是贾琏做了手脚。后来贾琏钱不凑手要求鸳鸯把老太太的金银家伙押出去暂借几千两银子,又赶上太监府里夏爷爷来借钱,贾琏顺口说了一句: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难道不能证明贾琏是在林黛玉家发过财吗?

能吗?贾琏口中的“三二百万”是什么意思?

我们或者还是相信读“红楼”最好别算账吧。元春比宝玉大几岁?周瑞的女婿冷子兴说王夫人第二胎生了元春,奇的是生在大年初一。次年就生了宝玉,按说宝玉该比元春小一岁,但是他们的师生谊、母子情从何而来?元春省亲时,宝玉13岁;省亲后3年元春死,也与诸多事项都对不上——权且当做《红楼梦》里的秘密也无不可。

但还有一种可能——曹雪芹原本就是一个数学差生。薛姨妈评价凤姐是:帐也清楚,理也公道。作者可能真的欣赏这种会算账的人,理由是因为他本人并不在行。正如书里的宝玉,除了钱数,史地生音体美似乎没有他不在行的。

话说回来,不重视“数目字管理”属于中国传统。肇始于隋朝的科举考试,考来考去,有文有武,就是不考数学。不考就不教,然后就没人学。《红楼梦》中最糊涂的可能就是数字了。

赖家的财富来源也重要,但在这里不是重点。

赖嬷嬷和焦大比谁厉害(赖嬷嬷的人生了解一下)(7)

探春赴宴时与赖家人闲谈中得知其花园管理的小秘密——承包。不大的赖家花园承包者一年足有二百两银子剩,探春这才知道,破荷叶、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她还把赖家那套方法搬到了大观园,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

对比贾府进的少,出的多,这至少证明赖家是比较善于经营的。

也是凤姐凑钱过生日那次,贾母自己出20两,邢王二夫人先打了折,尤氏李纨继续降级,已经到了12两,赖大母亲说自己必须再打折。没有人差这几两银子,赖嬷嬷这里强调的是她奴才的身份——她永远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应该待在哪里。贾母不同意,理由是她果位虽低,却是财主。

我们是否应该相信:其一,赖家有钱根本不是什么秘密;其二,贾母是认可赖家有钱这一事实的。我们相信,如果赖大他们以权谋私,乱发贾家的财,老祖宗不至于如此糊涂。

但是说到底赖家依然属于奴才,这跟他们拥有多少财富都没有关系。至少在赖嬷嬷心里是这样。

说实话,我们并不清楚赖家的发家之道,因为书中没有交代。但是我们至少从赖嬷嬷的言语行事中断定他们家是配拥有那些财富的。孙子的“好运气”肯定跟两个占据重要岗位的能干儿子有关,两个儿子为什么这么能干?那肯定是赖嬷嬷个人的魅力。

贾府额外关照赖家第三代肯定有拉拢两府大管家的意思,但赖嬷嬷只记住了贾家主子们的恩德。

而贾家遭难时,赖尚荣的小人嘴脸却让人厌恶。贾政为母亲送灵回南京,走投无路时,向赖尚荣求借500两银子救急。春风得意的赖尚荣只是“赏”了主子50两,被贾政拒绝。

我们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但是他真的需要以这种近乎无厘头的方式羞辱他的恩人吗?这就是“通行本”后四十回的思维方式。它只是再一次跟我们确认这一点:这个世界又变坏了一点。

赖嬷嬷和焦大比谁厉害(赖嬷嬷的人生了解一下)(8)

焦大,一个坚持说出真相的人,有时候觉得他就像一个有良心的新闻工作者。但他缺乏全局观和大局意识,属于添乱而不是帮忙——爬灰和养小叔子是目前贾府的重大问题吗?其实宁国府真就没有正能量的东西了吗?或者,他应该稍微客观一点,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就像贾蓉看待世界的方式:脏唐臭汉,其实大家屁股都有屎嘛。

焦大属于躺在功劳簿上行为不检点的老干部,他曾经是个好奴才。也许真是这些小主子们太令人失望了,也可能是老奴才太不能与时俱进了,总之这样的情况让人难过……

相对于焦大的醉酒日常,赖嬷嬷牌桌上的时光就悠闲多了。贾府上下少说也有千百口人,最后得善终者一只手都能数完,而赖嬷嬷几乎就是唯一的成功人士。当赖嬷嬷享受着比大部分贾氏正经子孙更滋润的人生时,焦大又一次被人掀翻捆牢,用马粪填满嘴巴,拖到马圈里去了……而他本来该去祠堂哭太爷的。

从主观上,焦大的大部分激烈言行都是为了贾家子孙;赖嬷嬷的所作所为客观上却成就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把赖嬷嬷跟焦大做简单比对就像指责公交车上的乘客一样,粗暴而恶心。他们曾经都是优秀奴仆,但今天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说到底,也都是他们各自的命运罢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