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荐明朝那些事儿(明朝官场奇葩事)

名人推荐明朝那些事儿(明朝官场奇葩事)(1)

鸣锣开道

我们大家看古装戏,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每当官员要出场时,先是一通鸣锣声,再后面,才是官老爷的队伍。

官老爷的队伍很庞大,前面是驱赶老百姓,负责清道的衙役,左右两班是负责保卫工作的保镖,再下来才是官老爷的轿子。老爷坐在轿子里头,悠然自得的,好不威风,好不舒服!

这些打前站的人,就是负责鸣锣示警的,老百姓听见后要躲避。不然冲撞了老爷,一顿乱棍是少不了的。这就叫做“鸣锣开道”。

看到此种情景,大家有什么感受?是不是特牛,特威风?

但是大家了解吗?不是哪个官员都能享受这个待遇的,本人得够级别才行。

名人推荐明朝那些事儿(明朝官场奇葩事)(2)

明朝官服

例如,明代对此就有详细的规定。

先说说官员官服。

一至四品绯色,五至七品青色,八、九品绿色。

其图案花纹,一品大独科花,径五寸,其次是越往下越小。

二品小独科花,径三寸。

三品散搭花,径二寸。

四、五品小杂花,径一寸。

六七品小杂花,径一寸。

八品官员以下无花纹。

除了穿着外,出行也有严格的规定。

明朝初年,朱元璋规定,京官三品以上方许乘轿,在京四品以下和在外官员只能骑马,不许坐轿。

官员的随从也是多少有别,公爵10人,侯爵8人,伯爵6人,一品官至三品官6人,四品官至六品官4人,七品官至九品官2人。

名人推荐明朝那些事儿(明朝官场奇葩事)(3)

轿子

够坐轿级别的都有些什么人呢?

正一品官: 太师、太傅、太保 ;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左右都督。

从一品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都督同知 。

正二品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部尚书,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都御史、都督佥事、正留守都督指挥使。

从二品官:布政使

正三品官:太子宾客、六部侍郎、副都御史、通政使。还有大理寺卿、太常寺卿、檐事、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挥。

从三品官:光禄、太仆寺卿、参政、苑马卿、运使(水陆运使、转运使、盐运使等的简称)、留守指挥同知卫 、指挥同知宣慰使。

也就是说,进入以上名录的官员,出行才可以坐轿。而此官秩以下的官员,只能骑马或者骑驴了。

其中,四品至六品的官,出行骑马;七品至九品的官,出行只能骑驴。

名人推荐明朝那些事儿(明朝官场奇葩事)(4)

骑驴

古代职官外出公干都得循驿道里程一站一站走。驿站驿丞(站长)按职官品秩高低提供驿马或驿驴,驴马匹数亦有明确规定,不得擅自增加。

如果官员违反了此规定怎么办?那叫违制。轻则罢官,重则丧命。

明朝的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品级虽然不高,但奉命巡按地方时职权和责任却非常重大:

“巡按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明史·职官志二》)

这里说得已经很清楚了,他们出门办案,一定意义上代表了皇上。

御史有时候要到王府办事,门卫一看你这穿着打扮,心里想,哪来的游民,敢到王府门口来撒野。给予他的,可能就是一顿乱棍——你连王府的门都进不去!

你要想进入王府吗?那就先拿出点银子来,给门卫打点打点。但是你贿赂了门卫,又带头违纪了,这个案子还怎么办呢。

名人推荐明朝那些事儿(明朝官场奇葩事)(5)

驿站

最尴尬的是和三品以上的大员一同出门办事。

巡按御史如果与布政使这种三品大员出行的话,布政使或者更大一点的官员出行,他们可以坐轿,也可以骑马。

这时,他们在前行走,御史只能骑着驴在后面跟着。

到了驿站以后,开餐吧。当时能供应的鹅比较稀少,那些大员可以狼吞虎咽的吃个沟满壕平。而朱元璋规定巡按御史不能吃鹅,免得铺张浪费,所以只能吃一碗糙米饭。

这情景让不知底细的人看了,肯定得发出疑问——到底谁是钦差,谁是跟班?

这种维持了许久,为什么始终没有改变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家都不敢给朱元璋说。

名人推荐明朝那些事儿(明朝官场奇葩事)(6)

朱元璋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帝王。由于他出生卑微,所以,很小的时候,就能了解世间的疾苦。所以,他对待老百姓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对手下这一众官员,可就没有什么好脸色了。

平日里发怒时,只要他双手一模腰间的玉带,大臣们都会大惊失色。为何?这就是杀人的信号。

你想,在这么严厉的上司那里,还要提待遇?只怕正当待遇没享用到,领回一个“身手异处”的特殊照顾,那可就真的得不偿失了。忍着吧,忍着吧,这一忍就是好多年。

这事一直拖到明宣德朝,御史胡智给皇帝上了一道疏奏:“御史负责整治朝纲,监察百官的职责,有时候奉敕令到地方上办事,那是钦差的职能。其他官员都是骑马坐轿,惟独御史骑头驴,实在有碍体面观瞻。今特请准许御史出巡骑乘驿马为宜。”

名人推荐明朝那些事儿(明朝官场奇葩事)(7)

明宣宗

这等小事也值得郑重其事的汇报?看到这个奏折朱瞻基乐了。但随后一想,也是哦,老祖宗定下的规矩,这些下官们还是很遵守的。说明天子的控制力一点没有问题。想到这里,当即谕旨批复到:“御史所言亦和大体,当照准。”

从此后,御史离京出巡皆骑驿马成为定例。

这种尴尬的窘况终于得到圆满的解决。

参考资料:

《明史》清·张廷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