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妹妹也比不了赵玉玲(用声音打造活色生香的盛宴)

再好的妹妹也比不了赵玉玲(用声音打造活色生香的盛宴)(1)

《沧州骄子》系列丛书征稿

再好的妹妹也比不了赵玉玲(用声音打造活色生香的盛宴)(2)

赵玉玲:用声音打造活色生香的盛宴

吴思妤

一个春天的清晨,我因为有采访任务早早地来到台里,楼道里传出了“啊啊啊,咿咿咿”清脆的声音,赵玉玲正在办公室里认真地练声,还做着我看起来有些夸张的口腔操。

这样的功课,自打她到电台工作后,每天都会做,无论寒冬酷暑,从来没间断过。有一段时间,她主持早间的节目,每天天不亮就把自己关在家里的卫生间中练声,以至于那些日子邻居们都以为楼里住着一位戏曲演员。

她并不是播音专业出身,也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的声音会回响在沧州大地上,更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因为朗诵而被人们所熟知。这一切,对她来说是从一个偶然开始的。

2002年,在沧州日报社工作的赵玉玲,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沧州人民广播电台招聘播音员,凭着一股子冲劲和对播音的爱好,她鼓起勇气报了名。

初试那天,看着排得长长的队伍,她胆怯了。可是,对播音的爱好,让她还是鼓起勇气迈进了考场。她并不知道,迈出的这一步,对她今后的人生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很幸运,她闯过一道道关口,从此播音员队伍中多了一个新的名字:一澜。至今,她都不知道,非专业的自己是如何入了评委的眼。想来,是当时的评委已经看出来了她骨子的韧劲和不服输。

再好的妹妹也比不了赵玉玲(用声音打造活色生香的盛宴)(3)

一头披肩长发,瘦得一阵风就能吹起来的身子,看起来娇弱的如温室里花儿一般的赵玉玲,工作起来人们才发现,她其实比一株野草还要坚韧。

在电台工作后,她的第一个直播任务是播报违章车辆的车牌号。就是这么简单的工作,她做得认认真真。她说,直播工作没有大小之分,说的每一句话都要对得起听众。只要坐在直播台前,带上耳麦,拉过话筒,一切都是那么欢愉,她非常享受这份幸福。

她唯一害怕的,就是离开挚爱的话筒。2004年的盛夏,由于用声过度,她突然失声了。第一次感到了人在病痛面前如此的渺小,无法驾驭自己身体的那种无能为力!半个多月,她坚持喝汤药、扎针灸,热得像下火一样的天,都拦不住她求医问药的心。好在经过治疗,她又重新坐在了直播台前,再一次面对话筒时,她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这次失声让她体会到了不能坐在话筒前的恐惧。从那以后,她学会了保护嗓子,学会适度练习,不再急于求成。短暂的一次失声,让她知道了,过犹不及,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过来。

有一件事,好多年后她才跟我说起。一天她下节目回家,骑着自行车沉浸在播音细节推敲中,竟然没有注意到有一辆始终跟着她的摩托车,猝不及防的她,背包一把被抢走,整个人摔倒在地,手掌、膝盖都被擦破。对于女人来说,其中的恐惧可想而知。可是,她却一直把这件事埋在心里,她怕,家人因此对她的工作产生误会。

凭着她的好学和敬业,进台不久,她就开始独立主持节目,这些年先后主持过《人在旅途》、《星光度假村》、《沧州新闻》、《狮城早八点》、《公仆热线》、《热线零距离》、《资讯早八点》等节目,每一档,都是电台的重要节目。2008年她获得“沧州市十佳主持人”称号;2010年考取了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

2012年8月30日,受河北省委宣传部的选派,她作为“青县思想道德建设经验报告团”的一员,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她用真情讲述了记者眼中的“沧州好人”和“好人之城”,从现场热烈的掌声和观众的泪光中,她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动力。

人生的路上,其实是由一个又一个转折组成,2015年的夏天,在她日趋成熟的播音工作中,她遇到了生命中又一个转折点。

经过近两年的跟进和努力,她成功获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夏青杯”朗诵大赛沧州赛区的承办资格。在承办的过程中,她赫然发现,同样是声音,朗诵和播音是两个不同的类型有声语言表达体系。“夏青杯”朗诵大赛有自己审美体系、评判标准,如何朗诵,朗诵到什么程度为好,这些,对她来说是她完全陌生的一个世界。通过“夏青杯”,一个更加广阔的大门向她打开了。

再好的妹妹也比不了赵玉玲(用声音打造活色生香的盛宴)(4)

从那以后,她就痴迷上了朗诵。

她拿出一沓车票,“这是我这些年到处听课学习的车票,你看看。”我翻了翻,北京、南京、济南、上海、广州……,只要有她需要的课程,就会毫不犹豫的出发。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几乎把所有的假期都搭进去了。只要是有这样的培训,她都会毫不犹豫的参加,几乎已经不知道周末是什么。2016年,她自费参加了第一期全国朗诵培训教师的资格考试,学费近5000元,全国才有17人通过,很幸运她成为其中一个;2017年,北京电视台的配音班,原本是六天的课,为了不耽误工作,她跟工作人员软磨硬泡,感动了报名的女老师,硬是重新组织了一个周末班,她为此连续跑了三个星期的北京……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课程价格不菲,而费用,都是她自理。这些年,花在学习朗诵上面的钱,也有近五万了。而她,淡然的说,值!

记得有一段时间,她到单位的时间总是没个准点。追究起原因,让人哭笑不得。原来她学习朗诵入了迷,经常骑着车子在上下班的路上诵读体会文本,情绪激昂的文章,蹬车子的速度就快,舒缓的文章,蹬车子的速度就慢。一天,她从我身边经过,戴着标配的大口罩,眼里闪着泪光。我喊了她一声,明明看到我却没有回应。我有些好奇,紧走几步过去拍了她一下,她却被吓了一跳,“你怎么突然出现了!”原来,这次她正在默读《木兰辞》,不知不觉沉浸入木兰的世界中。无论走路还是做饭,她只要有时间就体会文本。

“夏青杯”给予她的另一个契机,就是认识了全国的有声语言大师和爱好者,她赫然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痴迷朗诵的同道中人。第四届“夏青杯”圆满落幕时,她也成功获得大家认可。

回到沧州以后,她萌生了一个念头,推广朗诵和全民阅读,为广大“读友”们提供一个专业学习和交流的场所。于是,在加入全民悦读全国阅读会联盟后,于2015年11月30日又组建了全民悦读沧州阅读会。

2016年2月14日,沧州阅读会举办了第一场线上朗诵活动。十多个节目,一个多小时的互动,赵玉玲说,“这次活动之后,大家的凝聚力明显增加了。”之后更多的人抱着对朗诵同样的热情,聚集到这里,为了共同的爱好而努力。到现在沧州阅读会有会员500多名,有播音员、主持人、作家、诗人、高校教师、机关干部、学生、自由职业者、私企老板。

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影响力不断加强,那么多双眼睛注视着她,满心信任,阅读会领头人责任的重大只有她自己知道,赵玉玲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了。为此,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了进来。首先完善组织架构、健全规章制度。设置了秘书处、宣传部、培训部、活动部、组织监察部。沧州阅读会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优秀阅读会”、“最具影响力阅读会”称号,赵玉玲本人获得“模范人物”称号。同时和各部门加强合作,三年来,组织开展了200余场丰富多彩的活动,获得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赞誉。目前,已经形成品牌活动“沧州市诗歌春晚”、“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诵读经典传承文明”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展演等。

全民悦读沧州阅读会2019年正式注册成协会,现在,已经成为沧州市全民阅读促进会,组织架构中又增加了拓展部、观察员团队,充实了36名管理人员的队伍,聘任了各行业的精英人士做顾问和艺术指导。

赵玉玲说,大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她提到了很多人,唯独没有提到自己。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组织严密,作为最初的组织者,她的付出大家可以想象。

成功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2018年,她有幸被选入国家文化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典诗歌音频录制工作中。他们需要从首批17个国家的诗集中挑选出适合朗诵的诗歌,然后再进行录制打版。赵玉玲拿到了巴林王国和马来西亚两个国家的诗集。

从接受任务到完成任务,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爱较真的赵玉玲,一遍又一遍的诵读着并不熟悉的诗歌,挑选着合适的作品,进行注解,自己花钱租录音棚,只为了能够录制出最完美的作品。

那段时间,她的眼睛熬得像兔子一样,面对朋友让她缓一缓的劝慰,她微笑着摇了摇头。

现在,她与其他同行一起录制的有声诗歌,即将作为“国礼”响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上空;她组织成立的沧州阅读会,正在一步一步成为沧州最具影响力的阅读组织。

这些年,她总是安静的像十五的月亮,不声不响,却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她瘦弱的如同一株菟丝花,却把自己活成了一株挺拔的木棉。她从来不会说豪言壮语,却用自己的声音,征服了所有人。

人生就是一场戏,当大家都在拼命挤上去想当主角时,她已经独自用声音打造出一席活色生香的盛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