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率领七位元帅发动南昌起义时(周恩来率领七位元帅发动南昌起义时)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我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一天后来也被定为我军的建军日。

在这次南昌起义中,周恩来担任前敌委员会书记,是这次起义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在参与者中,后来有七人成为开国元帅,包括朱德、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

那么,在周恩来率领七位元帅发动南昌起义时,毛主席在哪里?又在干什么呢?

周恩来率领七位元帅发动南昌起义时(周恩来率领七位元帅发动南昌起义时)(1)

在南昌起义的当天上午,毛主席就与宋庆龄、邓演达、谭平山、董必武等人联名发表了《中央委员宣言》,揭露了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行径,号召大家“拥护总理实现民有民治民享社会的三民主义,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反对一切曲解或背叛主义政策之主张”。

8月3日,周恩来率领起义部队离开南昌,同一天,中央也发出了《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并任命毛主席为湘南特委书记,前往湘南发动起义,并建立革命政权。

不过,中央很快又改变了决定,不让毛主席去湖南,继续留在武汉工作。

8月7日,周恩来率领起义部队到达江西临川,进行休整,同一天,中央在汉口举行了重要的紧急会议,又叫“八七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作了长篇发言,谈到了我党存在的四个问题。

周恩来率领七位元帅发动南昌起义时(周恩来率领七位元帅发动南昌起义时)(2)

第一个问题,就是共产党没有当家做主的心态,认为国民党才是主人,我们只是来做客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以陈独秀为首的领导层,处处附和国民党的要求,生怕国共合作会分裂。

第三个问题,就是我党一味地做民众运动,却忽略了军事运动,结果完全受制于人,损失惨重,对此,毛主席提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枪杆子里出政权!”

第四个问题,就是党的组织问题,要求中央多听取基层的意见,集思广益才能少犯错误。

毛主席的发言,准确地指出了我党当时存在的各种问题,正式终结了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是我党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转折点。

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瞿秋白邀请毛主席一起去上海,帮他主持中央工作,但毛主席婉拒了,说:“我不愿意到上海住高楼大厦,我还是愿意回到农村去,上山去,多结交绿林好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和周恩来都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周恩来率领七位元帅发动南昌起义时(周恩来率领七位元帅发动南昌起义时)(3)

8月9日,周恩来被任命为中央军事部部长,相当于后来的中央军委主席,而毛主席则被派到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的精神,并负责改组湖南省委,筹备秋收起义。

8月12日,周恩来率领起义部队到达宜黄县,起草了《土地革命宣传大纲》,还在这里遇到了陈毅。

同一天,毛主席也到达长沙,见到了湖南省委书记易礼容,向他传达了“八七会议”的精神。

8月18日,周恩来到达广昌县,因连日奔波,患上了重病。

同一天,毛主席在长沙出席省委会议,讨论了秋收起义相关事宜,说:“湖南秋收暴动的发展,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但要来制造这个暴动,单靠农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军事的帮助,否则终归于失败。我们党从前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实行在枪杆子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

周恩来率领七位元帅发动南昌起义时(周恩来率领七位元帅发动南昌起义时)(4)

8月20日,毛主席给中央写信,建议说:“在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时,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以与蒋、唐、冯、阎等军阀所打的国民党旗子相对。国民党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6天后,8月26日,周恩来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决定不再沿用国民党的名义,而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政权,从性质上做出根本性的改变。

9月9日,毛主席领导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并在起义中第一次公开打出了我党自己的旗号。

第二天,9月10日,周恩来也与彭湃率领起义军攻占了福建上杭县。

这就是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之间,毛主席与周恩来的行动,两人虽然远隔千里,不通音讯,但却在行动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可谓“心有灵犀”。

(参考资料:《毛泽东年谱》《周恩来年谱》《毛泽东与周恩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