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年的诗都有哪些(带你体会过年的滋味)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马上如约而至。

此刻的你,也许已和家人团圆;也许仍在异乡漂泊。

不管经历着怎样的当下,今年的春节,值得我们用心品味、好好珍惜。

古人留下的6首诗,道尽了过年的滋味,一同分享。

《守岁》

宋·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为什么除夕之夜人们都要守岁?直到读了苏轼这首诗,才恍然大悟。

守岁,守得不是光阴,而是家人的相聚。

流逝的岁月,犹如奔赴幽壑的长蛇,为了抓住它的尾巴,才强忍困意,相守夜间。

有人说:

“看遍世间浮华,才知幸福不过白饭粗茶。”

美好,不过是

一蔬一食,一朝一暮;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老少一堂,言笑晏晏。

当洗去这一年的风尘,在除夕之夜举杯相庆时,才发现:

那些紧握在手的幸福,才是平凡生活中最珍贵的欢喜。

所以,即使过去一年再难,只要有爱的人在身边,接下来的生活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这,便是过年的意义。

关于过年的诗都有哪些(带你体会过年的滋味)(1)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除夕夜与家人团聚。

诗人眼看着窗外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炊烟袅袅,而自己却身居客舍,不禁黯然神伤。

身为异乡客,沦为忆乡人。

昔日古人的愁念,如今,依旧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春节时期,即使在交通发达的当下,也有无数人漂泊在外。

网上有人问:漂泊在外的你,哪一刻最想家?答案纷纷指向一份离愁:“是春节在外,外面烟花四起,街坊邻居,饭味溢出,而自己孤身一人,看见街上一家人手牵着手出行的时候。”“是在陌生的城市,每次下班,看见窗前那个像妈妈身影的人,鼻子一酸的时候。”

年少时的我们,总渴望出人头地,去外面的世界闯荡,等到了某个渴望稳定的年纪才发现:

曾经渴望逃离的地方,却是如今的心之所向。

当游子漂泊他乡,方才明白:内心最深的牵挂是故乡

关于过年的诗都有哪些(带你体会过年的滋味)(2)

《除夕》

清·赵翼

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

春霄达旦之际,诗人心中满是活力,想着明年要与时俱进,于是迫不及待,奔向人生新篇章。

或许,正如那句话所言:

我们期盼过年,不过是期盼那个对未来满怀憧憬的自己。

新年伊始,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往事清零,万物可期”。

放下过去的失意和遗憾,好好休养生息后,满血复活,春暖花开。

关于过年的诗都有哪些(带你体会过年的滋味)(3)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文天祥笔下的除夕,尽显男儿本色:

新年伊始,战士们却无暇迎接这份喜悦,只心系着远方的家国,在孤独的夜里咀嚼内心的寂寥。

这个世上,很多人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路,把别人看得比自己重要。

他们甘愿用自己的离别,去守护他人的相聚

他们是张灯结彩的城市里,依旧兢兢业业的环卫工;他们是欢声笑语的车厢中,依旧殷勤服务的列车员;他们是绚烂烟火的夜空下,依旧奋战在前线的民警和战士……

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成就了此刻千家万户的热闹。

所有的岁月静好背后,都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关于过年的诗都有哪些(带你体会过年的滋味)(4)

《癸巳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一直以为,过年本是放松的时候,然而读到这首诗才发现,有人生活多烦忧。

有句话说:

“节日是一枚放大镜,欢喜的人更欢喜,寂寞的人更寂寞。”

古人如此,今人亦是如此。

很多人身处佳节,却忧心忡忡,把生活的烦恼都带回了家。

丰子恺说: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世上繁华三千,看得淡便是浮云;

人生烦事无数,耐得住就是晴天。

在这个春节,卸下心头的累,轻松过个年,吃好喝好,把觉睡好,深情的生活。

关于过年的诗都有哪些(带你体会过年的滋味)(5)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把春节写得最为热闹的一首诗。

即使时隔千年,诗人笔下的寓意,也寄托了我们对新年的期望,那就是平安健康。

身体健康,无病无灾,是平凡生活里最大的幸运。

过年,其实是和过去的一场告别。

我们相信:

即将到来的这一年,定会岁月静好,国泰民安。

关于过年的诗都有哪些(带你体会过年的滋味)(6)


来源:微信公众号“洞见”“国学生活”

编辑:邓汝濛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