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清华大学校训 自强不息是清华人的宿命

【编者按】如果把清华工科与清华文科融汇于一身,能催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能打造怎样的人文景观?1989年7月,把清华化工和清华中文的红色毕业证装入行囊,董山峰学长随教育部派来的一辆小货车离开清华园。此后的31年,他遨游于新闻传播之江海,见证时代风景,讲述中国故事,从《中国高等教育》,到光明日报,到《博览群书》,到今天信息爆炸时代的移动互联世界,透过董山峰学长的作品,人们看到了一位“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以及这“四力”背后的清华力量。

董山峰,1983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化工专业,1986年到清华大学中文系读第二学位,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和中文系,获高分子化工专业工学士和科技编辑专业文学士学位。自1989年到现在,先后担任教育部驻河北顺平支教团成员、《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编辑,光明日报科技记者、科技类版面主编,光明日报两会报道政协组长、人大组长,光明日报奥运报道编辑组长,光明日报经济部副主任,韩国首尔国立大学访问学者,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协调小组成员,中央直属机关党校第二届青干班学员,中央党校首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学员。现为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博览群书》杂志社社长、主编。2011年当选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简单朴素,工科底色

简单朴素,是董山峰学长对于化工系高分子专业的印象。1983年,董山峰学长来到清华园,没有见到电影中和想象里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学者形象,他见到的第一个老师是他所在分(八)三班班主任范奎成老师。当时范老师穿着实验室工作服,像刚从工厂车间里走出来的工人师傅一样,与学生们亲切交流,这给董山峰学长今后思考清华校风时留下了永远的原点。在之后几年的学习中,董山峰学长发现清华的老师们也都十分简单朴素,心无旁骛,专心教学与科研。

自强不息清华大学校训 自强不息是清华人的宿命(1)

每次回到母校,董山峰学长总想与母校合影

2018年,适逢清华高分子专业成立60周年,作为毕业生代表,董山峰在纪念大会上讲了这样的话:“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虽然很大,但组成并不复杂,它们的分子往往都是由特定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多次重复连接而成,其连接方式简单而朴素”;“一届届学生、一届届校友也把清华高分子‘简单朴素’的作风,带出清华园,带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在‘简单朴素’中有强度、有韧性、有弹性、耐腐蚀;在‘简单朴素’中‘立大志,入主流’,始终不渝、心无旁骛地‘自强不息’;在‘简单朴素’中把‘厚德载物’的校训根植于心、化之于行、服务人民、报效祖国、奉献世界,用行动彰显了清华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和感召力。”

“清华高分子师生的简单朴素气质是有格局的。”接受我们采访时,董山峰学长说,清华化工现在提倡“美丽化工”,这既表明清华化工人的科技前沿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也说明当下的化工还不够美丽,离大众期望有差距。无论以往获得过多少重大奖项,为社会做出过多少贡献,清华化工人对于“化工”二字都永远保持敬重和谦卑,因为从事化工事业要求我们的身心必须坚强到拒腐蚀、抗污染的境界,也因为化工要取得成就离不开其他学科和行业的支持,更因为要实现化工的美丽需要我们长期奋斗,这是清华化工“简单朴素”的永远底色。

正因为有格局的简单朴素,清华化工气质独特,人才辈出。化工系的毕业生在各个行业拼搏奉献,受到社会高度认可,出类拔萃者不胜枚举。总结原因,“清华化工系师生探讨自己专业问题的滔滔不绝和对非专业问题的寡言少语,其实是清华化工学风的突出体现,也是很多清华人成功的秘诀”。董山峰学长如是说。

人文理想,一脉相承

来到清华之前,董山峰学长就对人文颇感兴趣,痴迷阅读和写作。初中时,他所在河北省徐水一中有一次作文竞赛的主题是“难题不难了”,他把这个作文和数学课讲到的三角形的稳定性联系起来,用生活中窗户、栅栏甚至猪圈门的木条结构来解读数学原理,体现“实践出真知”的主题,引起语文老师们高度赞赏,获得了他人生的第一个一等奖。来清华后,董山峰学长的获奖轨迹继续延展——1983年,首届清华大学写作大赛,他深度采访老校友写出的报告文学获得一等奖;此后,他如饥似渴地选修学校的人文课程,主动撰写阅读心得,在20世纪80年代清华园里奖学金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获得了两项重要奖学金:香港清华校友奖学金和清华大学中国语文奖学金。

自强不息清华大学校训 自强不息是清华人的宿命(2)

董山峰学长(后排左2)在母校中文系原主任、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家乡江苏东海采访讲学时与文化界人士合影

“我们学校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只有人文类公共选修课,待中文系1985年恢复成立,1986年开始招收第二学位生后,1983级一批喜爱人文的同学如获至宝。经过考试,在200多位报名者中,有30位同学获得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的机会。由于大家对人文有强烈兴趣,毕业时工作方向大都选择了人文领域,且工作上卓有成绩。”毕业后,董山峰学长被当时的国家教委(今教育部)机关刊物《中国高等教育》选中,一辆小货车把他和一些简陋的行李接到当时的机关青年宿舍,距离八宝山革命公墓只有一站路,偏远落后的永乐小区。“那时候媒体的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很大影响力。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总想多做些事情,总想出精品,生活很艰苦,但感觉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儿。”董山峰学长说。

谈到日后的成功,他说:“如果把清华化工和清华人文割裂开来,我工作上的许多成绩都不会有。正是因为我把清华所学习和见识的一切,都变成日后新闻传播工作的资源与财富,我才拥有了更广阔和更深邃的视野”。事实上,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董山峰学长,对化工始终充满感情,他为北京大学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百岁院士唐有祺先生做过的专访被唐先生加上按语收入其院士作品集;他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采访一批科学家后撰写的《中国化学 切莫走偏》一文,直面中国化学界的苗头性问题和学界急功近利的学风弊端,使他获得两项新闻评选最高奖,至今被学界广泛引用。至于2011年他当选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大量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而他最主要的报道集中在科技和经济领域,细心的人也许能读出其中的清华学风。在他毕业30周年接受《新清华》记者采访时,他说到:“检索工作中点滴成绩的原因,那就是清华理工给我的用户意识,清华人文给我的人文情怀,还有理工与人文在我身上融合出来的人文自觉。”“清华理工固然要追求世界一流,但缺少人文意识必定事倍功半;清华人文固然也要追求一流,但能否帮助清华理工释放出人文光芒,也是其境界与功力的试金石。”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

董山峰学长为新闻传播奔忙的职业生涯,已有30多年。他说,其中20年给了光明日报这张著名的报纸;其中两个五年,各自给了一本著名杂志。

富有戏剧性的是,上述两本杂志都是在董山峰学长开始攻读人文类第二学位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迎来关键节点的。《中国高等教育》是在1986年正式由《高教战线》改名为《中国高等教育》,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同志题写了刊名;《博览群书》于1985年创刊,当时的中共中央胡耀邦同志题写了刊名,清华物理系1930级胡乔木同志撰写了发刊词。

董山峰学长进入《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工作的1989年,正是该刊事业上风生水起、大展宏图的时候,他在和大家一样忙于编辑业务之余,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很多特色鲜明的文章,为当时具有强烈理论色彩的《中国高等教育》增添了可喜的新闻色调,受到高教界关注,也引起光明日报有关领导的注意,并导致他1994年被调入光明日报。

自强不息清华大学校训 自强不息是清华人的宿命(3)

董山峰学长主编的《博览群书》杂志的封面

而到2015年被光明日报社任命为《博览群书》杂志的主要领导时,正赶上传统媒体遭遇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强烈冲击,董山峰学长发挥自己长期的专业积累,发挥《博览群书》在学界巨大的号召力,发挥光明日报专业团队在办刊方面的顶级实力,扬长避短,在满足社会大众经典阅读方面发力,在引导青年加强系统阅读方面发力,把新型媒体最为欠缺的内容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致不少新媒体反过来都和《博览群书》探讨合作。《博览群书》一跃进入著名的人天书店年度订阅百强排行榜的前八强,这在期刊出版界是有风向标意义的,以致连《博览群书》封面上“砥砺思想、宁静心灵”这八个字的办刊理念也颇受关注。

当我们探寻其成功原因时,董山峰学长说:“其实就是母校送给我们每个人的八个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解释,当你懂得自强不息是清华人的宿命,无论逆境顺境,你都能心平气和、心无旁骛地追求创新性发展,创新和不创新在结果上必有反差;当你懂得厚德载物是清华人的使命,无论吃多少苦头,做多大贡献,你都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够,目标远大者永远在路上。“深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理者,自有大音希声和大象无形之气,能不‘简单朴素’吗?”董山峰学长的反思又回到他思考清华气质的原点。

自强不息清华大学校训 自强不息是清华人的宿命(4)

董山峰学长与《博览群书》首任主编、光明日报经典名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责任编辑、新闻出版署原副署长王强华(中间坐者),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陈谈强(左)合影。王强华同志手中为现今颇为少见的《博览群书》杂志创刊号

作为《博览群书》杂志社的主要领导,董山峰学长不断被有关机构请去各个大学,和广大青年分享他对国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就在我们采访他的当天,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邀请他回校为青年人主讲“学术论文与中国故事”。当清华学生问到“青年人如何全面思考和理性发声”时,董山峰学长说:“当我们把国家真正当成是自己的国家,懂得脚下的土地就是生我们、养我们并接纳我们寄托心灵的土壤,我们就一定会积极发言,而且发出的言一定是负责任的,是经过全方位思考的,是有助于社会进步的。到了这样的境界,我们的发言便进入了自由王国。”

自强不息清华大学校训 自强不息是清华人的宿命(5)

董山峰学长(前排右1)参加母校人文学院的会议

董山峰学长也一直在“发言”,他的本职工作是研究和讲好中国故事,所以就通过人民日报内参向中央领导上报过有关讲好中国故事的建议;在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撰写过《讲好中国故事要走出四个误区》的论文;在《学习时报》发表过《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更好理论支撑》和《讲好中国故事要做五个创新》。

清华工字厅前有一块“灵石”,上书“清芬挺秀,华夏增辉”,是1981年返校校友送给母校70年大庆的礼物。董山峰学长说,其中前四个字“清芬挺秀”可以用来形容清华人的素质追求,后四个字“华夏增辉”可以表达清华人的价值追求。一代代清华人都在努力用自己的清芬挺秀来为华夏增辉。“结合我个人的工作来说,从2013年以来反复提倡‘讲好中国故事’,我作为意识形态工作者,应该为此意识到压力,应该意识到我们的中国故事还讲得不够好,还不能满足让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需要,还不能满足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需要,还不能满足中国与世界在文明互鉴中发展进步的需要。我需要努力把‘清芬挺秀’融入中国故事,让强起来的中国故事造福中国与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