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

图/文 湖南日报首席记者 郭立亮

湖南日报记者 傅聪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1)

每天清晨,孩子们统一乘坐校车到吉首市的中小学校念书;每天傍晚,他们的“妈妈”——湘西州慈爱园园长张薇早早地站在门口迎接孩子们回“家”。

位于武陵贫困山区腹地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一座座特殊的家园。在这里,许多来自大山深处的孤儿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组成了一个个温馨的大家庭。

据民政部门统计,湘西州目前有法定孤儿1385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886人。

这些孩子大多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监护抚养,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加之家庭贫困,监护人难以承担起孩子们的教育重任。为了让贫困孤儿获得更好的生活和教育,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湘西州开始探索孤儿“集中供养”模式。

2015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慈善总会牵头启动“孤儿救助”项目,建成了湘西州第一座慈爱园。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2)

5月25日,坐落在湘西州社会福利院内的慈爱园房屋漂亮,环境优美,公园、运动场等设施一应俱全。

“我们在慈爱园里做的,其实跟普通家长一样,孩子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喜怒哀乐、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和老师同学的关系,样样都要操心。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让孩子们茁壮成长。”湘西州慈爱园园长张薇介绍说。

在这座按照生活、娱乐、学习、培训等功能分区建设的大家园里,除了有伦理学硕士“园长妈妈”张薇,还有二十多位充当起家长角色的辅导员,他们负责孩子们的生活照料、心理辅导、课外教育、素质拓展、社会实践、就业指导等工作。

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小学生全部安排在吉首市第八小学和乾元小学,初中生和高中生安排在湘西州民族中学,高职高专安排在湘西职业技术学院和吉首幼儿师范职业中专。

为了孤儿们能较好地就业,州慈善总会还积极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碧桂园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职业技术学校对接,签订共同培养协议,确保孤儿毕业后顺利实现就业。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3)

5月24日下午,湘西州慈爱园,吉首百家筝鸣古筝艺术学校老师为小学生教学古筝。由于众多爱心企业的支持,这里的孩子在园内可以免费参加跆拳道、舞蹈、古筝、画画等各种兴趣班。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4)

5月24日下午,湘西州慈爱园,孩子们在进行拔河比赛。每到周末,园内都会举行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5)

5月24日下午,湘西州慈爱园,孩子们在室内玩“丢手绢”游戏。放学后园内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光。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6)

5月24日,湘西州慈爱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练集体舞蹈,园长张薇和最小的小孩在一旁加油。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7)

5月24日,湘西州慈爱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练集体舞。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8)

5月24日,湘西州慈爱园,孩子们在为大哥哥们加油。每到周末,园里都会举行篮球赛和拔河等文体活动,丰富孩子们的生活。

5年过去了,孩子们爱上了这位被唤作“妈妈”的园长,也爱上了这个大家庭。他们在一起学习、生活和成长,收获了自信、快乐和爱。慈爱园也成为了爱心传播的家园,义工和大学生志愿者们定期来为孩子们辅导功课,爱心人士来到这里和孩子们结对帮扶。慈爱园的孤儿集中供养模式也逐渐推广开来。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9)

5月24日,湘西州慈爱园,两个孩子因为小事争吵,“园长妈妈”张薇耐心地做思想工作。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10)

5月24日,湘西州慈爱园宿舍,小芬(右)展示自己制作的腊染布。在慈爱园的帮助下,曾经辍学打工的小芬进入了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习。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11)

5月25日下午,湘西州慈爱园,孩子们排队吃晚饭。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12)

5月24日,湘西州慈爱园,孩子们开心地吃晚饭。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13)

5月25日清晨,湘西州慈爱园,园长张薇站在给孩子们准备早餐。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14)

5月24日,湘西州慈爱园,晚饭后的休闲时刻,大孩子给“园长妈妈”捶背,小孩子给大哥哥捶背,十分亲热。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15)

5月24日晚,湘西州慈爱园,初中生在睡觉前下棋、看电视。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16)

5月24日晚,湘西州慈爱园洗衣房,小学生自己动手洗衣服。为了帮助小朋友们自立,在园内任何能自己做的事情都要求孩子们独立完成。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17)

5月24日晚,湘西州慈爱园洗衣房里,小学生自己动手洗衣服。为了帮助园里的小朋友们自立,在园内任何能自己动手做的事情都必须由他们独自完成。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18)

5月24日晚,湘西州慈爱园,小艺在睡觉前叠衣服。为了帮助园里的小朋友们自立,在园内任何能自己动手做的事情都必须由他们独自完成。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19)

5月24日晚,湘西州慈爱园,辅导老师在学生寝室巡视,帮孩子们盖好被子。

目前,这一模式已在湘西州推广,花垣县、永顺县、泸溪县、古丈县等6个县的慈爱园已陆续开园,共安置孤儿725人。龙山县慈爱园也将于不久后开园。

“建立慈爱园,是精准扶贫的另一种创新和探索。将农村孤儿集中起来供养,并提供尽可能好的生活读书条件,让他们不仅成人,更要成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州慈善总会会长彭武长介绍。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20)

5月25日,湘西州慈爱园校车接送孩子们放学回“家”。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21)

5月25日晚,湘西州慈爱园,孩子们在辅导老师指导下集中学习、写作业。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22)

5月25日晚,在湘西慈爱园的自习室里,辅导老师在给孩子们做晚自习功课辅导。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23)

5月25日,凤凰县千工坪镇胜花村4组,湘西州慈爱园园长张薇(右一)来到小武家走访。小武的爷爷奶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看到小武在慈爱园里长高了,学习也好,他们非常开心。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24)

5月25日,凤凰县千工坪镇胜花村4组,湘西慈爱园园长张薇家访后,小武与爷爷奶奶挥手告别,随“园长妈妈”一起“回家”。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25)

5月26日,花垣县慈爱园,孩子们在开心地吃晚饭。园内的伙食天天不重样。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26)

5月26日,花垣县慈爱园,孩子们放学后在球场上开展体育活动。该园于2016年9月开园,目前供养199名孩子。

湘西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湘西孤儿有了温暖的家)(27)

[责编:伍霞]

[来源: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