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一斤是多少两(白天临证夜间读书)

笔者临证之余经常翻阅唐代的医书,如《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其中有很多方剂在临床上应用疗效甚佳。

比如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原文说:“治腰背痛,独活寄生汤,夫腰背痛,皆犹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也,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独活三两,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两,上十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此方唐·孙思邈用独活是三两,笔者临床也多次体会到当独活用量达到40g以上时则疗效奇佳,有时甚至是“一剂知,二剂愈”,独活量少则疗效锐减。

唐朝时一斤是多少两(白天临证夜间读书)(1)

出土文物考证

笔者曾参观了陕西省博物馆,目睹了博物馆内存放的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一批唐代金银器,其中饮食器有碗、盘、碟、杯、壶、羽觞等130件,许多金银器上都用墨书标明每件器物的重量,如有一银碗高7.6cm,口径17.7cm,足径9.2cm,该碗碗底内有墨书“十一两一分强”6字。这反映了唐人管理金银器的方法,也为测定唐代衡制提供了条件。

经测定,唐代每两平均数值为42.798克,一大斤为684.768克,这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唐大斤(16两)最精确的测定数据”。

综上所述,由出土文物可知,唐代一两平均数值为42.798克。又结合《旧唐书·志第二十八·食货上》的记载,中药汤药采用的度量衡“两”是小两,而小两为大两的三分之一。

故唐代一两为14.266克。

唐朝时一斤是多少两(白天临证夜间读书)(2)

神奇的白酒煮中药

为什么患者诉在煎煮瓜蒌薤白半夏汤时胸闷、憋气即缓解?

在临床上,笔者喜用经方,遇到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特别是症见“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笔者常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治疗。这2个方剂均是白酒煎煮,笔者的经验是采用水酒同煮,每次加入20~40ml白酒(笔者的临床经验是采用高度的二锅头白酒),有些患者反馈笔者说,“何大夫,你的药太神奇了,我在家熬药时闻到满屋的酒味,喘憋、气短即缓解,这个是为什么呢?”难道医圣仲景的白酒煎药就这么神奇吗?

后来我才恍然大悟,我们可以看西医教材中这样一段话。

问题: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给氧时应注意什么?

回答:给氧时应在湿化瓶中加入酒精,浓度为30%~70%。因为酒精可降低肺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其破裂,消除泡沫,改善通气,改善缺氧,要给予高流量吸氧(4~6L/min)。

可见白酒煮中药的过程中,白酒挥发到空气中,的确能改善患者的肺部通气,改善缺氧症状,难怪有的患者在家熬药时闻到满屋的酒味,喘憋、气短即缓解。真是感叹1800年前医圣仲景的神奇!


来源:本文选自《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方证辨证解伤寒》,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何庆勇。人卫中医编辑整理。

声明:文章转载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诚邀稿件,欢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