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学习领悟新观点(畅想和分享新思想)

深刻学习领悟新观点(畅想和分享新思想)(1)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他说:“天地万物,皆有奇迹。

而理解万物,也是理解我们自身的过程。”

在今天的黄鹤大讲堂,

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

通过对自然好书《创造自然》的解读,

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博物学”。

让大家今天变得更博学了!

1日,荣获中国自然好书奖的《创造自然》走上“黄鹤大讲堂”,北京大学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作家刘华杰解读了这本书的主人公“洪堡”的博物学世界,带领现场观众穿梭时光,打开全新的自然视角。

从洪堡的探险及其帝国扩张背景,

走进洪堡的自然世界

#洪堡其人 #上层路线

深刻学习领悟新观点(畅想和分享新思想)(2)

讲座开始,刘华杰教授首先通过介绍自然好书《创造自然》的主人公洪堡,让现场观众穿梭到200多年前,走进洪堡的知识帝国。他介绍,洪堡是一个非常单纯直率的人,他的探险方式主要是靠巨大的财富支撑,并且洪堡非常善于和权贵、各界大佬结交,虽然后来洪堡连自己的书都买不起,但对他支援的人源源不断。

深刻学习领悟新观点(畅想和分享新思想)(3)

刘教授说,洪堡从南美考察后回来整理的《新大陆赤道地区旅行记》34卷是非常重要的著作,而他最具学术意义的贡献是《植物地理学》。洪堡极强的合作精神对他的研究非常有帮助。“他采集植物后,至少有300人帮他鉴定。”

深刻学习领悟新观点(畅想和分享新思想)(4)

他认为,身为贵族的洪堡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知识分子”,他的考察方式走的是“上层路线”。刘教授说,通过洪堡的考量,“全球化”开始了,他的探究成果改变了人们的自然观、世界观,对西方的自然文学和植物学影响深远。

洪堡是什么主义?

博物大佬如何排序?

#丈量自然 #五颗星

深刻学习领悟新观点(畅想和分享新思想)(5)

在解读洪堡的同时,刘教授对洪堡探索自然的精神做了阐释:“洪堡是什么主义?从他用双腿去丈量自然,跨越高山和海洋就能看出洪堡是自然主义。”

深刻学习领悟新观点(畅想和分享新思想)(6)

刘华杰把洪堡所做的探究成果归类于博物学领域,动植物、地质、水文、气象、天文、民族文化等都是洪堡的探索范围,而这些都具有自然科学中的博物学的属性。

现场,刘教授还展示自己给西方博物学8大佬评的星级标准:“亚里士多德是名副其实的5颗星,达尔文、林奈、怀特都有4颗星,洪堡在我心里是3颗星的等级......”刘教授的幽默排序,引得现场观众哄笑一堂。

构建我们的博物,

请先理解BOWU

#Beauty #万物

如何构建我们的博物?首先理解博物。刘教授幽默地说,自己凑巧把博物的拼音找到了4个对应的单词,来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博物学。"B"对应的单词为“Beauty”,意为“大自然有大美”,“Observation”意为“细致地观察、记录、分类、探究”,而“Wonder”则代表童心的惊奇感,万物皆有奇迹,“Understanding”在博物学里表示“寻求理解,追求可持续共生”,“理解万物,就是理解我们本身。”刘华杰补充说。

深刻学习领悟新观点(畅想和分享新思想)(7)

△ // 贺方程摄

刘华杰以自己为例,倡导大家对自然保持好奇心。他说,其实大自然有很多有趣的事物,每次我看到有趣的植物都忍不住尝一尝。

洪堡的启示,

从国家与公民角度来看

#未来 #生态

最后,刘教授从两个方面讲述了洪堡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从国家方面,他给出三点建议:“国家组织多种多样的自然考察,民间财团和大企业应支持人们走出去,而不是宣扬自己的‘地大物博’,保持好奇心。”他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虽然很高,但中国的全球视野与财富不匹配,中国人遍及世界大都市去购物,却很少有人愿意了解世界的角落。

深刻学习领悟新观点(畅想和分享新思想)(8)

“我们身处国家之中,又是国家的公民,要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环境问题。”从公民个人方面,刘教授得到这样的启示。“人能改进自然吗?”他引导观众思考,在观众的沉思中,刘华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人类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只能适应自然,不能改进自然。如果人类无法从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那么地球上灭亡的首先是人类自己。”

深刻学习领悟新观点(畅想和分享新思想)(9)

在活动尾声,现场的两位博物小学者还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植物拿上台,请刘华杰辨认。在几经观察后,刘华杰分别说出植物的科、属以及植物类型,两位小朋友获益匪浅。

深刻学习领悟新观点(畅想和分享新思想)(10)

活动最后,著名作家南兆旭分享了在此次来武汉的感受“武汉的生态非常好,武汉的观众也非常热情,今天刘教授带我们穿越了时空走进洪堡的世界,我认为人的精神生命是可以穿越的。”

以文会友,共创经典,“黄鹤大讲堂”公益文化活动平台,邀请各界大咖、特别是传统文化方向的大咖,站在千年诗楼——黄鹤楼的高度之上,畅想和分享新思想、新知识。

活动场地不局限在黄鹤楼公园之内,已走进大学、中小学,活动形式也不局限于讲课、沙龙。欢迎大家关注黄鹤楼公众号,关注和预约活动。

/ / /

编辑 = 蔡球球

本文转自 = 公园客

视频=詹丽

图片除署名者外,来自郭良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