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开幕剧透(冬奥开幕剧透)

再过13天

北京2022年冬奥开幕式

即将向世界展示“今天之中国”

目前,开幕式进展如何?

“双奥”总导演张艺谋及其团队

此次将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一起来看

↓↓

从2008年到2022年

从“我”到“我们”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故事和中国元素比重会占到多少?讲述方式上和2008年相比有何变化?

张艺谋表示,开幕式充满“中国故事”,并且要向世界讲出、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故事”是一个概念,是中国人的情怀、文化底蕴和世界观,同时也是人类共有的观点角度,体现一种“我们”的理念。

就像口号“一起向未来”中的“一起”,也体现的是“我们”。尤其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大背景下,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变化,“一起向未来”讲出了博大、包容,讲出了“天下一家”的胸怀。

张艺谋表示,开幕式大的主题与冬奥会口号一致——“一起向未来”

冬奥开幕剧透(冬奥开幕剧透)(1)

张艺谋认为,2008年是第一次有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平台和机会,所以当时用大规模的文艺表演去表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要展示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传统,走过的道路,从29个‘大脚印’开始。”

“现在不一样了。我觉得现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我们中国人的形象、还有国家地位的提升,方方面面都跟过去完全不同了。”

从“我”到“我们”,从“讲历史”到“向未来”,张艺谋表示,这背后当然是国家实力和地位的提升,中国人自信心的提升。

冬奥开幕剧透(冬奥开幕剧透)(2)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截图

从2008年到2022年,就是由“我”到“我们”理念的转变。

简约精彩

不用“人海战术”

2022年冬奥会的要求是“简约、安全、精彩”,开幕式也将以此为标准。

张艺谋透露,2008年开幕式4个多小时,而这次不会超过100分钟。既是节俭办赛,也是考虑到冬天天气寒冷,观众和嘉宾都在露天,此外还有疫情防控的要求;2008年开幕式有15000名演员,而这一次将会大幅度减少,演员约3000人,意味着不再依赖“人海战术”

冬奥开幕剧透(冬奥开幕剧透)(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表演

在艺术表达上,张艺谋承认,如何做到又简约又精彩是最大挑战。“我们不再设定一个大规模文艺表演的框架,是要收,然后把文艺表演和仪式流程融在一起,而不是一个板块一个板块来区分。”

简约不等于简单。“简约,就像我们拍武侠片,高手的一把剑,非常简单的一剑,带有千钧之力是吧?这就是简约有力量的一种体现。”

这个道具

“深藏”已久!

张艺谋介绍,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创意工作其实开始于两年半以前,做过很多尝试。

虽然在更早的过去无法预知自己会成为一个“双奥人”,但张艺谋的奥运情怀很深,一直在为北京冬奥会做着准备。

在2018年准备上合青岛峰会灯光焰火秀时,他就准备了一个“道具”,因为上合演出场地限制没有用,在2019年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中也没能使用。这次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这个“道具”终于派上了用场。

张艺谋透露,这个“道具”和中国的科技实力紧密相连,同时非常简约、安全、可控。

点火方式

最大胆!前所未有

点火有望成为2022冬奥会开幕式的最大亮点。

冬奥开幕剧透(冬奥开幕剧透)(4)

2008年8月8日,最后一棒火炬手李宁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凌空绕场一周,准备点燃主火炬

2008年李宁的飞身点火已成为奥运史上的经典画面。而这一次,张艺谋说:“点火的方式乃至火炬台的方式,是我们最大胆的一个设计和变革,百年奥运史上还没有出现过。”

他还透露,这个设计是为了体现低碳环保的理念,自己也一度很忐忑,但很庆幸获得了冬奥组委的大力支持和国际奥委会的肯定。“很庆幸北京冬奥会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

这些词形容冬奥开幕式

希望表达中国人的内心

张艺谋表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更多地依靠科技力量、创新观念,在视觉上很饱满。他用空灵、浪漫、现代、科技、未来感等词形容本次开幕式,希望诸多视觉印象能使观众脑海中浮现这些词汇。

在此前的采访中张艺谋透露,本次冬奥会开幕式运用了大现场实时捕捉的一种互动感。导演组也表示,细心的观众届时一定会发现,像人工智能、机器视觉、5G和云这样最新的科技成果,是如何巧妙运用在开幕式当中的。

张艺谋认为,无论是开闭幕式,还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人永远是重点,包括人的精神面貌,人的内心和情感。

疫情期间,国际形势有了新的变化。在更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希望展现出中国人的自信、对世界人民的情感,我们一些伟大的理念和价值观,也包括新加入奥林匹克格言的‘更团结’,通过开幕式让人们看到中国人真正的内心,我觉得当然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你觉得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会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这个深藏已久的“道具”会是什么?

一起猜一猜!


来源:江西发布综合北京日报、中国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