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不是自闭症同时该有的症状(哪些与众不同的行为需要怀疑自闭症)

答个疑

中山六院gzzs6y

在这里或者是后台,大家都可以对中六君推送的内容,发表读后感想或者意见,说说你相似的经历等,也可以说出你的困惑,中六君也会挑选合适的内容请专家进行详细回复。

规矩还是一条:如果你有信心你的提问会给中六君选中,请在留言中加上#答个疑#三个字哦,以便中六君不定时进行关键词搜索以防错过。答个疑,不仅仅是健康!一些适合的生活小百科,中六君也会奉上呢!

本期问题

什么不是自闭症同时该有的症状(哪些与众不同的行为需要怀疑自闭症)(1)

什么不是自闭症同时该有的症状(哪些与众不同的行为需要怀疑自闭症)(2)

亲爱的中六君,最近发现,我家小朋友和别人沟通时一味沉浸在自己的表达里,还总是重复做一些奇奇怪怪的动作。想知道这是熊孩子幼年顽劣、还是什么病理性现象呢?

“神兽”下凡难免冥顽不化,年幼时似乎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然而,如果小朋友时常做出一些不合情境、意义不明的举动,即使日常生活中各方面能力似乎还可以,仍有可能是自闭症谱系障碍。

什么不是自闭症同时该有的症状(哪些与众不同的行为需要怀疑自闭症)(3)

面对小朋友这这那那与众不同的行为,很多家长不清楚出现了什么问题,就医时也不知道该挂哪一科。

今天,中六君邀请了我院儿科邓文林主治医师,就“自闭症”的相关问题为各位家长答疑解惑。

我们之前接诊过这样一个小朋友:他是一个8岁多的男孩,平时表现和其他小朋友没什么两样,但有时双手无缘无故地在空中摇摆、滑动,划成一个形状,每次持续十几秒。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操场上,小朋友稍微闲下来就会做这个动作。

这是一种不符合他年龄、无意义、不符合场景需要的行为,时间久了,老师和同学都会觉得他有点奇怪。家长带他去了很多医院,都查不出是什么问题。

经过我们的追问和详细评估,发现他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只是程度不重,但类似的刺激行为及重复刻板行为时常存在。

自我刺激行为:“ 尖 叫 、 奔 跑、跳跃、扭动手指、斜视、公开手淫、摇摆及其他重复性行为”。

※ 头部行为:不断地摇头、点头、抓头、抓头发、打头等;

※ 脸部行为:长时间地盯视、痴笑、玩口水、舔物品、扭转嘴唇、咬牙并发出声音、用手紧捂口部及耳部、伸舌或玩弄舌头、尖叫等;

※ 手部行为:不断在眼前移动手指、拍手、将手指做成一定形状、摆动双手、不停地撕纸、双手手指对敲、用手敲身体某特定部位、用手玩弄衣物、手淫等;

※ 身体行为:身体向前或向后不断晃动、左右摇晃身躯、身体旋转、激烈跳动、双手紧抱身体,怪异的跳动或跑动 (如在房间不停地跑动或在沙发、床等物体上不停地跳动等)。身体自我刺激行为主要是为了获得前庭觉刺激,如旋转、跑动等。

什么不是自闭症同时该有的症状(哪些与众不同的行为需要怀疑自闭症)(4)

上述行为都可以定义为“自我刺激”行为及一些“重复刻板”行为

在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检测中,上述行为都有相应的量表。

除了以上行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还包含:

※ 自伤行为:自己打自己、揪自己、抠或挖伤皮肤等;

※ 强迫行为:物体以某种特定的位置摆放;收藏某些特质的东西、重复开关门,上下座位,穿脱衣服等;重复的检查门窗,抽屉,电器,钟,锁等等;

※ 仪式行为:以相似的方式进行日常生活的活动,进食、睡眠,外出/交通,特定线路,特定、死板玩耍活动、问重复问题等;

※ 单调行为:坚持物品原来的位置、拒绝去陌生的地方、不喜欢改变,坚持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情等。

什么不是自闭症同时该有的症状(哪些与众不同的行为需要怀疑自闭症)(5)

如果把这些主观行为进行客观量化的诊断,可以分为:异常语言表达、异常眼神模式、不同状态下的生理反应、异常姿势运动、情绪识别方式等

邓文林提醒:上述行为在任何一位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中都有一定的出现频率,如果行为持续时间长、程度严重,行为表现复杂,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习,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不良影响或伤害,就变成了“挑战性行为”。

以重复拍手行为为例。 拍手很多小朋友都会做,稀松平常,但如果该行为发生在课堂,持续出现,本人意识不到该行为不合乎目前的场景,且不顾同学的劝阻、老师及家长的教导,不在意他人感受,影响到教学秩序,这种行为则是挑战性行为,需要高度重视、评估及干预。

对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而言,基本上每个人的行为表现都不一样,行为组合方式也不一样,出现的年龄同样不尽相同。

因此,一旦出现与众不同的行为时,家长需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家长也要保持平稳的心情哦~

什么不是自闭症同时该有的症状(哪些与众不同的行为需要怀疑自闭症)(6)

本文指导专家

什么不是自闭症同时该有的症状(哪些与众不同的行为需要怀疑自闭症)(7)

儿科 郝虎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学术任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副主任、新生儿科主任、遗传代谢病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实力中青年医生。

学术专长:长期从事新生儿危重症抢救,遗传代谢病的诊疗工作。开展了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免疫机制、遗传代谢病基因编辑治疗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出生缺陷防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新生儿科学分会常委。担任《Frontiers in Genetics》杂志客座副主编,《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委,《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国际儿科学》杂志通讯编委。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三上午

什么不是自闭症同时该有的症状(哪些与众不同的行为需要怀疑自闭症)(8)

儿科 邓文林 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

儿童发育随访医学专科,师从于我国著名儿童发育行为专家邹小兵教授及肠道微生态专家陈烨教授。

学术专长:主要从事自闭症诊断/治疗、行为干预,自闭症消化症状及肠道粪便移植(FMT)研究。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星期六上午

责任编辑:张源泉、唐小雨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

终审:朱昌平

审定发布:李汉荣

内容来源:中山六院

图/图蜗创意、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风计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