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学态度(不为五斗米折腰)

论语十则教学态度(不为五斗米折腰)(1)

《论语》教育智慧:不为五斗米折腰

《论语》感悟(一零八)

文/王营

原文:6.9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译文:6.9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辞掉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感悟: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孔子的高徒,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在孔门中以德行和老成持重著称,尤以孝行闻名于世。有一天,当时鲁国的权臣季家派人请他去做费地的行政长官,他告诉来人说,好生给我辞掉吧,如果再来请我,那我就一定会跑到汶上去。汶上不是指现在的汶上县,是指汶水之北的齐国之地,意思是逃往外国。

儒家向来主张“学而优则仕”,为什么闵子骞却辞官不做?孔子认为,做为君子,首先要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至于是否从政做官,那是另一回事。如果自己的道德和才能足以能为国、为民出力,出来做官就是合乎道义的,若非特殊情况,就不要推辞;如果出来做官是被别人强迫和利用,或者违背道义,那么即使是高官厚禄,君子也不会接受。

《述而》篇中,孔子曾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第七),《里仁》篇中孔子又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为了坚守“仁”的理想,孔子认为一切皆可以放弃,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闵子骞是有名的孝子,他的道德品行非常好,对当时鲁国季氏家族的专权,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不想为虎作伥,不愿意做他的官,表面上看似清高,实则彰显了闵子骞崇高的道德操守。

论语十则教学态度(不为五斗米折腰)(2)

孔子的思想影响了后世一大批有骨气的知识分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年轻时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他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上级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家伙献殷勤。”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与闵子骞何其相似!他因此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影响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也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