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年轻教师教研课的汇报发言(把常态课上成教研课)

这几天听了三位老师的四节数学课。第一节课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角的分类,上课老师是这学期刚过来的临聘老师。整节课教学环节设计严密,课堂中教师教态自然,语言精炼,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思考,师生、生生交流和谐融洽,目标落实到位。对于一个代课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达到这样,完全不亚于正式编制教师,难能可贵。

听年轻教师教研课的汇报发言(把常态课上成教研课)(1)

第二节课是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上课的是一位师范院校毕业上课已有三年的青年教师。教师教学设计还不错,但课堂处理起来许多不到位的地方,主要是每个环节设计想达到什么目标自己不那么清晰,也就是教材理解不透切,以至于课的重点不突出,难点解决环节相当磨磨唧唧,学生体会不深刻。课后把整堂课前前后后重新给她理一下,删除不必要的环节,修改不恰当的材料,增加讲练结合,留足课末巩固练习时间,设计课后拓展练习,延伸下节知识,并再次试教。

听年轻教师教研课的汇报发言(把常态课上成教研课)(2)

第三节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这节课教学设计让人耳目一新,教师打破常规设计,整合单元知识,从大单元视角下进行了整体设计。注重课堂教学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整节课上得非常流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与效果。特别是把初步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拔高到初中的动点坐标,也有学生似乎理解,惊叹设计者的用心!“只要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托起整个地球”,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学生思维得到充分的激发。这节课上得相当出色。但这样的设计不适合普通的班级,这样的教学也不是常态的课堂。我的想法是:平时教研活动课还是中规中矩,越接近平时真实课堂教学最好,因为这样更有研讨的价值。象如今的各级公开课,不知多少人合作(团队合作),花了多少时间备课磨课,最终拿出一节相当成功甚至无可挑剔的课,感叹之余,细思这样的课与真实课堂脱节,有点表演作秀味儿。还有,总感觉一到很多人上公开课,总想设计出与众不同的设计,就觉得是好课,是不是一种误区呀。

听年轻教师教研课的汇报发言(把常态课上成教研课)(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