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领奖马学民(青未了马学民绿膳房)

绿膳房

文/马学民

绿膳房是市区振兴路、康庄东路周边20多家早餐点的一家,以绿豆粥、杂面包子闻名。

青未了领奖马学民(青未了马学民绿膳房)(1)

青未了领奖马学民(青未了马学民绿膳房)(2)

但从名字上来看就与众不同,“绿”,绿色生态也,“膳”,旧时帝王世族所享用的饮食,可见美食也。不知道他们开业何时,但我已经在此用餐3年多了,一来上班顺路,二来美味可口。

俗话说:“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研究表明,正常吃早餐的人,拥有合理的生活作息。其实,在古代同样重视早餐,品种丰富,风味独特。古代的早餐流传至今,依然占据着主力地位,为小伙伴们提供能量来源。

隋唐时期,物资条件大为改善,民间逐渐形成以朝食、昼食和夕食为主“一日三餐”的传统。三餐中,昼食强势雄起,朝食退居其次。唐朝诗人韩愈有诗云:“朝食不盈肠,冬衣才掩骼。”早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汲冢周书》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说法,相传黄帝发明了粥,据此推测,粥的历史超过了四千年。粥的本义是用火和水把米粒体积增加到最大的米饭,原本写作“鬻(yù)”,鬲(lì)是商周时期的陶制炊具,鬻形象地表明祖先用鬲煮粥的情形。粥有厚和薄之分,孔颖达《疏》注明:“稠者曰糜,淖者曰鬻。”也就是说厚粥称糜,稀粥谓鬻。

绿膳房门头不大,门面一间的样子,好像里面进去还有个小二层。七八张桌子、二十多个座位。外面三个人打理,一人舀饭,一人拿包子,一人打荷收款,内厨几人不知,想必得五六个人吧。

绿膳房的早餐分两大部分,饭有胡辣汤、营养粥、小米粥、南瓜粥、八宝粥、豆汁、豆腐脑,有时还有豆沫,但都没有“绿豆粥”熬得地道、好喝!

他们熬得不是绿豆汤,是粥!绿豆似开花又不落沙,甭嘴即化,真烂啊,但又能个个看到豆!

我到店多半都是直奔“绿豆粥”,尤其是头天晚上“喝高”,胃里还难受着。一碗满满的绿豆粥,不掺任何杂物,没有小米,也没有大米,粥里全是一颗颗开过口的绿豆,粥中的汤色带着淡淡的绿意,素白中泛着淡淡的绿,让你泛起无限食欲。

每次舀粥,我常要求服务员“给多盛点稀点!”据说绿豆粥能解酒!故而经常成了我的美餐。

我喜欢先夹起一粒绿豆放在嘴巴里,嘴中就能出现绿豆所特有的香气,绿豆中的豆沙给人一种绵绵的感觉。然后不经意间把绿豆粥放进嘴巴里。味觉中倒是没有想象中那样好吃,甚至没有什么味道,只沙沙的,像白开水般,有着一股绿豆味泛在嘴巴上。在夏日的早晨,不用就着小菜,或者什么珍馐。只要看着窗外阳光下的树木,花草,对面的高楼,胡乱构成的一幅景象,就觉得非常的幸福。再合着偶尔的蝉鸣,偶尔鸟叫,偶尔的汽车声,怎能不让人感受到恬淡呢!也许是这么好的一碗粥,给我带来无限风景。

绿膳房的包子品种很多,不下二十多种吧。有纯牛肉的,有大葱猪肉的,有香菇肉的,芹菜肉的,茄子肉的,豆角肉的,更多的是素馅,有三鲜韭菜的、雪菜的、小茴香的、豆腐的,还有小朋友爱吃的豆沙馅的。

绿膳房的包子属北方包子,相比南方包子,个头要大,虽然看起来没有那么的小巧精致,但品种繁多馅丰富,真是一张面皮包“天下”。猪肉包嫩滑多汁、满嘴留香。牛肉包鲜嫩爽滑,百吃不厌。韭菜包又鲜又香,回味无穷。茴香包吸油解腻,增甜增香,味美多汁。雪里蕻包鲜嫩多汁、脆爽解腻。酸菜包酸爽清脆,增香去腻。豆沙包香甜可口,百吃不厌。

我最爱吃刚下笼屉的胡萝卜馅杂面包了。那高粱加豆面的发面皮,一下锅常散发出了的阵阵豆香,沁人心脾。馅子调得要鲜,最好用上好的淹顶胡萝卜,不要超过3两重的,不能太大,不能有枝杈,亦不能小喽啰!馅子要加剁碎的地瓜粉条和一些油煎卤水豆腐丁,还要加一点黑木耳点缀,黑木耳不能超过3片,否则会冲淡主题。

“打包?还是在这里吃?”每来一个顾客,服务员都要问一遍。绿膳房的顾客很多,多半是周边居民群众。有站着吃的,有端碗喝的,夏天也有蹲在门口的。早起的环卫工人忙完活计或买个包子吃着就走;修车师傅或用自己的缸子端碗饭喝;年轻上班族拿着手机提杯豆汁结账,快递小哥一手开车,一手把包子捂到嘴上;小区晨练居民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给儿孙掂一兜吃的,很少有人恭恭敬敬坐下来“正”喝…

绿膳房的早餐小菜是免费的,有萝卜丝、黄瓜丁、腌洋葱等。早点还卖水煎包和饼,诸如葱花饼、鸡蛋饼、汆饼、还有韭菜托、胡萝卜托等,捎带买高平路糖糕、芝麻球等。但不卖油条,想必从“绿膳房”这个牌面你会知道一点原因吧。

民以食为天,市井小店,人间烟火,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品一口正宗的家乡味,道一声:早安,菏泽!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居家艰难拙笔

青未了领奖马学民(青未了马学民绿膳房)(3)

青未了领奖马学民(青未了马学民绿膳房)(4)

作者简介:

马学民,中国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师范大学毕业,曾任中共菏泽市开发区工委机关报《今日开发区报》总编辑。著有《春华秋实》《菏泽开发区史话》等十多部。作品散见《当代散文》《胶东散文》《齐鲁晚报》《菏泽日报》等。2021年、2022年两届齐鲁晚报“青未了散文奖”获得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

青未了领奖马学民(青未了马学民绿膳房)(5)

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