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笑百步来自哪里(五十步笑百步只可笑)

五十步笑百步,真的那么可笑吗?假设你毫不犹豫地点头同意,那么这很可能证明了你对中国历史与文化传统的无知,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五十步笑百步来自哪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五十步笑百步来自哪里(五十步笑百步只可笑)

五十步笑百步来自哪里

五十步笑百步,真的那么可笑吗?假设你毫不犹豫地点头同意,那么这很可能证明了你对中国历史与文化传统的无知。

五十步完全可以正大光明理直气壮地地笑百步。至少春秋时期如此。可以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五十步完全可以笑百步,因为背后有严肃的礼制基础。这就是当时的战场礼仪。

伏尸百万,流血漂杵,这是如今我们对战争的印象。但起初并非如此。春秋早期,我们的祖先的战场风度,曾经无比地高贵。

有个成语叫楚才晋用。为什么要将楚晋对立呢?因为他们是冤家。春秋史至少有半部是楚晋争霸史。一个是“衰落的老牌大国”,一个是“新兴的崛起大国”,难免。

话说当年,两国发生泌之战(公元前597年)。战争的结果,晋军败退,楚军追赶。追着追着,晋军的战车陷入坑中动弹不得,这也正常,毕竟当年没有高速公路,晋军战车也不是大马力的越野车。

后有追兵,车子又跑不动,这可怎么办?

此时难以想象的一幕上演:楚军停下脚步,高声指导晋军修车。晋军修好车辆,跑几步又出现故障,楚军再度停下,继续高声指导。直到完全修好,前边继续撤,后边继续追。

楚军有意思,晋军也有意思。他们一边跑一边高声讽刺兼致谢:到底是新兴大国嘛,逃跑的确比我们老牌帝国有经验!

是不是都很彬彬有礼?

这是打仗吗?更像体育比赛啊。没错。春秋早期的战争便是如此,都要遵从战场礼仪。这种行为并不罕见,不胜枚举,之所以特地以此为例,是因为楚国特别有代表性:它一直被视为蛮夷之邦,没文化的地方。

可是没文化的地方,竟也如此讲究。

那时的战场礼仪有很多讲究:不斩来使,无论他什么职位;不以阻碍,不以险要的地形为凭借,攻击敌军;不鼓不成列,敌军没有列阵完毕,不得进攻;不重伤,不攻击伤员;不擒二毛,不抓老人的俘虏,让他回家安度晚年。

宋襄公是战场礼仪最后绝唱的悲壮主角儿。此后完全两样。因为此前的作战,都不以杀人略地为目的,而是恢复秩序。称霸的本意,是当上人人尊敬的老大。这个老大怎么样让人尊敬,就是他能维持秩序,而不是吞并邻国。而此后作战目的完全改变,打仗就要攻城略地,扩大地牌,乃至独霸天下。因此缘故,作战越来越残酷。《孙子兵法》的适用范围也无限扩大,从作战延伸到日常生活。这跟道德不断滑坡、诚信体系崩溃应当有重要关联。

回过头来再说五十步笑百步。为什么在春秋时期这行为很严肃,一点都不搞笑?因为作战礼仪有这样一个重要内容:不逐北。即不追击失败的敌军。追击也可以,以五十步为限。

啥意思?这个追击完全是象征意义的。所以你逃出五十步便已经获得安全,非要逃出一百步,那就说明你的确是个胆小鬼,应当被嘲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