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惊蛰宜食清温(惊蛰阳气初惊蛰)

今日惊蛰宜食清温(惊蛰阳气初惊蛰)(1)

今日惊蛰宜食清温(惊蛰阳气初惊蛰)(2)

当傍晚的闪电照亮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伍德河附近天空时,数万只沙丘鹤在普拉特河的浅滩栖息。

摄影:RANDYOLSON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日—6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是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是为“惊”。

故惊蛰时,雷鸣阵阵,地虫惊醒,大地回暖,春意渐浓,中国大部分地区迎来春耕农忙之际。

唐代诗人元稹曾以淳朴明快的笔调,勾勒出独属于惊蛰时节的轮廓——

惊蛰二月节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今日惊蛰宜食清温(惊蛰阳气初惊蛰)(3)

摄影:CLAY BOLT

虽说“春雷惊百虫”,但其实,雷声对昆虫的影响甚小,气温上升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今日惊蛰宜食清温(惊蛰阳气初惊蛰)(4)

葡萄牙,聚集在一起的野兔。兔子繁殖迅速,往往也是春天的象征

摄影:DUNCAN USHER

农谚有言:“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中国劳动人民自古将惊蛰视为春耕开始的时节,正所谓“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指示作用。

今日惊蛰宜食清温(惊蛰阳气初惊蛰)(5)

摄影:COURTESY OF SYNGENTA

惊蛰·三候

一候

桃始华

今日惊蛰宜食清温(惊蛰阳气初惊蛰)(6)

第一个五日,桃花初绽。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今日惊蛰宜食清温(惊蛰阳气初惊蛰)(7)

二候

仓庚鸣

今日惊蛰宜食清温(惊蛰阳气初惊蛰)(8)

摄影:JOEL SARTORE

第二个五日,黄鹂啁啾。

仓庚即黄鹂,嘤其鸣,

求其友,声声唤春来。

今日惊蛰宜食清温(惊蛰阳气初惊蛰)(9)

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北部的蓝宝石蜂鸟,正以一朵花为食。

摄影:ALEX SABERI

三候

鹰化为鸠

第三个五日,春气感物。

“鸠”为布谷鸟,而鹰本属猛禽。

古人认为,此时鹰化为鸠,

至秋则鸠复化为鹰。

可能是因春之蓬勃、春之温柔,

专于猎杀的鹰也暂化为预报播种的布谷鸟。

今日惊蛰宜食清温(惊蛰阳气初惊蛰)(10)

一只芦苇莺在喂一只年轻的欧洲杜鹃。杜鹃的父母把它的蛋下在莺的巢里,误将其当成自己亲骨肉的莺便心甘情愿成为杜鹃的“保姆”。

摄影:DAVID KJAER

惊蛰·养生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阳春三月,气态温升,应早睡早起,多进行室外活动,散步缓行,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

或踏青赏红,或泛舟游湖,或席地而坐沐浴暖阳,不负三月春光短,笑看人间好时节。

今日惊蛰宜食清温(惊蛰阳气初惊蛰)(11)

摄影:ANNICE LYN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摄入大量脂肪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可多吃含植物蛋白和维生素的清淡食物。

今日惊蛰宜食清温(惊蛰阳气初惊蛰)(12)

摄影:VLADISLAV NOSICK / ALAMY

惊蛰·习俗

祭白虎 化是非

中国民间传说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伤人,犯之会遭遇小人、百般不顺,所以就有惊蛰祭白虎的习俗。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

今日惊蛰宜食清温(惊蛰阳气初惊蛰)(13)

真·白虎

祭雷神 蒙鼓皮

《周礼》有云:“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人们认为,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故有雷声,因此人们也利用这个时机蒙鼓皮来祭雷神,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意。

今日惊蛰宜食清温(惊蛰阳气初惊蛰)(14)

摄影:CARSTEN PETER

惊蛰·饮食

惊蛰前后天气变幻莫测,人体容易外感咳嗽、口干舌燥,而梨性微寒且甘润,能生津清热、润肺止咳、消食除滞,也合春季顺肝气、养脾气、润肺燥的养生需求。

今日惊蛰宜食清温(惊蛰阳气初惊蛰)(15)

民间一直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据说是因为“梨”谐音“离”,一说古代走西口者“离家创业”,吃梨承载着“努力荣祖”的念想;另一说,也有让虫害远离庄稼,让疾病远离身体的寓意。

煎饼

在山东的一些地区,惊蛰这天,农民会在自家的庭院里升起火炉烙煎饼,烟熏火燎,寄托让害虫灰飞烟灭的美好愿想。

今日惊蛰宜食清温(惊蛰阳气初惊蛰)(16)

驴打滚

在天津地区,惊蛰时节则流行吃驴打滚,因为驴打滚意味着“害虫死,人翻身”。

今日惊蛰宜食清温(惊蛰阳气初惊蛰)(17)

今日惊蛰宜食清温(惊蛰阳气初惊蛰)(18)

摄影:DIANE COOK & LEN JENSHEL

桃花红,梨花白,春雷响,万物长。

那些蛰伏的惊喜,终将破土而出。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