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的香蕉坏了(四岁孩子割坏香蕉道歉)

宝宝吃的香蕉坏了(四岁孩子割坏香蕉道歉)(1)

小时候,爸爸经常给我和弟弟讲一个故事。

一位妈妈从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对儿子百般疼爱,娇生惯养。

儿子渐渐长大,母亲对儿子有求必应,每当儿子调皮犯错之后,母亲总以“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小孩子嘛”为接口替儿子搪塞遮掩过去。

渐渐的,儿子染上了很多不良习惯,偷东家的鸡,摸西家的狗,但是每次都能在被人发现后安然的躲过惩罚,因为母亲替儿子找了各种理由并且承担了一切。

在母亲的庇护下,孩子从最初的不良习惯发展成为不良习气,最后演变成为恶习恶行,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被捕后,母亲去看望即将行刑的儿子,这时儿子对母亲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再吃妈妈一口奶。

不忍心拒绝也从来没有拒绝过儿子要求的妈妈,就真的露出乳房准备满足儿子最后的愿望,儿子却残忍地咬掉了母亲的乳头,表达了对母亲“养不教的”愤恨。

这个故事的真假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这个故事当年却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姐弟。

长大成人后,我们姐弟俩虽然没有像别人一样有出息,但却始终踏踏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

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无法代替对孩子正确的教育,而正确的教育才是对孩子最深沉的爱。

可是有些父母却只会做父母,不会做家长!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只是生育关系,而家长却要对孩子承担着更多的责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承担对孩子的养育、监护、教育的责任。

做父母容易,生下孩子,自然就成为父母了;

但是做家长很难,做好家长更难,因为家长身上还承担着抚育教养子女的责任。

可是,谁不想做个好家长啊?做好家长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吗?我想好多家长在内心里都会有这样的疑惑。

那么作为合格的家长,应该做到哪几方面呢?做好这四个方面,基本上就可以做到好家长了。

第一:以身作则,是孩子的榜样。

这几天网络上这样一个视频冲上了热搜,一个四岁的孩子,因为和妈妈去水果店买水果,用小刀把水果店里正在卖的香蕉切成了好几段。

宝宝吃的香蕉坏了(四岁孩子割坏香蕉道歉)(2)

孩子的妈妈发现后的做法值得点赞,不仅当着孩子的面自己给给老板道歉,并且让孩子也同时给店老板鞠躬说“对不起”。

同时当着孩子的面,把这些孩子切坏的水果全部买回了家。

单就孩子妈妈的做法,就是一个以身作则的典范。

我想这件事情一定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他以后成长的道路上,他一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了。

作为父母,我们不怕孩子犯错,因为犯错才是成长的开始。

重要的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样去正确地引导孩子?

就像这个妈妈的做法,当着孩子的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向老板道歉,和孩子一起向老板道歉,还将已经切坏了水果,掏钱买回了家。

第二:易于沟通,是孩子的朋友;

宝宝吃的香蕉坏了(四岁孩子割坏香蕉道歉)(3)

很多父母说“我想跟孩子沟通,但是孩子不跟我沟通啊!”

你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场景,家长跟孩子说话,往往说不了两句就火冒三丈,要么大发雷霆,要么就摔门而去。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跟家长沟通呢?

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能够理解自己,能够听自己说一句真心话。

可是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呢?甚至我们可以说为什么孩子不敢给父母说心里话呢?

因为父母没有做到让孩子放心地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你。

孩子害怕把心事告诉父母,孩子害怕自己说了,父母不理解;害怕说了会遭到父母的责骂;害怕受到来自父母的打击、嘲讽等等;

所以他不敢说!

倾听是沟通的开始,父母应该平等的对待孩子,当孩子想找我们倾诉的时候,要用倾听的心态,认真的去听孩子的诉说,了解孩子的心事,才能和孩子有效的沟通。

第三,尊重,关心,理解孩子;

宝宝吃的香蕉坏了(四岁孩子割坏香蕉道歉)(4)

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中,出现了一种怪相。

就是父母观念里面尊重孩子,就是让孩子听自己的话;

父母关心孩子,就是让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

父母理解孩子,就是不让孩子忤逆自己,还是让孩子听自己的话;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父母永远在等孩子一个低头,孩子永远在等父母一个道歉。

有一次,儿子把一个碗打破了,地面上面条糖水,满地狼藉。

我没有了解原因就大发雷霆,吵了孩子一顿。吵完之后,孩子哭着跟我说“妈妈,对不起,我刚才真的只是想给你端一碗面条”,我当时心里咯噔一声,我冤枉了孩子。

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关心,什么是理解,我们往往过于看重孩子的结果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出发点,而常常又过于看重我们自己的心理出发点而忽略了自己的行为结果。

比如我看到了孩子打破了碗的这个结果,却没有想着去了解他是为什么打破的这个碗?他拿着碗来干什么?

再比如,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是未来孩子好,所以逼着孩子学这学那,动辄打骂,却没有看到这些责打辱骂给孩子造成了什么样的心里伤害还有心里阴影。

理解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他这个年龄发展阶段的暂时现象;

以父母的身份关心关爱孩子而不是做一个审判者和监督者;

尊重孩子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的发展需求,以及平等的人格尊严;

建立平等关爱的亲子关系,才是家庭教育的开始。

第四,面对孩子的错误,能给予积极正面的帮助和教育;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宝宝吃的香蕉坏了(四岁孩子割坏香蕉道歉)(5)

一个初三的男孩学习不努力,经常违反纪律,并且做了错事之后不敢承认,也不肯承认。

有一次,男孩在学校规定不能踢球的地方踢球,结果不小心打碎了窗户玻璃。

学校在经过仔细的调查之后,确定是他因为违反纪律而打碎了玻璃,理应赔偿。

为了慎重起见,老师先征求孩子的意见,是家长买好玻璃亲自安装,还是学校装好之后拿着发票找家长拿钱?

学生当即表示,自己父亲出差不在本地,请学校负责安装。

学校按照学生的意愿把玻璃装好之后,把发票交给了孩子,这个时候孩子的父亲出现了。

孩子的父亲纠结了几件事情,一是玻璃价钱太高了,让孩子把发票带回交给老师;二是要见负责安装的厂家围绕价格问题进行一番理论,三要求重新开票。

经过反复的长达将近一个月的计较,这位父亲最后才不情不愿地把这件事情了结了。

在这个事情过程中,老师不但找到孩子强词夺理的病根。而且孩子呢,在这个全过程经历之后,强词夺理的毛病只会进一步加重。

孩子就是一个复印件,而父母是原件。复印件出问题了,基本上是原件出了问题。

所以孩子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能在父母的身上找出原因。

最好的名师就是父母的身体力行;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最好的学区房就是家里的书房。

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我们衡量的标准不是你给孩子创造了多好的物质条件和环境,而是家长给孩子以身作则树立起来的榜样的力量。

行动是最响亮的语言!

用行动去感知行动,用灵魂去唤醒灵魂,才是一个家长最高的境界。

关注我,一起学习,做智慧型父母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