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是害车而不是爱车(实际上是伤车的行为)

汽车作为大众的出行工具,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普通家庭中,家庭拥有私家轿车也不再仅仅是梦想,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体现,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哪些行为是害车而不是爱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哪些行为是害车而不是爱车(实际上是伤车的行为)

哪些行为是害车而不是爱车

汽车作为大众的出行工具,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普通家庭中,家庭拥有私家轿车也不再仅仅是梦想,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体现。

很多人对汽车的使用保养还是有些认识误区,汽车怎么用,开的多好,还是开的少好,夏天和冬天的极端天气下该在哪里停车等等问题,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这些问题。

有些人爱车如命

有些车主特别爱车,尤其是新买的车子,简直要把车子供起来一样,我们今天看看车主的几个“爱车”表现:

1)车子舍不得开

2)尽量停车库

3)车子穿衣服

4)洗车频率高

5)各种装修和贴膜

车子是开坏的,还是放坏的

有些车主,尤其是非专业的车主,就担心车子用坏,所以车子虽然买了,但是遵循的原则却是能不开就不开,能不用就不用,生怕开坏了,就像那句话说的,含在嘴里都怕坏了,把车子宠的像个宝贝一样。

实际上,车子绝对不是开坏的,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还是非常抗造的,并不会因为开得多就坏掉了,大家可以看看运营车辆,比如各类出租车、货车、长途车等等跑的非常多,反倒是没有坏了,或者说有些大小毛病,适当保养维护,或者更换一些零部件就可以了。

有些出租车,甚至可以开到七八十万公里还在开,说明车子根本开不坏

恰恰相反,有些车子确实是放坏的,是宠坏的。

因为,汽车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比如小编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发动机的运行是可以长期进行的,发动机设计考虑到了冷却、润滑等方面,所以长期运行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反倒是短期内的开动,会造成润滑不足,从而造成磨损加剧,所以,那种偶尔看看,并且开的也比较短时间的车子,寿命反倒是最低的。

根据以上分析,大家就明白为什么车子不是开坏的,而是放坏的。

汽车外观的保护有必要吗

有一说一,这个当然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对外观的一些保护,对维护车辆的外观新鲜程度,肯定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汽车的外观,总体来说,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车漆,车漆的好坏和质量,以及爱护程度,还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车辆的观感。

有几个方面会影响车漆,主要包括:

1) 腐蚀性物质的影响

很多腐蚀性的物质,比如油脂类、含油的树叶或者果实、鸟粪等物质对车漆伤害是非常大的,有些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2)夏天的暴晒也会对车漆造成慢性的影响,会造成车漆发黄、亮光消退等影响。

夏天高温,白天暴晒,夜晚又降温,阳光的炙烤和温差的变化都会造成车漆的损伤

3)意外的刮擦

停车的时候,会由于一些有意无意的原因,造成一些车漆外观的刮擦

根据以上所述,对这些因素进行必要的防护和预防是很有必要的,主要措施包括:

1) 购买车衣

对长期停车的情况,尤其是超过一个月时间的,给车辆穿个衣服还是有意义的,这样,一些基本的腐蚀性物质和无意的刮擦还是能进行有效的避免的。

2)有条件的停车库

对有条件的车主,不要觉着地面方面,能停车库尽量停车库,车库对以上伤害的防止还是很有意义的。

3)尽量避免停车在别人的车位,也不要停在影响其他人出行或者工作的场合,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经常洗车好吗

有些车主买了车,恨不得天天搞得光鲜亮丽的,一方面,这样当然好,干净漂亮谁都喜欢,开着也舒服。

小编也不喜欢车脏脏的,车内车外都是这样。

但是洗车还是需要有个频率的,只要洗车都会对车漆有一定伤害,尤其是在外面的洗车店洗车,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太频繁地去洗车,当然内饰可以自己经常的去擦洗一下,内饰没有车漆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另外,洗车最好用软布擦洗,不要用那种拖把类的东西,一旦有铁丝等掺入,对车漆的伤害就很大了。

根据以上结论,洗车没有必要太过频繁,适度即可。

有必要过度装修吗

还有一些车主,买到车先进行各种装修,外观做各种贴纸,殊不知这些装饰都是通过胶粘上的,这些胶的清理很麻烦,并且会对车漆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这些能不做就不要做。

还有些车主细化做改装,甚至个别的对电路和车辆的控制系统也进行了大量改造, 殊不知这些改造有较大的风险,甚至会造成起火风险,所以这些改装一定要慎重。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过度装修,如果喜欢的,适量装修即可,小编就不喜欢胡乱装修,只做一些简单必须的装饰即可。

结论

汽车就是一个生活的工具,是一个出行的辅助手段,没有必要看得太重,它是为车主服务的,而不是车主为它服务。掌握了这个基本原则,大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