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徐汇签订区级知识产权保护)

12月24日上午,徐汇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共同签署《关于加强徐汇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四方协议》(以下简称《四方协议》),作为全市首个区级知识产权保护“行刑衔接”四方合作协议,标志着徐汇区在健全知识产权保护闭环体系、打出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徐汇签订区级知识产权保护)(1)

签约仪式

徐汇区市场监管局供图(下同)

徐汇是上海老牌的知识产权大区,今年全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6.7件,连续6年位列全市第一;每万户市场主体的平均有效商标拥有量达11808件,商标集聚度、活跃度位居全市首位;查办的知识产权领域违法案件相比去年增长40%。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大企业需要,小微企业、“草根”创客同样需要。明略科技集团是注册在徐汇的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已申请商标750件、软件著作权308件、专利3151件。副总裁徐凯波向记者坦言,“因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专业性、复杂性、艰巨性,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违法行为较为隐蔽,造成证据固定难、调研取证难等问题,牵扯了企业较大的维权成本和精力。”

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徐汇签订区级知识产权保护)(2)

市场监管部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如何提升知识产权综合治理效能,徐汇区从加强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合作入手,通过四方联动,让侵权者感受到威慑常在、让权利人感受到公平正义。依托徐汇区“两法衔接”信息化平台,打通知识产权保护信息互通共享的各环节,是此次《四方协议》的一大亮点。市场监管部门将在日常监管执法情况中发现涉嫌犯罪的线索第一时间录入平台,公检法三部门认定构成犯罪的将查处结果录入平台,以全环节的公开透明,确保行刑衔接闭环处置。区法院作为全市四家具有一审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之一,集中管辖徐汇、松江、金山、闵行、奉贤、长宁6个区的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是上海基层法院中管辖区域最大、受案量最多的知产庭。区法院负责人谈到,通过《四方协议》法院将更多地参与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来,针对新型案件的办理,将在法律及操作层面提供支撑;同时加快推进适法标准的统一,推动四方执法的统一,真正实现行政和司法的无缝对接。

针对有重大影响、涉案金额巨大、新类型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四方协议》首次明确建立联合查办机制。市场监管部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公安部门发挥刑事侦查专长,检察机关对证据调取、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侦查行为的合法性提出意见建议,如对案件的定罪量刑有较大争议的时候,法院将提前介入,在案件定性方面给予专业支撑,推动四部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做到打击精确、处罚到位,形成有力震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