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知识问答(高血压知识知多少)

高血压知识问答(高血压知识知多少)(1)

全世界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高血压为主要原因。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高血压的相关知识。

1、2018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的降压目标是什么?

2、没有症状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不服用降压药?

不可以,一定要坚持服药。其实当血压超过正常范围时,血压对心、脑、肾就已经开始产生侵害。

一些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服药,当出现头昏或测血压升高时才服用降压药,一旦症状消失或测血压已恢复正常又不服用降压药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也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停服降压药后血压又要再升高,这样反复升降最终将导致病情恶化。

正确的做法是当血压降到正常范围之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以维持量长期坚持服下去。

3、降压药一般选择什么时候服用?

慢性高血压病患者一天24小时的血压水平是不恒定的,有两个高峰和两个低谷:早晨9~11时及下午4~6时为全天最高血压;中午12时~下午2时为第一个低谷,晚上8时后血压呈缓慢下降趋势,凌晨2~3时为最低。

所以要选择用药时间,一般第一次用药在早晨6~7时,第二次用药在下午3~4时。药效持续24小时的降压药,一般每天早晨服一次即可。

4、为什么高血压药提倡小剂量联合应用,而不是单纯增加某一种药物的剂量?

单药治疗常常达不到降压目标,一味地将单药增大剂量易出现不良反应。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目的是药物治疗作用相加,其不良反应可以相互抵消或者至少不增加不良反应。

5、什么是药源性低血压?

药源性低血压即用药后引起血压下降(低于90/60mmHg),并且伴有头晕、乏力、嗜睡、精神不振、眩晕甚至出现昏厥等临床症状。部分高血压患者用药后血压下降过快或者下降幅度过大,出现不适症状,血压虽未达定义范围,亦可归入药源性低血压的范围。

6、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应如何预防和处理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冷汗、恶心、呕吐等。在联合用药、首次服用α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或加量时要特别注意。

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方法: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个小时;改变姿势,特别是从卧、坐位起立时动作宜缓慢;服药时间可选择在平静休息时,服药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再下床活动;如在睡前服药,夜间起床排尿时应注意。

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应平卧,可抬高下肢超过头部,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7、什么是药源性高血压?容易诱发高血压的药物有哪些?

药源性高血压临床表现为用药后出现高血压,或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压进一步升高或出现反跳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一般病情较轻,停药后可逆转,偶尔出现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和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

容易引起血压升高的药物有:含钠盐药物、口服避孕药、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促红细胞生成素、环孢素、甘草合剂和一些复方感冒制剂等。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这些容易升高血压的药物时应告知就诊的医生根据情况对降压药剂量进行调整。

8、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初始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并且随后的剂量调整应较缓慢,因为老年人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尤其是高龄和体弱的患者,宜选用作用平和、缓慢的制剂,降压不能太快,降压程度不宜太大。不应随便调整剂量和更换药品品种,有疑问时应该及时与医生或药师沟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