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保卫战洪秀全的下场(曾国荃领兵攻入天京)

晚清时期,洪秀全等人打着“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口号,在清政府眼皮底子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政权——太平天国,其内部实行公有制度,一切财物都要上交,由上层公平分配,不得私藏,上交的财物则是被送进一个被称为“圣库”的大宝库中。

天京沦陷时,清朝名将、湘军首领曾国荃率先攻入,当他兴奋地带人撞开“圣库”大门,见到眼前的情景后,却高呼一声:我命休矣!

天京保卫战洪秀全的下场(曾国荃领兵攻入天京)(1)

太平天国一直是清朝政府的眼中钉肉中刺,曾国荃奉命剿灭,攻入天京之中,这绝对是天大的功劳,完全可以借此邀功请赏,为何撞开宝库大门后,曾国荃却高呼哀嚎,苦恼不已?

智勇兼施,屡战太平天国

晚清时期,清政府腐朽无能,外有列强虎视眈眈,伺机蚕食中国,内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作乱,可谓是内忧外患,若非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一班有能力的大臣们支撑着,恐怕大清早已灭亡。

彼时国内百姓饱受乱世折磨已久,太平天国的首领们因此一呼百应,天国一路发展堪称高歌猛进,迅速成了气候。

天京保卫战洪秀全的下场(曾国荃领兵攻入天京)(2)

咸丰帝为此感到担忧,命令曾国藩到湖南负责训练军队,用以对抗太平天国。

但曾国藩到了湖南,却深感军队内部问题甚多,要想改变恐怕耗费时间过长,而且还不好带领,干脆决定建立新军,自己亲自从头到尾操练,练一支精锐之师出来!

于是,曾国藩向皇帝申请,下令在当地招募士兵,就这样,赫赫有名的湘军便就此成立,而这支军队,后来主要由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带领。

说到曾国荃,那可真是个充满争议的传奇人物。

少年时,曾国荃生性高傲,卓尔不群,十六岁时便跟随在兄长曾国藩身边学习,曾国藩对其素来称赞有加,道光年间,曾国荃以府试第一的成绩入县学,到咸丰二年时被录为贡生,可见才学不浅。

天京保卫战洪秀全的下场(曾国荃领兵攻入天京)(3)

曾国荃

得知兄长建立湘军,素有雄心的曾国荃毅然投笔从戎,加入湘军,跟随兄长管理团练,立志剿灭太平天国。

让曾国藩欣慰的是,这个弟弟确实厉害,湘军从咸丰六年开始与太平天国作战,期间曾国荃有勇有谋,智勇兼施,屡次挫败太平天国的锐气。

咸丰六年,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兵犯江西,曾国藩指挥抵抗,却不敌石达开,形势岌岌可危。

曾国荃得知后,迅速招募人手前去营救,不过他没有选择直接去救援,而是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使得太平军无法全力攻击曾国藩,最终解除危机。

天京保卫战洪秀全的下场(曾国荃领兵攻入天京)(4)

在与太平军对抗的过程中,曾国荃经常使用挖壕沟、埋地雷、炸药轰炸的包围战术,因此得了个称号——铁桶将军。

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安庆城之战。

咸丰十年,曾国荃带兵攻打安庆城,这座城池易守难攻,城内守军奋死抵抗,湘军在攻城过程中死伤惨重,依然无法破开城门。

曾国荃眼看攻不下,担心城内守军与城外的其他太平天国军队联系,到时形势会更加不利,于是他当场发狠,命人在安庆城的东北西三面挖出三条又长又宽的壕沟,南面是水路,被他派人驻守,保证断绝城内守军的粮食补给,更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这招果然奏效,城内军队渐渐被困得心慌,太平天国的英王陈玉成为解安庆城之围,多次带兵对曾国荃发起进攻。

天京保卫战洪秀全的下场(曾国荃领兵攻入天京)(5)

曾国荃借助壕沟抵抗,陈玉成的军队最终奈何他不得,太平军一向勇猛,但是在曾国荃这里不顶用,陈玉成连连感叹遇到了硬茬子。

利用壕沟地利,曾国荃就这么将安庆城内的太平军围困了一年,城内太平军内部军心逐渐大乱,士气陷入低迷,因为被困导致粮食无法得到补给,很多人都饿得失去作战能力。

最终,曾国荃趁对方虚弱之际,用地雷炸塌城墙,带兵攻入,顺利占领安庆城,朝廷称他“智勇兼施”,赏赐头品顶戴。

艺高人胆大,孤军深入天京

同治元年,曾国荃因为对抗太平天国有功,愈发得到重用,官至江苏布政使,并命他继续带兵作战。

同年春,曾国藩部署兵力夺取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此城若是拿下,便意味着太平天国走到末路,这对曾国藩来说意义非凡,帮助清政府扫平国内叛乱,这功劳多大,可想而知。

天京保卫战洪秀全的下场(曾国荃领兵攻入天京)(6)

曾国藩

因此,曾国藩将主攻的任务交给了一向有勇有谋的弟弟曾国荃。

但是这一次,曾国荃的行动让一向稳重的曾国藩都感到害怕,他做了什么?

一句话概括就是——艺高胆大,孤军深入

曾国藩以前曾经做过一首诗,称赞自己的弟弟曾国荃是家里兄弟里面最有能力的一个,这话可真是一点都不假。

得到主攻任务后,曾国荃的心思就开始躁动起来,他与太平天国对抗多年,非常了解敌军的习性,如今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他认为不可再给敌军喘息的机会,应该带兵一口气狂攻过去。

天京保卫战洪秀全的下场(曾国荃领兵攻入天京)(7)

在其他人看来,曾国荃的行为无疑是冒失的,但偏偏就让他算得很准。

曾国荃带领的军队没有按原计划行事,反而让太平军猝不及防,一连被他拿下含山、和州、江宁镇等多个重要地点,大有一口气打到天京的气魄。

同年5月,曾国荃带兵来到天京城外的雨花台驻扎,敌人都城已经近在眼前,但这也使他的这支部队处于孤立无援的危险处境。

兄长曾国藩得知后非常担心,派人传信要他暂时后退,与其他清军会合,慢慢收拾路上的太平军,最后再合围天京城。

天京保卫战洪秀全的下场(曾国荃领兵攻入天京)(8)

但曾国荃却不这么想,他回信道:“放弃敌人老巢不攻击而到其他地方战斗毫无意义,进逼天京城足以致敌人于死地,虽然危险,但大有可为!”

曾国荃丝毫没有退缩的打算,曾国藩想要派李鸿章去支援他,结果被他拒绝,后来他还谢绝由白齐文指挥的“常胜军”前来支援,曾国荃只要求其他人剿灭天京外围的敌人,好让他可以安心地全力进攻天京。

随后曾国荃与水师会合,带领两万军队,施展他最擅长的“铁桶”战术,在天京城外筑起防御工事,深挖壕沟,借助地利跟太平军对抗。

期间太平军多次对曾国荃发动进攻,进攻的人数加起来高达二十万,彼时还有疫病流行。

天京保卫战洪秀全的下场(曾国荃领兵攻入天京)(9)

李鸿章

就是在敌我力量悬殊、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曾国荃硬生生利用战术与太平军激战六十多天,没有败退,在大部队过来合围之前硬是拖住敌军,有力地打击了太平军的主要力量。

可以说,没有曾国荃的果断围攻,后来曾国藩的部队也不能如此顺利就瓦解太平天国,他以一人之力让太平天国提早数年灭亡。

撞开大门,直呼我命休矣

同治三年2月,曾国藩的部队在天京外集结,与曾国荃一起围攻天京。

围困到7月,太平军内部逐渐乱了阵脚,人心惶惶,曾国荃见状知道时机已到,下令点燃埋藏在城墙下方的大量火药,一时间轰炸之声犹如雷鸣,天崩地裂间,城墙破开,大军压境!

就这样,曾国荃带领湘军犹如洪水猛兽冲进天京,大肆抢夺财宝,杀人放火。

曾国荃带领的兵可不是什么善茬,他的部队之所以如此强悍,原因就在于一个字——狠!

天京保卫战洪秀全的下场(曾国荃领兵攻入天京)(10)

曾国荃

曾国荃为人果断狠厉,对敌人从不手软,攻入敌人内部后也从不约束下属,因为他知道,要维持一支部队的勇猛就犹如饲养一只野兽,必须投喂血肉方能维持其凶性,这也是他的部队总是能屡立奇功的主要原因。

而曾国荃最在意的财宝,自然就是传闻中,号称堆满珍宝,装有太平天国全部财富的“圣库”!

但是,当曾国荃带领部队撞开“圣库”大门,见到眼前的一切后他目瞪口呆,高呼一声:“我命休矣!”

原来,这传闻中的圣库,根本没有多少财物,他搜遍了整个宝库,那些传闻中的金银细软、奇珍异宝一点都没有见到。

天京保卫战洪秀全的下场(曾国荃领兵攻入天京)(11)

或许有人会问,那又如何?就算没有搜到财物,凭借着夺取天京作战中立下的汗马功劳,曾国荃也足够得到丰富的赏赐,何至于喊出“我命休矣”这等哀嚎话语?

当然至于,因为找不到财宝的话,曾国荃的处境会很不妙!

须要明白,那时候的清朝,外有列强觊觎,内有各地起义作乱,朝廷政权面临相当严峻的考验,常年的混乱让国库非常空虚,而越乱就越需要培养军队镇压,每一年要花费的军饷都是一笔巨大的数目。

对当时的清朝而言,如果能够得到“圣库”内的大批财宝,那无疑会让清政府的财政得到喘息的机会。

天京保卫战洪秀全的下场(曾国荃领兵攻入天京)(12)

曾国藩

早在还没有攻入天京城前,曾国藩就给弟弟写过信,要他如果找到宝库,一定要把事情办好,将财物上交,别给他人留下把柄。

当官的,尤其是他们这样的官员难免会有政敌,这件事情如果办不好,指不定会触怒皇上,搞不好有可能掉脑袋,所以当曾国荃冲进宝库之时才会高呼“我命休矣”。

他一怒之下在天京城中大肆搜刮,趁机侵占了不少财物,可惜那完全无法与传闻中的“圣库”财宝相提并论。

财宝去向,当真是被私吞?

太平天国运动就此失败,曾国荃向上面禀报,没有找到传闻中的“圣库”财宝。

曾国藩得到弟弟给的消息,顿时就感到头大,这财宝找不到,到时候绝对会传出流言蜚语,定会有人趁机做文章,皇上肯定不悦,现在必须得“怂”才能保命!

于是,曾国藩让曾国荃称病回家休养,他主动交出兵权,更不敢把消灭太平军的功劳揽到自己身上。

天京保卫战洪秀全的下场(曾国荃领兵攻入天京)(13)

同治帝

同治帝对没有找到财物一事心中不悦,但曾国荃毕竟有功在身,总不能战乱一停就杀大臣,便准他回家养病,同时暗中调查他所说是否为真。

一时间,朝野流言蜚语,都说是曾国荃私吞了“圣库”中的财物。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认为,恐怕并非如此。

太平天国一开始是打着“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口号来笼络人心,但很多迹象都表明,这个政权在后期就已经彻底“变质”。

政权高层们暗中挪用圣库钱财,彼此心知肚明,圣库中的钱财一直在不知不觉地减少着。

天京保卫战洪秀全的下场(曾国荃领兵攻入天京)(14)

洪秀全一手建立太平天国,眼看着家大业大起来,初心渐渐被他抛弃,在政权建立后期,他贪图享乐,生活奢靡,据说他的皇冠都是纯金打造,他自己如此腐败,手底下的人能不效仿吗?

高层人员们大肆建造豪华府邸,花钱如流水,这些钱从哪里来?如果真是按照太平天国所说,一切财物由上层公平分配,这些将领们又哪来这么多钱挥霍?

如果到这里还不能确定答案的话,我们再来看看,被认为私吞了财宝的曾国荃,他后来过得如何?

曾国荃后来又被朝廷启用,但他的生活却不见有多奢华,至少没有任何记载他后半生过着富足奢靡的生活,反而有很多良好的记载。

天京保卫战洪秀全的下场(曾国荃领兵攻入天京)(15)

曾国荃担任山西巡抚的时候,当地遇到灾荒,他游走各省份,呼吁各界捐款赈灾,全力救治灾民,主张减轻徭役,节省民费,甚是体恤民情。

这与他带兵作战时的狠厉表现截然不同,对敌人他凶狠果敢,但是对老百姓,他却很宽容,被认为是一个好官。

晚年时曾国荃曾经修建房屋,据相关记载,他修建的房屋很大,富丽堂皇,甚是气派,有人因此怀疑他就是用私吞的钱财建造的。

天京保卫战洪秀全的下场(曾国荃领兵攻入天京)(16)

但这并不可信,曾国荃在朝为官多年,职位本就不低,当了一辈子官,肯定有很多积蓄,能建造这样的房屋并不算奇怪,甚至修建完屋子后,因为积蓄花的差不多了,有一段时间他过得很拮据。

再者,倘若真的是曾国荃私吞了那传闻中的“圣库”财宝,为什么不带着钱跑到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占山为王?何必活得这么累?

要知道,隐藏一笔人人都知道其存在的财富,而且还是在朝廷眼皮子底下干这样的事情,难度可想而知。

天京保卫战洪秀全的下场(曾国荃领兵攻入天京)(17)

曾国荃

曾国荃和兄长曾国藩为官多年,深知官场黑暗,一个不慎就有可能被人抓住话柄满门抄斩,实在很难想象曾国荃会做这么危险的事情,这与他后来的人生轨迹不符。

综上,笔者个人认为曾国荃并没有私吞财宝,否则他无法活到六十七岁才病逝。

不过曾国荃面对敌人和自己人时表现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却是引人争议,而财宝之谜也给他这一生添上了几分传奇色彩,倒真是个传奇人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