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5水的电离(高三化学总复习之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本文涉及到的符号特别多,导致排版阅读出现问题,如需文字版本,私信我即可

一、水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1、水的电离

1)、水是极弱的电解质,也存在着电离平衡:H2O⇌H OH-。在一定温度下,水电离出来的H 和OH-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用符号KW表示。

2)、有关KW的两点说明

a、水的离子积(KW)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c(H )和c(OH-)分别代表电解质溶液中H 和OH-的总物质的量浓度。KW与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无关。一般情况下在25 ℃或室温下,KW约为1.0×10-14;而100 ℃时,KW约为5.5×10-13。

b、在研究水溶液体系中离子的种类时,不要忽略H 、OH-的存在。

2、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水的电离平衡:H2O⇌H OH-

高中化学选修5水的电离(高三化学总复习之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

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 )和c(OH-)的相对大小。

1)、c(H )>c(OH-),溶液呈酸性;

2)、c(H )=c(OH-),溶液呈中性;

3)、c(H )<c(OH-),溶液呈碱性。

高中化学选修5水的电离(高三化学总复习之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2)

三、酸碱中和滴定

1、酸碱中和滴定目的: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碱(或酸)的浓度。

2、实验用品

1)、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2)、主要仪器:酸式滴定管(如图A)、碱式滴定管(如图B)、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锥形瓶。

3)、滴定管使用注意事项

a、“0”刻度在上,精确度为0.01 mL。

b、盛装酸性、氧化性试剂一般用酸式滴定管,因为酸性、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或氧化橡胶;盛装碱性试剂一般用碱式滴定管,因为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活塞无法打开。

3、实验操作

1)、滴定前的准备

a、滴定管:查漏→水洗→润洗→装液→排气泡→调液面→记录。

b、锥形瓶:注待测液→水洗→加指示剂。

2)、滴定过程

左手控制活塞或玻璃球,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3)、终点判断

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为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4)、数据处理

重复滴定操作2~3次,求出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

c(待测)=γ×(γ:酸碱反应的比例系数)

4、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有:

高中化学选修5水的电离(高三化学总复习之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3)

四、水电离出的c(H )[或c(OH-)]的计算

在水溶液中c(H )水和c(OH-)水始终是相等的。在酸溶液中,酸电离出的H 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使水的电离程度降低,此时水电离出的c(H )水可通过KW求出:

KW = c(H )总·c(OH-) = [ c(H )水 c(H )酸 ]·c(OH-)

通常c(H )酸 ≫ c(H )水,c(H )总 ≈ c(H )酸,故上述式子可简化为:

KW = c(H )酸 ·c(OH-),c(OH-)=。

在酸溶液中,c(H )水等于溶液中的c(OH-),所以c(H )水=。

利用相同的原理我们也可以得出在碱溶液中,c(OH-)水=。

在能够发生水解的盐溶液中,通常溶液中的H (或OH-)完全来自于水的电离。

例:常温下,pH=9的CH3COONa溶液,溶液中的c(OH-)=10-5 mol·L-1,此时水电离出的c(H )也等于10-5 mol·L-1,只不过大部分被CH3COO-结合生成了CH3COOH,存在于溶液中的H 的浓度仅为10-9 mol·L-1。

五、酸、碱溶液稀释时pH的变化规律及pH计算

1、酸、碱溶液稀释时pH的变化规律(25 ℃)

1)、强酸、强碱的稀释:在稀释时,当它们的浓度大于10-5 mol·L-1时,不考虑水的电离;当它们的浓度小于10-5 mol·L-1时,应考虑水的电离。

例:

pH=6的盐酸稀释至原体积的100倍,稀释后pH≈7(不能大于7);

pH=8的NaOH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100倍,稀释后pH≈7(不能小于7);

pH=3的盐酸稀释至原体积的100倍,稀释后pH=5;

pH=10的NaOH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100倍,稀释后pH=8。

pH=a的强酸稀释至原体积的10b倍,稀释后pH=a b<7;

pH=a的强碱稀释至原体积的10b倍,稀释后pH=a-b>7;

2)、弱酸、弱碱的稀释:在稀释过程中既有浓度的变化,又有电离平衡的移动,不能求得具体数值,只能确定其pH范围。

例:

pH=3的CH3COOH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100倍,稀释后3<pH<5;

pH=10的NH3·H2O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100倍,稀释后8<pH<10。

2、溶液pH的计算方法(25 ℃)

1)、单一溶液

①、强酸溶液,如HnA溶液,设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c(H ) = nc mol˙L-1,pH = -lg c(H ) = -lg nc 。

②、强碱溶液,如B(OH)n溶液,设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 L-1,c(H ) = nc mol·L-1,pH = -lg c(H ) = 14 lg nc 。

2)、两强酸混合

PH=a的强酸和PH=b的强酸,按照体积比x:y混合。

由c(H )混=,先求出混合后的c(H )混,再根据公式pH=-lg c(H )求pH。 若两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可采用速算方法:混合后溶液的pH等于混合前溶液pH小的加0.3。如:pH=3和pH=5的两种盐酸等体积混合后,pH=3.3。

3)、两强碱混合

PH=a的强碱和PH=b的强碱,按照体积比x:y混合。

由c(OH-)混=,先求出混合后的c(OH-)混,再通过KW求出c(H )混,最后求pH。

若两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可采用速算方法:混合后溶液的pH等于混合前溶液pH大的减0.3。如:pH=9和pH=11的两种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10.7。

4)、强酸与强碱混合

PH=a的强碱和PH=b的强碱,按照体积比x:y混合。

强酸与强碱混合的实质为中和反应,H OH-=H2O,中和后溶液的pH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若恰好中和,pH=7;

②、若剩余酸,先求中和后剩余的c(H )剩,再求pH;

c(H )剩=

③、若剩余碱,先求中和后剩余的c(OH-)剩,再通过KW求出c(H ),最后求pH。

c(OH-)剩=

5)、已知强酸和强碱的pH之和,判断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①、若强酸与强碱溶液的pH之和等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中性,pH=7。

②、若强酸与强碱溶液的pH之和大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碱性,pH>7。

③、若强酸与强碱溶液的pH之和小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酸性,pH<7。

6)、已知酸和碱的pH之和等于14,根据等体积混合后的pH,判断酸碱强弱

①、若混合后溶液显中性,则酸为强酸、碱为强碱。

②、若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酸为强酸、碱为弱碱。

③、若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酸为弱酸、碱为强碱。

7)、一元酸和一元碱的等体积等浓度混合后的pH,判断酸碱强弱

①、若混合后溶液显中性,则酸为强酸、碱为强碱。

②、若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酸为弱酸、碱为强碱。

③、若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酸为强酸、碱为弱碱。

高中化学选修5水的电离(高三化学总复习之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4)

高中化学选修5水的电离(高三化学总复习之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5)

高中化学选修5水的电离(高三化学总复习之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6)

高中化学选修5水的电离(高三化学总复习之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7)

高中化学选修5水的电离(高三化学总复习之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8)

高中化学选修5水的电离(高三化学总复习之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9)

高中化学选修5水的电离(高三化学总复习之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0)

高中化学选修5水的电离(高三化学总复习之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