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活周记摘抄大全六年级(教学相长日记周记)

0.105·字数 3794 · 阅读 216 2018-07-19 08:22,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学校生活周记摘抄大全六年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学校生活周记摘抄大全六年级(教学相长日记周记)

学校生活周记摘抄大全六年级

0.105·字数 3794 · 阅读 216 2018-07-19 08:22

教学相长: 日记、周记、用心记

——日记与成长

黑龙江 惠自强

题记:1、日记是培养情商、磨砺耐性的利器。

2、日记的最大作用在于促进人的思考与成长(日记的反思作用)。

3、日记是培育思想者的摇篮,是创造者的根据地和精神家园。

初识“日记本”

1977年末,我刚进入中学的第一个年级,被叫做七年级(也有人叫初二的),正是这个学期末,老师用全班同学勤工俭学攒的班费,为每个同学买了一个黑塑料皮的本子,上有三个字——“日记本”,老师就去做其他工作,不教我们了。我们不知道“日记本”是干什么用的,也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而发“日记本”。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日记本”这种东西。依稀的,在语文课文中(已不知是小学高年级还是在初中了)学过一篇课文《竺可桢二三事》,其中有一句“竺可桢坚持不懈地记气象日记(几十年)”,这算“听说了”“日记”——没有丝毫印象的一种事物。

丝毫没有日记的积累,广泛阅读的铺垫,到了中学,老师让写作文,对学生来说,不亚于“赶鸭子上架”。所以那时对学生来说,写作文是普遍头疼的事,可谓“搜索枯肠”、“搜肠刮肚”、“绞尽脑汁”。

结缘“日记”

1981年考上了师专数学系。虽被数学系录取,但阅览室和图书馆是没有文理之分的。在阅览室,从报纸上看到一篇《为日记正名》的文章,大致是说“文革”时期,拿日记整人,“抓辫子”、“打棍子”、“扣帽子”把人往死里整,使人对写日记心有余悸,最后,作者发出“写日记无罪”的呼声。我深以为然,所以自己就开始了“记日记”的历程。说是写日记,也不知道有什么格式、方法、要求。反正自己知道,至少得有“年月日”。因为没人管,是自己主动写的,所以也没有任何约束,愿意写啥写啥。只是,更多的时候是不知有啥可写的。之后不太久的一次周末,我们几个同学到图书馆借书。一个同学要了一本《鲁迅日记全集》,我赶紧抢过来,看看鲁迅先生是怎么写日记的。当我看到先生的某天日记,除了年月日外,只有两个字——“无事”时。我对写日记,一下子就豁然了。

最初的日记(大约第一年),伴随着大量的摘记(有专门的摘录本)。因为自己感觉到不知道的好东西太多了,自己过去还全然不知。到了大学(那年17岁)才平生第一次接触到图书馆和阅览室。所以自己就挤时间读书报刊,摘写记。三年下来,感觉收获很大。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每天审视自己的言行得失,调整、改进、积累、提高。

大学三年日记感触:日记,对于青年,是成长的媒介。贵在主动、自觉、派生、附加与创造,调动一切灵感、神经、学识、修养,自我雕琢、自我塑造、自我培养。日记的作用体现在:记录、思考、积累、反思,修养、耐性,思想、创造。锻炼文笔、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等,仅仅是记日记的副产品。日记的作用再多,但都离不开日记的灵魂:主动、自觉、反思、调整、雕琢、塑造、培养。(日记可以提倡写,但不便勉强写。)日记的灵魂:思想、见地、建设、建树。不为写而写(不应敷、不搪塞)。

日记的升华作用:1、由日记,经年累月,而随时记。2、由日记而写作。3、由日记而创造。4由日记而收藏。5、由日记而成才。凡是能自觉记日记三五年的,都能给自己打下一个良好的人生基础:思考的习惯,文字表达的欲望与习惯。坚持十年以上,才能上升为习惯。国家今年(2016)才明确提出工匠精神,事实上,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各行各业都应该共同追求、敬仰和遵守的精神。我们中国人,从普遍意义上去说,是缺乏了这种精神。日常生活中,大家讲混合(圆融、和合),讲也许、大概、差不多,缺乏“较真儿”的环境氛围。毛泽东同志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写日记、遣词造句,恰恰需要认真揣摩、推敲。

由于写日记养成的观察的习惯、记录的习惯、思考总结的习惯。大三开始实习时,我开始搜集、整理身边的教育问题,打算毕业前写一篇关于教育的毕业论文(学校没有要求)。临毕业前,共记录了一百多条。由于是在数学系学习,无暇整理和写作,离校前,自己鼓起勇气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重点谈了食堂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得到了校长的肯定和鼓励。毕业工作后,用了三个假期的时间,进行整理,写出了一万两千余字的材料。以题目《三年大学生活所见、所闻、所感简记》,寄给了母校校长(1985年)。自己在题记中写到:我们的教育,应该能够做到,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这恰恰与十年后,国家开始的素质教育,异曲同工,不谋而合。这次写作,对自己是一次大的历练,当时最大的感觉是:自己常常是大脑里有一个想法、意念,可是流注笔端的时候,绞尽脑汁,仍表达不出自己心中的那个意思。这种感觉,又历练了五年,特别是当班主任并抓学生写周记一年以后,才明显的消失。

日记的形变与延伸:“每周文题”*“自由文题”*“周记”

周记。参加工作四年以后,1988年8月我申请当了班主任。鉴于自己大学记日记的收获,在自己管理的班级,提倡写日记。并根据学生情况,每周出一个题目,提前布置给学生,每周写一篇文章,周一交上来,由我批阅装订收藏、谈话指导,大大增强了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开始叫每周文题,到了假期,没法再事先布置写作题目了,就顺势改成了“自由文题”,不受任何限制,主要写自己一周的感触、得失、收获,假期组成学习小组,为方便学生递交,改成周日交(沟里的学生,可以利用周日赶集,随家长下山,赶集、交文题两不误)。到初一下学期,学生第30辑文题以后,写作质量,明显有了普遍提高。我就写了一篇总结式的文章《引导学生坚持积累 激发学生思想火花》,列举了让学生写文题的好处:一、纠正错别字。不抓不知道,一抓吓一跳。当时那届学生错别字特别严重。〖那届学生是至少三届的“精英荟萃”:当时的小学生毕业,要进行升初中考试。全镇的小学毕业生每年都有一百人左右升不了学,而回小学重读,个别小学生重读不止一年两年。

1988年9月入学的6个班(是在小学的六年级学生首次全部升学的)是改学制,​由五年制改成六年制,延长一年​,留​在学校​续读的学生,与1987年9月入中学的4个班(中上等程度的学生考试升学而成)是同一届学生。再加上1986年(甚至还有1985的)没考上中学而在小学复习的。学生学习程度普遍特别低。〗二、便于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管理班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直接受益于学生的写作文)。四、在班主任的学识疏导下,有利于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思想见解力的形成。五、教学相长,有利于班主任阅稿能力、批改能力和学识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数学教师当班任,只要不怕辛苦,一定能大大提高自己的思想见解力、概括力、文字表达能力,从而促进班主任的成长、成才。学校将我的文章推送到当时的县教育科,得到了奖励和肯定,这是后话。

个人最明显的体验是:第一年做班主任工作时(25岁),批阅全班周记,一般得两三天甚至一周,学校工作忙时,还有压两周的。经年累月,五年、十年以后,一般只需要一两个小时,最快的只需要半小时,就能将全班的周记批阅一遍,这是后话。再说当年当班主任第一年抓学生周记结束时,我感觉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有很大进步。正好自己也大学毕业五年了,想回母校看看老师,顺便带了五本自己认为最好的学生文题。当特意去拜访中文系教写作的老相识(老师,校刊编辑),想请他给予指导时,没成想兜头浇了一盆凉水:一个数学老师,抓学生写文题,不伦不类,将来得不了了之;不如趁一年结束,赶紧做个总结,收场,还好看些。我不甘心,又上《黑龙江教育》杂志社《初中生学习》编辑部去了一趟,我拿出最欣赏的几篇文题,接待的赵主任看后评价说:充其量就是一篇发言稿。然后给了我五本《初中生学习》杂志,让我回去组织学生参加杂志上的征文。好在我规定:学生放寒暑假,文题每周照交。(从学生入学报到第一天开始,到毕业领到毕业证结束。)虽然自己也不擅长写文章,但毕竟比初一学生还是强:改改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的指导指导、结构情节不合理的参谋参谋。一个假期下来,我都感觉自己有了长进。全班征文寄出后,自己也没做过高的期望。结果下来时,还是让我感到有些喜出望外:全班第一次参加省级作文征文,就有两人获奖(一个三等奖,一个佳作奖),而我竟成了当年(1989年)《初中生学习》有奖作文竞赛的两名优秀指导教师之一。另一名是湖北省利团堡中学的一名黄姓语文教师。这等于是说,我(这个数学老师兼班主任)成了当年征文黑龙江省唯一的优秀指导教师。这个结果,还是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当然更感到欣慰。因为杂志主要是针对省内发行,估计当时对我们尚志县(后改为市)其他的老师和学生会有震动。因为第二年征文时,就有临班的学生上我班问怎样参加征文竞赛。并有县城内的学生获奖了。之后,我又指导学生连续参加了六届作文竞赛。届届都是优秀指导教师,自然不在话下。我和我的学生及学生的亲友陆续有“豆腐块”及文章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由于积极、勤奋地工作,力所能及的探索、努力和改进,1997年我以论文《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与另一名教师,代表尚志市参加了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15届年会。

最后一届班主任,2009.9~2012.7三年的学生周记,已择优印出,2015年7月2日送全国日记博物馆(洛阳第一高中)收藏两本。

用心记。自觉、主动记日记十年以上的人,会进入读书、思考、创造的循环上升圈。几点心得:1、人生七自:自理、自主、自律,自育,自立、自信、自强。2、学习六字诀:诵、唱、读、写、记、创。3、学习、做事成功诀:心中有数、循序渐进、熟能生巧、得心应手、勇于创造。

〈河北保定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首届中国日记文化论坛入选文稿

道历4713.5.30(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